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导航
  • 首页
  • 分类索引
  • 特色内容
  • 新闻动态
  • 最近更改
  • 随机条目
帮助
  • 帮助
  • 维基社群
  • 方针与指引
  • 互助客栈
  • 知识问答
  • 字词转换
  • IRC即时聊天
  • 联络我们
  • 关于维基百科
  • 特殊页面
维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 资助维基百科
  • 创建账号
  • 登录
  • 资助维基百科
  • 创建账号
  •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 贡献
  • 讨论

目录

  • 序言
  • 1 參考文獻

非洲禽類

  • العربية
  • English
  • Español
  • فارسی
  • Frysk
  • עברית
  • Italiano
  • 한국어
  • Norsk bokmål
  • Português
  • Српски / srpski
  • У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编辑链接
  • 条目
  • 讨论
  • 不转换
  • 简体
  • 繁體
  • 大陆简体
  • 香港繁體
  • 澳門繁體
  • 大马简体
  • 新加坡简体
  • 臺灣正體
  • 阅读
  • 编辑
  • 查看历史
工具
操作
  • 阅读
  • 编辑
  • 查看历史
常规
  • 链入页面
  • 相关更改
  • 上传文件
  • 固定链接
  • 页面信息
  • 引用此页
  • 获取短链接
  • 下载二维码
打印/导出
  • 下载为PDF
  • 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 维基物种
  • 维基数据项目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洲禽类
化石时期:古新世至今
雪鴞, Bubo scandiacu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演化支: 今颚类 Neognathae
演化支: 新鸟类 Neoaves
演化支: 雀类 Passerea
演化支: 陸鳥類 Telluraves
演化支: 非洲禽类 Afroaves
Ericson, 2012
子演化支
  • 鷹形總目 Accipitrimorphae
  • 鴞形目 Strigiformes
  • 佛法僧總目 Coraciimorphae

非洲禽類(學名:Afroaves)是一個鳥類演化支,由佛法僧目(學名:Coraciiformes)、鴷形目(學名:Piciformes)、犀鳥目(學名:Bucerotiformes)、咬鵑目(學名:Trogoniformes)、鵑鴗目(學名:Leptosomiformes)、鼠鳥目(學名:Coliiformes)、鴞形目(學名:Strigiformes)、鷹形目(學名:Accipitriformes)、美洲鷲目(學名:Cathartiformes)組成[1][2]。大多數基群演化支成員為掠食性,表示牠們最早的共祖也是掠食性鳥類[2]。

下面非洲禽類的親緣分支圖依據Jarvis et al. (2014)繪製[2],其中一些演化支的名稱出自Yury, T. et al.(2013)[3]和Kimball et al. (2013)[4]。

非洲禽類 Afroaves
 
鷹形總目 Accipitrimorphae
 

鷹形目 Accipitriformes(鷹鷲類)

 
 

美洲鷲目 Cathartiformes(美洲鷲)

 
 
 
 
 

鴞形目 Strigiformes(鴟鴞)

 
佛法僧總目 Coraciimorphae
 

鼠鳥目 Coliiformes(鼠鳥)

 
穴鳥類 Cavitaves
 

鵑鴗目 Leptosomiformes(鵑鴗)

 
真穴鳥類 Eucavitaves
 

咬鵑目 Trogoniformes(咬鵑)

 
鴷翠鳥類 Picocoraciae
 

犀鳥目 Bucerotiformes(犀鳥)

 
Picodynastornithes(英语:Picodynastornithes)
 

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鴷形目 Piciformes

 
 
 
 
 
 
 
 

在後續的一些研究中,非洲禽類並未被當成一個單系群的演化支,例如:2015年Prum et al.就重新把由其他非洲禽類與南鳥類組成的「真陸鳥類」和鷹形總目分類成姐妹群[5];而在2019年Houde et al.的分析則把鷹形總目和鴞形目歸成一個分支,再和其他陸鳥成為姐妹群[6]。

非洲禽類的一些系統發生分化排列
Jarvis et al. (2014)[2]
陸鳥類 Telluraves
非洲禽類 Afroaves
 
 

鷹形總目 Accipitrimorphae

 
 
 
 

鴞形目 Strigiformes

 
 

佛法僧總目 Coraciimorphae

 
 
 
 

南鳥類 Australaves

 
 
