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宫
外观
谷城宫 | |
---|---|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水南村 |
坐标 | 25°22′13.735″N 119°4′25.810″E / 25.37048194°N 119.07383611°E |
宗教 | 中國民間信仰 |
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
谷城宫 |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明~清 |
认定时间 | 2009年11月16日 |
地圖 | |
![]() |
黄石谷城宫(莆仙語:黃石穀城宮,平話字:Ńg-sa̤̍uh Go̤h-síng-ge̤ng)是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的一座廟,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水南村。
穀城宮建始建於北宋年間,最初建在瑤臺村的青山北麓,因此以青山的別名「穀城山」對其命名。古時青山遍植梅花,春節前後花開,望之如雪,故有「穀城梅雪」之美稱,為莆陽二十四景之一。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莆田遭遇倭寇入侵,穀城宮被焚毀。崇禎年間,曾任廣西巡撫的林贄退隱回到家鄉莆田黃石,由他發起重建穀城宮的工程,並留存至今。現為前後三進院落,坐東朝西,佔地面積2606平方米。主殿供奉楊太師(楊延輝),當地人稱之為太師爺,為瘟部主帥,負責巡查瘟疫、保境安民。一說所供奉的實為陳太師陳文龍,元朝期間為掩人耳目而改名楊太師並沿襲至今。四月廿六是太師公誕辰日,四月廿五為陳文龍絕食盡節之日,這兩天為穀城宮的廟會日,要在宮中的戲臺演莆仙戲。
中共掌權後,穀城宮被徵用作黃石農業中學和興化粉乾厰。文化大革命期間,同其他宗教建築一樣遭到破壞。改革開放後恢復為宗教場所,1978年至1986年期間由信眾捐資照原樣重修,前殿祭祀楊太師,中殿祭祀楊繼業、佘太君,前殿對面為戲臺。1991年,在宮宇左側修建二忠廟,奉祀陳文龍、陳瓚;右側修建武聖廟,供奉關公,關平、周倉分列兩旁。後殿後部重建篁嶺堂以供奉釋迦文佛,同穀城宮東西兩側廊屋連為一體。
2009年11月16日,谷城宫被列入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
参考文献
[编辑]- ^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闽政文〔2009〕375号). 2009-11-16 [2012-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 周益民; 雷凤忠. 莆田文化丛书 宗教信仰.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 94-96. ISBN 7-211-04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