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头可汗
达头可汗(古突厥語:𐱃𐰺𐰑𐰆𐱁𐰴𐰍𐰣,拉丁轉寫:Tarduš qaγan;?—610年左右),576年至603年任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名玷厥,号达头可汗、 步迦可汗,又作达度、地头。西突厥汗国的创建者。
达头为室点密之子,早年辅佐室点密征柔然、嚈哒,立有战功。576年继位突厥汗国的西面可汗,初臣服于东部的突厥大汗。他在同年因拜占廷提比略二世皇帝接納阿瓦爾人,在576年派兵攻打博斯普魯斯,在581年攻打克里米亞一個名為刻赤的地方(与乌特格尔匈人),直到590年才完全撤兵。
578年,达头率兵攻中国北周肃州(今甘肃酒泉),因于阗、挹怛等反,后方动荡,退兵。东突厥佗缽可汗去世后,国中内乱。当时,达头可汗与沙钵略可汗(尔伏可汗)摄图、阿波可汗大逻便、第二可汗庵逻都自称可汗,分居四面,内怀猜忌,外示和同,同为突厥国内四强。581年,接见隋朝使臣元晖,接受隋朝赐予的狼头纛。583年达头同东突厥沙钵略可汗合兵进犯隋朝,中途擅自退兵,致使沙钵略为隋军所败。达头因兵强而位微,对沙钵略不满,于是遣使至隋朝结好,又乘机联合东突厥西部的阿波可汗等反对沙钵略可汗,使之腹背受敌,不再奉东突厥号令,是为东西突厥正式分裂之始。沙钵略被迫称臣于隋。达头与阿波可汗称雄西域,先后与东突厥莫何可汗、都蓝可汗(沙钵略之子)互相征伐,侵扰隋境。后达头又与东突厥都蓝可汗联盟,反对与隋朝结盟的突利可汗染干。599年(隋文帝开皇十九年),与都蓝联军击溃染干,但旋即为隋朝援兵所败,染干被隋朝立为启民可汗,达头遂自称步迦可汗,进军东突厥,一时成为整个突厥的共主。
600年四月,达头再次掠夺隋朝,被隋将史万岁、长孙晟所败,同时铁勒等十余部起义。601年(仁寿元年),隋文帝派杨素等人在启民的协助下进攻达头部属。战争持续四年,603年,达头部下原东突厥各族大溃,纷纷投奔启民[1]。达头无法控制局势,逃入吐谷浑,约在610年左右去世。
參考資料
[编辑]
前任: 室点密 |
西突厥可汗 | 继任: 泥撅处罗 |
-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九 隋紀三》:突厥步迦可汗所部大亂,鐵勒僕骨等十餘部,皆叛步迦降於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