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勋
金勋 김훈 | |
---|---|
![]() 中共汪清县委首任书记金勋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4年6月 清朝延吉县明东村 |
逝世 | 1934年12月16日(30岁) 满洲国间岛省延吉县 |
别名 | 王克奎 |
民族 | 朝鲜族 |
语言 | 朝鮮語、汉语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金勋(中国朝鲜语:김훈,1904年6月—1934年12月16日),曾化名王克奎,朝鲜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汪清县委第一任书记。
早年生涯
[编辑]1904年6月,金勋出生于清朝延吉县明东村一个贫农家庭,从小被过继给伯父当养子,1909年随伯父搬至依兰沟。1920年,日军在东满发动“庚申大讨伐”。金勋亲眼目睹伯父等15名革命者被日军残杀后扔进火堆[1]:578[2]。1921年,金勋在依兰读完小学后进入龙井大成中学学习[3]:1784。期间,他参加了进步教师领导的反日、反宗教活动,后由于遭到汉奸盯梢和追捕,被迫转学至永新中学[4]:79。
1925年,金勋随父母前往苏联海参崴的舅舅家,不久进入海参崴一所大学读书。在苏期间,他接触和学习到更多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927年,金勋从海参崴返回依兰沟,同年2月迁至汪清县政府所在地百草沟。他在百草沟乡公所作文书,并开展革命活动,后加入朝鲜共产党,成为汪清县朝鲜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4]:79[5]:138
汪清县委书记
[编辑]1930年5月,金勋参加了中共东满特支领导的“红五月斗争”,组织百草沟和大砬子群众举行反日示威游行,清算亲日地主。同年,他按共产国际“一国一党”原则转党籍为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大荒沟开展革命工作。他在大荒沟组建农民协会等群众组织,发展共产党员。不久,他化名王克奎在天桥岭组建了一支工农游击队,并任队长。他率领游击队和农民协会成员包围了保安团炮楼并缴获10余支步枪和大量子弹。[4]:79-80[5]:138
1930年10月,汪清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汪清县委,金勋被任命为第一任县委书记。在领导县党务工作的同时,他继续带领游击队开始武装斗争。他还在牡丹川新建了党支部。同年秋,他组织汪清县农民开展“秋收斗争”,带领800多名群众游行示威,向日本领事馆和县政府要求减租减息。[4]:80[2]
1931年1月21日,金勋在天桥岭开展革命工作时被百草沟警察署逮捕,后被押至延吉监狱。他在狱中组织狱友成立了中共延吉监狱委员会,并任书记。通过教育争取有反日思想的看守吕保元,他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1931年和1932年夏,他先后两次组织越狱斗争,但都因叛徒泄密而失败。1934年夏,狱友金明柱遭到看守毒打昏迷不醒。他组织狱友进行绝食斗争,向监狱提出赶快医治金明柱和其它患病狱友,撤掉打人看守,改善犯人待遇、伙食等要求。经过三天的绝食斗争,监狱最终答应了他提出的要求。1934年12月16日,金勋和狱中的几位主要领导人被秘密杀害,时年30岁。[4]:80-81[2]
金勋牺牲后,金明柱接替了他的工作,并于1935年初夏成功组织了第三次越狱。此次越狱是中共在东北地区领导的唯一一次成功案例。[6]
纪念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龙井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龙井县志》. 龙井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89.
- ^ 2.0 2.1 2.2 汪清第一任县委书记金勋. 吉林省档案信息网. 2024-12-05.
-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 下卷》.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 ^ 4.0 4.1 4.2 4.3 4.4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吉林党史人物传略》.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ISBN 7-206-02658-3.
- ^ 5.0 5.1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吉林省志卷四十七 人物志》.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ISBN 7-206-03897-2.
- ^ 金明柱与延吉监狱越狱斗争. 吉林省档案信息网. 2024-04-24.
- ^ 军民同园祭英烈 牢记历史永不忘. 吉林省汪清县人民政府. 2019-04-03 [2025-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