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教徒
外观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9年3月5日) |


震教徒(英語:Shakers),中文也譯作震顫派,又称为震教教友会教徒(Shaking Quakers),属于基督再现信徒联合会,18世纪始建于英格兰,是贵格会的支派。1774年在安·李(Ann Lee,1736年—1784年)領導下遷往美國。
由於他們提倡獨身主義,信徒只收養孩子而不生育,19世紀末之後人數不斷減少,现已基本消亡。2024年,《紐約時報》採訪了世上最後兩位震教徒。[1]
文化
[编辑]震教徒的赞美诗、灵歌、舞蹈等祈祷音乐非常著名,有着大量的相关整理和研究。这些音乐往往在一名震教徒突发宗教灵感的时候产生,并在震教徒集会上演唱或演奏,震教徒会在这种集会上集体震颤身体,也同样是由某一名震教徒开头,然后迅速波及所有的人。
震教徒的音乐采用独特的记谱法,近似于美国海滨地区的原始方法。歌词有英文,也有黑人及印第安人语言,或者没有任何意义的词汇。
美国作曲家阿隆·科普兰曾在其作品《阿巴拉契亚之春》中引用震教徒歌曲《朴实无华的礼物》(Simple Gifts)。美国简约派作曲家约翰·亚当斯作有弦乐七重奏(后改编为弦乐队作品)《震教徒之环》(Shaker Loops)。
参考文献
[编辑]- ^ Kisner, Jordan. There Are Only Two Shakers Left. They've Still Got Utopia in Their Sights.. The New York Times Group. 5 September 2024 [6 September 2024]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