Prum et al. (2015)[5]
陸鳥類 Telluraves
 

鷹形總目 Accipitrimorphae(鷹形目)

 
真陸鳥類 Eutelluraves
 
 

鴞形目 Strigiformes

 
 

佛法僧總目 Coraciimorphae

 
 
 
 

南鳥類 Australaves

 
 
 
 
Houde et al (2019)[6]
陸鳥類 Telluraves
 
 

鷹形總目 Accipitrimorphae

 
 

鴞形目 Strigiformes

 
 
 
 

佛法僧總目 Coraciimorphae

 
 

南鳥類 Australaves

 
 
 


參考文獻

[编辑]
  1. ^ Ericson, P.G. Evolution of terrestrial birds in three continents: biogeography and parallel radiations (PDF).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2012, 39 (5): 813–824 [2020-02-27]. doi:10.1111/j.1365-2699.2011.02650.x.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4-12). 
  2. ^ 2.0 2.1 2.2 2.3 Jarvis(英语:Erich Jarvis), E. D.(英语:Erich Jarvis); Mirarab, S.; Aberer, A. J.; Li, B.; Houde, P.; Li, C.; Ho, S. Y. W.; Faircloth, B. C.; Nabholz, B.; Howard, J. T.; Suh, A.; Weber, C. C.; Da Fonseca, R. R.; Li, J.; Zhang, F.; Li, H.; Zhou, L.; Narula, N.; Liu, L.; Ganapathy, G.; Boussau, B.; Bayzid, M. S.; Zavidovych, V.; Subramanian, S.; Gabaldon, T.; Capella-Gutierrez, S.; Huerta-Cepas, J.; Rekepalli, B.; Munch, K.; et al. Whole-genome analyses resolve early branches in the tree of life of modern birds (PDF). Science. 2014, 346 (6215): 1320–1331 [2015-08-29]. PMC 4405904 可免费查阅. PMID 25504713. doi:10.1126/science.125345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2-24). 
  3. ^ Yuri, T.; et al. Parsimony and Model-Based Analyses of Indels in Avian Nuclear Genes Reveal Congruent and Incongruent Phylogenetic Signals. Biology. 2013, 2 (1): 419–444. PMC 4009869 可免费查阅. PMID 24832669. doi:10.3390/biology2010419. 
  4. ^ Kimball, R.T. et al. (2013) Identifying localized biases in large datasets: A case study using the Avian Tree of Life. Mol Phylogenet Evol. doi:10.1016/j.ympev.2013.05.029
  5. ^ 5.0 5.1 Prum, R.O.(英语:Richard Prum) et al. (2015) A comprehensive phylogeny of birds (Aves) using targeted next-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ure 526, 569–573.
  6. ^ 6.0 6.1 Houde, Peter; Braun, Edward L.; Narula, Nitish; Minjares, Uriel; Mirarab, Siavash. Phylogenetic Signal of Indels and the Neoavian Radiation. Diversity. 2019, 11 (7): 108. ISSN 1424-2818. doi:10.3390/d11070108. 
  • 查
  • 论
  • 编
新鳥小綱(包括現存屬和滅絕屬)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下綱:今顎下綱
  • 小綱:新鳥小綱
水陸鳥類(英语:Aquaterraves)
鴿鴇類
鴿形總目
  • 鸽形目
沙雞擬鶉類
  • 擬鶉目
  • 沙雞目
鴇形總目
  • 鵑形目
Musophagotides
  • 蕉鵑目
  • 鴇形目
