跳转到内容

顏晃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顏晃徹
性别
出生1943年12月8日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平市
逝世1995年11月6日(1995歲—11—06)(51歲)
教育程度
职业理論物理學家
经历

顏晃徹(1943年12月8日—1995年11月6日),生於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平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物理學家。曾任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生平

[编辑]

出身基隆顏家,其祖父顏國年,其父親為地質學家顏滄波。其母親簡淡月,出生於日治台灣台北市士林,為地方望族,曾任教於台北市第一女中。

其父顏滄波生於日治台灣,畢業於臺北帝國大學。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立後,於1942年赴北京大學任教,顏晃徹在北平出生。在第二次世紀大戰結束後,其父於1946年與家人一同回到台灣,任職於臺灣省地質調查所(今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顏晃徹自幼有神童之稱,曾就讀台北市板橋國小(今幸安國小)、中山國小,進入建國中學,由國中部直升高中部,以全校第一名成績保送台大物理系,於1966年取得理學士學位。畢業,服完兵役後,至美國耶魯大學留學,於1972年取得物理博士學位。在羅徹斯特大學進行兩年博士後研究,於1973年返回台灣,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任教。於1980年曾任物理系系主任。

1995年因胃癌過世。

家庭

[编辑]

其妻金明明,為核物理學者。兩人同樣就讀於清華大學物理系與耶魯大學,為前後期學長與學妹。兩人於1971年在美國結婚,婚後生有一女顏瑾和。

紀念講座

[编辑]

依照顏晃徹遺囑,其家人在1995年捐出500萬元給清華大學物理學系,作為推廣學術之用。清華大學以這筆錢作為基金,自1996年開始,開辦顏晃徹紀念講座。此外每年開辦紀念音樂會與晃徹盃運動會。

《聯合報》於1996年5月6日報導沈君山一盤棋募款事件。報導中曾說,沈君山校長由曹興誠捐款中取出部份,以校長配合款進行補助,舉辦了顏晃徹紀念講座。於1996年5月5日,由中研院長李遠哲擔任首任講座教授,主講「雷射與化學」[1][2][3]。在1996年《顏晃徹教授紀念專輯》中,沈君山曾提到設立顏晃徵紀念講座,其內容與《聯合報》報導相同。其中說明講座經費先由沈君山已募得的校長自由支配款支付,日後再單獨募集基金[4]

對於《聯合報》於1996年5月6日的報導,清華大學於2025年2月25日聲明,只有使用顏晃徹家屬捐贈的款項來支付講座活動,否認校方曾經將曹興誠捐款用在顏晃徹紀念講座上[5]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曾德峰. 轟翁曉玲胡說八道 楊斯棓:4名人+1媒體可證明曹興誠捐清大1500萬. 自由時報 (台北市). 2025-02-25 [2025-01-14] (中文(臺灣)). 
  2. ^ 吳亦軒. 曹興誠1500萬捐了沒?「聯合報」1996年舊聞解答:前校長沈君山提用部分辦理「通俗科學講座」. 放言 (台北市). 2025-02-25 [2025-01-14] (中文(臺灣)). 
  3. ^ 羅欣怡. 曹興誠有捐1500萬! 聯合報舊聞揭"沈君山提用部分辦講座". 民視 (台北市). 2025-02-25 [2025-01-14] (中文(臺灣)). 
  4. ^ 沈君山〈清不絕俗,貞不忤物—懷念顏晃徹教授〉:「因此我們籌設了顏晃徹紀念講座(以後還準備設一晃徹盃足球比賽),每年舉辦四次高水準的通俗演講……。取法乎上,以過去英國皇家學會的聖誕演講為效法的對象。講座經費現在暫由已捐得的校長自由支配款支付,以後將單獨募集資金。」
  5. ^ 羅欣怡. 30年前報導曝!「提1500萬部分辦講座」清大:使用教授遺產,無其他來源. 三立新聞 (台北市). 2025-02-25 [2025-01-14] (中文(臺灣)). 

書籍

[编辑]
  • 顏晃徹教授紀念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