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所立
外观
(重定向自陳以哲)
陳所立 | |
---|---|
大明貴州按察司副使 | |
籍貫 | 福建福州府長樂縣 |
原名 | 陳長濬 |
字號 | 字以哲,號敬貽 |
出生 | 嘉靖三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 (1553年10月2日) |
逝世 | 卒年不詳 |
親屬 | (祖父)正德十六年進士陳大濩 (父)嘉靖三十八年進士陳省 |
出身 | |
|
陳所立(1553年10月2日—17世紀),原名長濬,字以哲,號敬貽,福建福州府長樂縣十二都古槐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陳所立是萬曆四年(1576年)丙子科福建鄉試第三十名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授漳浦教諭,選為國子監博士,出為淮安同知,調高州同知,天啟二年(1622年)陞永平知府,就任後在府治後建立書院,餘暇時則聚集諸生講論文義,亦禮遇文行俱優的生員,年末給與膏火炭資獎勵,府城北郭外有淝河、漆河會合,每到夏秋季總水漲至城腳,他就設法自拱辰門至菊花臺修築堤防保障城池,其後歷任興安州知州、陝西按察司副使、兵備神木,官至貴州按察司副使,著有《北平詩賦》諸集[1][2][3]。
家族
[编辑]祖父陳大濩,正德十六年進士;父陳省,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母莊氏。妻林氏,南京戶部主事林朝聘(號肖逵)女,有五子四女[4]。
引用
[编辑]- ^ 1.0 1.1 民國《(福建)長樂縣志·卷二十三·列傳三》:陳省,字孔震,一字幼溪,十二都古槐人……子所立,初名長濬,萬曆丙子舉人,歷淮安同知,擢永平知府,雅尚經術,集諸生較文藝終日不倦,淝漆水漲,障城築甎隄,栽蓮芰以資民利,官終副使。
- ^ 光緒《永平府志·卷五十二·名宦四》:陳所立,字如有,福建長樂人,舉人,天啟二年任永平知府,性嗜經術,甫下車即於府治後建立書院,以清聖主於中,政暇集諸生講論文義,終日不倦,其文行俱優者格外禮遇之,每歲暮各給膏火炭貲以勵其學,諸生益奮,北郭外淝漆二水瀠匯,夏秋漲輒齧城趾,公設法自拱辰門至菊花臺橫築甎隄里許障之,今遺址尚在,著有《北平詩賦》諸集。
- ^ 民國《南陽陳氏族譜·歷代題名錄》:第二十四世……長濬公,萬曆丙子舉人,漳浦教諭,選國子監博士,出為永平府知府、陝西興安州知州、神木兵備副使、貴州按察司副使。(省公子又名所立)
- ^ 民國《南陽陳氏族譜·第二十三世祖傳》:長濬,字以哲,號敬貽,省之長子,雙溪公長孫,安公曾孫,合菴公玄孫,南陽公二十四世孫也。母莊氏。嘉靖癸丑年八月二十五日生,中萬曆丙子科舉人,萬曆乙未年改名所立,萬曆三十二年授漳浦縣儒學教諭。娶省同年南京戶部主事林肖逵朝聘女,嘉靖壬子年十月十五日生,生子五女四,長如芝,適侯官曾左史泗源孔志子郡庠生萬仭;次如蘭,適福清薛方伯鳴宇夢雷子太學生端清;三如蘅,適侯官魏憲長南臺文掖孫賢諤。庶謝氏,生子雲騰,生女如荃,許聘永寧州守林懷瓊裕陽子逢經。庶薛氏,生子雲霄,餘闕詳。
參考文獻
[编辑]- 民國《(福建)長樂縣志》·卷二十三·列傳三
- 光緒《永平府志》·卷五十二·名宦四
- 民國《南陽陳氏族譜》·歷代題名錄
- 民國《南陽陳氏族譜》·第二十三世祖傳
官衔 | ||
---|---|---|
前任: 尹邦士 |
明朝漳浦縣教諭 1604年—萬曆年間 |
繼任: 莊時講 |
前任: 蕭繼美 |
明朝高州府同知 萬曆年間 |
繼任: 呂承麟 |
前任: 徐廷松 |
明朝永平府知府 1622年-天啟年間 |
繼任: 張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