Litusilvanae(英语:Litusilvanae)
鶴形總目
  • 鹤形目
  • 鸻形目
夜鳥類
夜鷹目
Vanescaves(英语:Vanescaves)
Sedentaves
  • 油夜鹰目
  • 钩嘴夜鹰目
Letornithes
  • 蛙口夜鹰目
Apodimorphae(英语:Apodimorphae)
  • 裸鼻夜鹰目
  • 雨燕目
水濱鳥類
  • 麝雉目
奇蹟鳥類
  • 䴙䴘目
  • 紅鸛目
鷺形類
日鳽總目
  • 日鳽目
  • 鸏形目
水鳥類
  • 潜鸟目
Feraequornithes(英语:Feraequornithes)
南極鳥類
  • 企鵝目
  • 鹱形目
Pelecanimorphae(英语:Pelecanimorphae)
  • 鸛形目
Pelecanes
  • 鲣鸟目
  • 鹈形目
陸鳥類
†Zealandornithidae(英语:Zealandornithidae)
  • Zealandornis(英语:Zealandornis)
Hieraves(英语:Hieraves)
  • 鷹形目
  • 鴞形目
南鳥類
  • 叫鶴目
真隼形類
  • 隼形目
鸚雀總目
  • 鹦鹉目
  • 雀形目
佛法僧總目
  • 鼠鸟目
穴鸟类
  • 鹃三宝鸟目
真穴鸟类
  • 咬鵑目
鴷翠鳥類
  • 犀鸟目
Picodynastornithes
  • 佛法僧目
  • 啄木鸟目
  • 另見:雀類
  • Gruae(英语:Gruae)
  • Otidae(英语:Otidae)
  • 望外鳥類
  • 非洲禽類
  • Metaves(英语:Metaves)
  • Columbea(英语:Columbea)
  • 分类 分類
  • 查
  • 论
  • 编
鳥類(綱:鳥綱)
解剖學
  • 鳥類解剖學
  • 飛行
  • 卵
  • 羽毛
  • 羽毛層
  • 喙
  • 視覺
  • 趾型
  • 尾脂腺
行為
  • 鳴叫
  • 智能
  • 鸟类迁徙
  • 孵卵
  • 巢寄生
  • 巢
  • 雜種
進化
  • 鳥類起源(英语:Origin of birds)
  • 鳥類飛行起源(英语:Origin of birds)
  • 鳥類進化(英语:Evolution of birds)
  • 達爾文雀
  • 海鳥
  • 近鳥型恐龍
化石鳥類列表(英语:List of fossil bird genera)
  • 有羽毛恐龍
  • 孔子鳥目
  • 始祖鳥
  • 反鳥亞綱
  • 黃昏鳥目
鳥類與人類
  • 环志
  • 鳥類學
  • 鳥類標本
  • 鳥類觀察
  • 鳥類餵食
  • 保育
  • 養鳥
  • 水鳥打獵
  • 斗鸡
  • 賽鴿
  • 驯鹰术
  • 鸟卵学
  • 鸟相学
列表
  •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鸟类分类系统
  •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 鳥類DNA分類系統
  • 鳥種列表
  • 各地鳥類列表
  • 近代絕種鳥類列表(英语:List of recently extinct bird species)
  • 晚第四紀史前鳥類列表(英语:List of Late Quaternary prehistoric bird species)
鳥綱
古顎下綱
  • 鸵鸟目
  • 美洲鴕鳥目
  • 无翼目
  • 鹤鸵目
  • 䳍形目
今顎下綱
雞雁小綱
  • 雁形目
  • 鸡形目
新鳥小綱
鴇形總目
  • 蕉鵑目
  • 鴇形目
  • 鵑形目
鴿形總目
  • 擬鶉目
  • 沙雞目
  • 鸽形目
夜鳥類
  • 夜鷹目
  • 油夜鹰目
  • 钩嘴夜鹰目
  • 蛙口夜鹰目
  • 裸鼻夜鹰目
  • 雨燕目
鶴形總目
  • 鹤形目
  • 鸻形目
水濱鳥類
奇蹟鳥類
  • 䴙䴘目
  • 紅鸛目
日鳽總目
  • 日鳽目
  • 鸏形目
水鳥類
  • 潜鸟目
  • 企鵝目
  • 鹱形目
  • 鸛形目
  • 鲣鸟目
  • 鹈形目
麝雉目
陸鳥類
  • 鷹形目
  • 鴞形目
佛法僧總目
  • 鼠鸟目
  • 鹃三宝鸟目
  • 咬鵑目
  • 犀鸟目
  • 佛法僧目
  • 啄木鸟目
南鳥類
  • 叫鶴目
  • 隼形目
鹦雀总目
  • 鹦鹉目
  • 雀形目
  • 分类 分類
  • 共享资源页面 共享资源
  • 主题 主題
  • 专题 专题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非洲禽類&oldid=82032128”
分类:​
  • 鸟类
  • 望外鳥類
隐藏分类:​
  • 物种微格式条目
  •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05:13。
  •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 隐私政策
  • 关于维基百科
  • 免责声明
  • 行为准则
  • 开发者
  • 统计
  • Cookie声明
  • 手机版视图
  • Wikimedia Foundation
  • Powered by MediaWiki
非洲禽類
添加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