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桓
外观
陳梓桓(1989年—)是一位香港獨立紀錄片導演。[1] 他的作品聚焦香港社會運動與歷史記憶,透過影像記錄時代的變遷與抗爭者的心路歷程。著名作品有《亂世備忘》、《憂鬱之島》等。
生平
[编辑]陳梓桓於2013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2] 他的畢業作品《香港人不知道的》——採用偽紀錄片形式,假設政府暗中在食水中添加鎮靜劑,用以鎮靜香港人的極端示威情緒,探討香港市民的政治冷感與對權威的盲信。[3]
2014年作品《作為雨水:表象及意志》則假設政府以人造雨影響市民遊行,拍攝期間經歷622公投、七一遊行等關鍵時刻。[3] 情節雖屬虛構,卻不禁讓人聯想到雨傘運動間各種無形的阻礙。
畢業後很快就遇上雨傘運動,他在歷時97天的社運中一路跟拍參與者。[4] 他的首部長篇紀錄片《亂世備忘》以雨傘運動為題,以第一人稱的視覺深入描繪參與者的經歷與反思。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並於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奪得最高榮譽「小川紳介獎」。
2017年,他開始籌拍新作《憂鬱之島》,結合紀實與劇情元素,探討不同世代的抗爭經歷。[5] 拍攝期間,他再次投入現場紀錄,見證並捕捉了2019年反送中運動的歷史瞬間。作品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再見真實獎[6],並再次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面對政治環境的變化與創作空間的收緊,陳梓桓仍堅持以電影書寫歷史,認為「當政權越是要壓制我們的想像,越要想像美好未來的可能性。」他的作品不僅記錄了香港的抗爭,也映照出創作者的堅持與信念。[2]
作品
[编辑]- 《香港人不知道的》(2013)
- 《作為雨水:表象及意志》(2014)
- 《亂世備忘》(2016)
- 《憂鬱之島》(2022)
參考
[编辑]- ^ 《亂世備忘》:香港的雨傘備忘錄,台灣的太陽花信籤 -- 上報 / 生活. 上報. [2025-02-14].
- ^ 2.0 2.1 【專訪】反送中紀錄片 《憂鬱之島》 導演陳梓桓:反抗政權給我們的「未來」(上). 獨立媒體. 2020-06-12 [2025-02-15].
- ^ 3.0 3.1 水生木──「獨立新浪」:林森與陳梓桓 | 映畫手民. 獨立媒體. 2015-01-18 [2025-02-15].
- ^ 林阿炮. 佔領的日常:再看《亂世備忘》.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7-12-20 [2025-02-14] (中文(臺灣)).
- ^ 悠長深䆳的海 陳梓桓:島之憂鬱, 一切來自對「香港人」的思考. 誌 HK FEATURE. [2025-02-15].
-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結果揭曉!《憂鬱之島》觀照香港命運奪獎.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2-05-12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