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根廷內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根廷內戰
阿根廷共和國崛起的一部分

從左上起順時針: 阿羅約格蘭德戰役,曼努埃爾·多雷戈被處決, 胡安·拉瓦萊之死, 卡塞羅斯戰役,環路戰役,法馬伊拉戰役,法昆多·奇羅加遇刺, 帕文戰役
日期1814–1880
地点
结果 通過1853年憲法
188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聯邦化
参战方

聯邦黨

支持:
巴拉圭共和國

一元黨

支持:
不列顛帝國
法蘭西帝國
 巴西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胡安·曼努埃尔·德罗萨斯
曼努埃爾·多雷戈  
胡斯托·何塞·德·烏爾基薩  
法蘭西斯科·拉米雷斯  
法昆多·奇羅加 
安赫爾·維森特·佩尼亞洛薩 
曼努埃爾·奧里貝
巴托洛梅·米特
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
胡安·拉瓦勒 
何塞·瑪麗亞·帕斯 (被俘)
多明戈·福斯蒂諾·薩米恩托
弗魯克圖奧索·里維拉
維南西奧·弗洛雷斯

阿根廷內戰(西班牙語:Guerras civiles argentinas)是從1814年到1853年在阿根廷發生的一系列不同強度的內戰。時間上與阿根廷獨立戰爭(1810年-1820年)有重疊。同時东岸地区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前身)、巴拉圭上秘魯等前拉普拉塔总督辖区領地逐渐脫離阿根廷。這一時期巴西帝國不列顛帝國法蘭西帝國等外國勢力也介入內戰。

最初衝突起因於南美洲聯合省內部的對立。南美洲聯合省地方當局反對中央政府有權任命和罷黜新省長的作法;普遍反對中央集權管理。衝突的升級導致了拉普拉塔聯合省最高總督職位的廢除和圖庫曼議會的解散,使阿根廷各省處於強人政治考迪羅的領導之下,導致零星的小衝突不斷爆發,甚至布宜諾斯艾利斯從阿根廷聯邦獨立,建立布宜諾斯艾利斯國,內戰的終結最終使得阿根廷的政體變為共和制,阿根廷共和國最終建立。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 Levene, Ricardo. A History of Argentin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37. 
  • Luna, Félix. Los caudillos. 布宜诺斯艾利斯: Peña Lillo. 1971. 
  •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rgentina. 伦敦: Scarecrow Press.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