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鐵貝萊王宮

坐标11°05′43″N 0°57′49″W / 11.095278°N 0.963611°W / 11.095278; -0.96361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鐵貝萊王宮
世界遗产
鐵貝萊王宮的一棟建築,攝於2016年
位置布吉納法索中南大區納烏里省鐵貝萊英语Tiébélé
標準文化:(iii)
参考编码1713
登录年份2024年(第46屆會議
面积1.84公頃(4.5英畝)
緩衝區14.12公頃(34.9英畝)
坐标11°05′43″N 0°57′49″W / 11.095278°N 0.963611°W / 11.095278; -0.963611
鐵貝萊王宮在布吉納法索的位置
鐵貝萊王宮
鐵貝萊王宮在布吉納法索的位置

鐵貝萊王宮(法語:Cour royale de Tiébélé)位於西非內陸國家布吉納法索中南大區納烏里省鐵貝萊英语Tiébélé,為當地住民卡塞納人英语Kassena自16世紀以來建造的土制建築群。王宮由男性建造,隨後女性在外牆繪製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2024年7月第4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鐵貝萊王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布吉納法索第4個世界遺產。

簡介

[编辑]

地理

[编辑]

鐵貝萊王宮位於布吉納法索中南大區,在該國首都瓦加杜古南方偏東約172公里處,靠近加纳邊境。場址占地1.84公頃[1]。當地位於西蘇丹大草原英语West Sudanian savanna,依據柯本气候分类法熱帶乾濕季氣候,每年有雨季和旱季兩個季節,雨季從六月持續至九月至十月。旱季平均從十月持續到五月中旬[2]

歷史

[编辑]

16世紀摩西族英语Mossi people人首領帕蒂林戈米(Patyringomie)帶領民眾遷居至鐵貝萊英语Tiébélé地區,之後帕蒂林戈米之子布因基埃特(Buinkiété)取得神器Kora(或稱Kwara),建立了王國。王國融合了原居於此地的瓦倫布人(Warombou)與曼奇博布人(Mantchiobou),稱為卡塞納人英语Kassena。16世紀至今,卡塞納人保留了他們的傳統文化,鐵貝萊王宮代表了卡塞納人建築、社會組織和宗教信仰。[2]

建築

[编辑]

現今鐵貝萊王宮包含126間小屋與1間禮拜場所,住有54戶家庭,居民4百餘人,除了區域內為卡塞納人傳統的建築,區域外圍其他地區均是現代化的房屋[3]。王宮周圍圍繞牆壁作為保護,內有牆壁和走廊分隔成多個區域,圍牆外有禮拜與聚會場所[1]

鐵貝萊王宮的房屋頂端有平坦的屋頂,作為曬乾農作物與活動的平台[4]。建築由泥土、木材、牛糞和稻草製成,特色為牆壁上裝飾有卡塞納人傳統的圖案,由男性建造,隨後女性在外表繪製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圖案的製作手法有徒手繪畫、雕刻和浮雕。徒手繪畫使用畫筆直接在牆面上繪製圖案,雕刻則使用工具在牆面上劃出切口,浮雕則是在牆上製造凸起的形狀。圖案使用黑色、白色與紅色3種顏色繪製,這些顏色對於卡塞納人有特殊的意義,紅色代表勇氣,白色代表誠實和純潔,黑色代表夜晚和看不見的世界[5],圖案也可以區分王室的住宅與一般人的住宅[6],這些圖案除了可以美觀之外,還可以作為保護層以抵禦風雨的侵襲[7]。此地的土製建築與傳統藝術結合,使該處成為人類在面對環境限制時發揮智慧的傑出典範[8]

世界遺產登錄

[编辑]

鐵貝萊王宮於201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預備名單[9],2024年7月,第4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於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由布吉納法索申報的項目「鐵貝萊王宮」經大會通過,為該國第4個世界遺產。世界遺產編號為1713號[1]

世界遺產委員會指出,鐵貝萊王宮是自16世紀以來建造的土制建築群,體現了卡塞納人的社會組織體系和文化價值觀。王宮由男性建造,隨後女性為其繪製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女人是相關知識的守護者,她們確保著這一傳統的延續。[1]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1]

保護措施

[编辑]

鐵貝萊王宮受布吉納法索2007年11月13日《文化遺產 024-2007/AN》法令,以及2014年10月28日《布吉納法索遺產暫定清單 2014-1019/PRES/PM/MCT/MEDD/MATS/MATDS》法令保護。該國政府成立兩個機構:地方委員會負責遺產保護、科學委員會進行遺產研究。該國並制訂保護和管理計畫,評估土地使用和開發項目對遺產的影響。[1]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Royal Court of Tiébélé.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24) (英语). 
  2. ^ 2.0 2.1 Kiswendsida OUEDRAOGO. La fondation de Tiébélé et de sa cour royale. Tourisme au Burkina Faso. Burkinatourisme. [202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6) (法语). 
  3. ^ Burkina: La Cour royale de Tiébélé inscrite sur la liste du patrimoine mondial. Radiodiffusion Télévision du Burkina. [202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8) (法语). 
  4. ^ La cour royale de Tiebele. AfrikaTiss. [202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8) (法语). 
  5. ^ Paul Yakubu. The Painted Houses of Tiébélé: A Model for Communal Collaboration. ArchDaily. [202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8) (英语). 
  6. ^ Emma Taggart. Photographers Gain Entry into Traditional African Village Where Every House Is a Work of Art. My Modern Met. [2025-04-28] (英语). 
  7. ^ Tiebele - The Tragic Tale Of Vanishing Mural Art. Indi Architecture. [202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16) (英语). 
  8. ^ Hélène Bailly. La Cour royale de Tiébélé, nouveau joyau du patrimoine mondial de l’UNESCO. Afrik.com. [2025-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8) (法语). 
  9. ^ Cour Royale de Tiébélé. World Monuments Fund. [202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6)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