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褐斑凤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褐斑凤蝶
LC(CSRL)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鳳蝶科 Papilionidae
属: 鳳蝶屬 Papilio
种:
褐斑凤蝶 P. agestor
二名法
Papilio agestor
Gray, 1831
異名
  • Chilasa agestor

褐斑凤蝶學名Papilio (Chilasa) agestor)是原產於印度次大陸的一種鳳蝶,分佈於巴基斯坦緬甸印度阿薩姆邦尼泊爾不丹泰國寮國越南中國中南部與馬來半島等地,屬於鳳蝶屬下的斑鳳蝶亞屬。數量不是很多,但也不被認為瀕臨絕種,只有在馬來半島被認為族群較為脆弱。

描述

[编辑]
Papilio agestor 阿薩姆邦,1880年

翅背面:前翅為黑色,具藍灰色斑紋如下:前緣有一道極細長線,翅室基部有一道寬紋但未延至末端;翅端黑色區域有兩個斑點;翅室1a有一道長斑;翅室1有兩道寬而長的斑紋,中間以一條細且模糊的黑線分隔;翅室2、3、4與6有寬的長方形斑;翅室5有一條較窄且向內模糊的斑紋;翅室8、9、10有長形斑點。翅室1至4的斑紋在末端附近被底色橫切;最後,次端部位有一排完整的小白斑。 後翅呈濃栗紅色,翅室中有一條三岔狀藍灰色紋,翅室2至6基部有長形藍灰色斑點;翅室1由基部延出一條窄斑;翅室5、6、7後盤部位有斑點;次端部也有一列模糊藍灰色小點;翅脈比底色更明顯偏淡。 翅腹面:前翅類似背面,但翅端區域底色為暗褐而非黑色。後翅也與背面相似,但中央區域底色為較深的栗色;後盤部位斑點從翅室1至7略為完整;次端部斑點呈新月形。觸角、頭部、胸部與腹部皆為黑色,頭部與胸部有藍灰色斑點,腹部則具側面橫帶。

govindra(Moore)亞種,外觀與原型極為相似,但可藉由後翅背面完整的藍灰色後盤斑列來辨識。此亞種雌雄體型通常較原型agestor略小,後翅背面前方翅室的底色中央有一道寬而深的暗褐色,近乎黑色。雌蝶後翅底色常比原型雌蝶更明亮的栗色(幾近赭黃色),此為描述者所見樣本中最鮮明者。[1]

展翅飛行中

分布

[编辑]

本種蝴蝶分布於巴基斯坦,從西部喀什米爾錫金,橫跨阿薩姆邦緬甸(包含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中國中南部與馬來半島

現況

[编辑]

本種並不常見,但在大部分分布區內未被認為受威脅。分布極為局部,在馬來半島被列為易危物種。

棲地

[编辑]

多見於丘陵地帶林間,飛行高度通常約為喜馬拉雅山與阿薩姆地區的 17,007 英呎。

擬態

[编辑]

此蝶可能擬態大絹斑蝶Parantica sita)。

習性

[编辑]

斑鳳蝶於陽光下在櫟屬(Quercus)林間空地及林緣緩慢飛行,飛行高度通常為地面上方 17,010 英呎。其常於特定區域巡航,並對經過的蝴蝶或昆蟲長時間展現攻擊行為,不訪花。

生活史

[编辑]

一年一代,於喜馬偕爾邦通常在三月出現。

「雌蝶於四月底將卵產於樟科植物 Machilus odorattisimus 的嫩葉上。初齡幼蟲呈紅色,隨後轉為黑白相間,並停留於葉面上,外型酷似鳥糞,具有保護色。」

成蟲期幼蟲:褐色,具兩列背側及兩列側面的肉質尖突,每個突基部帶紅點;前、中、後側面有黯淡的赭黃色塊,後兩塊相接於背部;其餘體部則布滿黑與紅色斑點。

蛹體為暗褐色,具赭黃色線條,表面粗糙,尾端截斷形。(依據 Mackinnon 與 de Niceville 的圖版說明。)

亞種

[编辑]
  • Papilio agestor agestor Gray, 1831
  • Papilio agestor govindra Moore, 1864
  • Papilio agestor matsumurae Fruhstorfer
  • Papilio agestor restricta Leech, 1893
  • Papilio agestor shirozui (Igarashi, 1979)
  • Papilio agestor teruyonae (Shinkai, 1996)

參考資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