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秧
![]()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10月23日) |

郭春秧(印尼語:Kwik Djoen Eng,1860年—1935年),是一位出身福建省同安縣的南洋貿易商人。
生平
[编辑]早年生活
[编辑]1860年,郭春秧出生於福建省同安縣;祖先來自河南汾陽郡,為唐朝政治家郭子儀之後代,祖父郭其雨是清朝資政大夫,父親郭河北是清轉運使。不久,他的父親郭河北逝世。祖母許氏守節51年,朝廷為其樹立『志潔行芳』牌坊,光緒狀元夏同和、維新先驅康有為、民國總統徐世昌都為其題詞。
1876年前後,郭春秧隨叔父郭河東前往爪哇,經營白米、茶葉、蔗糖等農產品貿易;此後,他們在三寶壟創辦郭河東有限公司,又於巴達維亞、泗里末、日惹、梭羅、井里汶、芝拉扎、烏路義里、上海、漢口、天津、廈門、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設立分公司,並代理大阪商船會社、山下輪船公司、香港禎祥公司(北角填海造地)等,又在爪哇與堤林數衛設立南洋商會、南洋倉庫等事業。
前往臺灣
[编辑]1888年,郭春秧前往臺灣經營茶葉產銷事業,並在大稻埕成立錦茂茶行,由其姪郭博容擔任總經理,外銷包種茶至南洋,更參與創立臺灣茶商公會。1895年,臺灣總督府准予歸化,郭春秧此後以日本臺灣籍身分在南洋繼續進行商業活動;當時,他的事業以爪哇地區糖業為主,臺灣包種茶為輔,同時於爪哇出口蔗糖、咖啡、胡椒等,進口包種茶、白米等。
後來,郭春秧也致力於創辦銀行,在臺灣協助以陳朝駿等茶商為核心的新高銀行創設並認購其股票,又在三寶壟籌辦以華僑資金為主的軒轅銀行;但是,當地僑商黃仲涵隨後放棄資助,臺灣銀行也不願准予貸款補足資金缺口,軒轅銀行因而宣告成立失敗。
1909年,郭春秧與日本駐巴達維亞領事浮田鄉次共同成立「爪哇巴達維亞臺灣公會」,會員包含多位爪哇僑商。
1918年,爪哇禁止外國茶葉輸入,郭春秧前往東京請求交涉。1919年,華南銀行設立,郭春秧出任該行顧問。1923年,關東大地震發生,郭春秧捐三十萬圓賑災。[1]
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發生後,郭春秧在爪哇的製糖事業嚴重衰退,負債急遽增加。1935年2月中旬,郭春秧在大稻埕[2]錦茂茶行過世。
此外,郭春秧曾促成臺灣總督府減免包種茶的出口稅,並在擔任三寶壟中華商會會長時於其會館開辦華僑子弟教育課程,又另協助於當地設立華英中學。[3]
榮譽
[编辑]紀念
[编辑]軼事
[编辑]參見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1.2 郭啟. 郭春秧 1860─1935.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國家圖書館. [2017-10-23] (中文(臺灣)).
- ^ 郭春秧. nrch.culture.tw. [2017-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3).
- ^ 釋明瑛. 南洋臺籍實業家 郭春秧 (PDF). 臺灣人物誌. 國立臺灣圖書館.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