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
蝉花![]()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真菌界 Fungi |
门: |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
纲: | 糞殼菌綱 Sordariomycetes |
目: |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
科: | 蟲草菌科 Cordycipitaceae |
属: | 虫草属 Cordyceps |
种: | 蝉花 C. chanhua
|
二名法 | |
Cordyceps chanhua Z.Z. Li, F.G. Luan, N. Hywel-Jones, C.R. Li & S.L. Zhang, 2021
|
蝉花(学名:Cordyceps chanhua),又名胡蝉、蝉菌、蝉蛹草、金蝉花、蚕茸,是麦角菌科蟲草屬真菌,会寄生在蝉蛹或者是幼虫身上,待將蟲體內營養吸收盡後使其死亡,然后将其尸体变成菌核,并在尸体前段长出子座。蝉花主要出现在中国的四川、江苏、浙江、福建,而在台灣也有出现其踪迹,晒干後可入药。
蝉花不应该和以下种混淆:
- 蝉棒束孢霉 Isaria cicadae Miquel,由此有名Cordyceps cicadae Massee。原样本来自巴西,描述为孢梗束极其简单,显然不符。[1]
- 大蝉草(地方名“独角龙”)Cordyceps cicadae Shing,现名Tolypocladium dujiaolongae Y.P. Cao & C.R. Li。[1]
- 小蝉草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也叫 “小蝉花”(福建省称作“土蝉花”;台湾物种名录叫做“蟬花蟲草”)。日本学者错误认为蝉花是小蝉草的无性型,于是称蝉花为此种。[1]这个错误仍然影响韩国、台湾的官方资源。[2]
命名
[编辑]传统被误认为蝉花的蝉棒束孢霉是于1838年由Miquel定名为蝉棒束孢霉(Isaria cicadae),原样本来自巴西。此后出现多种同物异名,如蝉草(Cordyceps cicadae)、基生棒束孢(Isaria basili)、辛克莱球壳孢(Sphaeria sinclairii)等。蝉拟青霉的有性阶段,被认为是大蝉草(Cordyceps cicadae),大蝉草俗名独角龙,子座棒状或角状,从寄主头部发出,单生或丛生,褐色。在自然界广为分布的是蝉拟青霉(蝉花),大蝉草稀少。Rant于1925年提到,蝉棒束孢霉(Isaria cicadae)在中国叫“Sandwhe”,是治疗小儿用的药物。
2021年,李增智等人报告了一个同时有无形性和有性型蝉花的标本,其中无性型部分的外形和中国南方其他地区的所谓“蝉棒束孢霉”几乎一样,但和Miquel的蝉棒束孢霉的模式样本却区别很大,之后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也证实不是同种。鉴于此,他们将蝉花定为新种,Cordyceps chanhua。[1]
药材
[编辑]蝉花为名贵传统中药材,有散风热、镇惊、明目之功效。主治小儿天吊、惊痫、心悸、夜啼(见本草纲目)。蝉花别名虫花,是某些蝉若虫受本品寄生的产物。
寄主和分布
[编辑]蝉拟青霉的寄主有7种,即竹蝉(Platylomia pieli)、山蝉(Cicada flammata)、蟪蛄(Platyleura kaempferi)、云南黑蝉(Cicadatra shaluensis)、草蝉(Mogannia conica)、小鸣蝉(Oncotympana ella)和透翅蝉(Hyalessa ronsnana),多分布在中国南方诸省。竹蝉常见于毛竹产区,是蝉拟青霉的重要寄主。此虫6年1代,每代5龄,常年生活在土壤中,以老龄若虫最易感病。当气温18-24℃,相对湿度>80%的温暖湿润季节,在浅土层活动的老龄若虫,接触带菌的土壤发生感染。到翌年6、7月份,温湿度合适,发病死亡虫体前端长出浅黄色或蛋黄色孢梗束,突破表土,伸向地面,形成我们常见的蝉花。
南方的浙、闽、皖、滇、蜀诸省均有分布。在浙江,生长着竹林的丘陵地带,海拔80-500 m,地势平缓,郁闭度较高,土质疏松,湿度较大,地面覆盖有枯枝落叶层,且常有竹蝉活动的某些林地,一般均能采到蝉花标本。反之,坡度较陡,芒萁骨、茅草丛生,土壤板结,就很少有蝉花的发生。对云南省三江源头的考察结果,海拔超过2500 m,蝉花绝迹。海拔低于2500 m的阔叶林或以青冈栎、锥栗为主,云南松、冷杉等针、阔叶树混交林,郁闭度大,土质松,枯枝落叶层厚的某些林地能采集到蝉花标本。寄主多为小鸣蝉和蟪蛄。纯针叶林未发现有蝉花。
培养
[编辑]蝉花可以人工培养,人工培养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药理学作用均和天然蝉花相似或超出天然蝉花。天然蝉花的产生总是依赖于寄主,而寄主又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受气候因子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对蝉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推出人工培养品来替代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是一条最为理想的途径。
参
[编辑]- ^ 1.0 1.1 1.2 1.3 Li ZZ, Luan FG, Hywel-Jones NL, Zhang SL, Chen MJ, Huang B, Sun CS, Chen AZ, Li CR, Tan YJ, Dong JF. 与蝉花有关的虫草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II:重要药用真菌蝉花有性型的发现及命名. 菌物学报. 2021, 40 (1): 95-107. doi:10.13346/j.mycosystema.200119.
- ^ 史莉莉. 李增智:不管是从有性型还是从无性型考察,蝉花它都属于(狭义)虫草属Cordyceps|食用菌易菇网会客厅|专题资讯|食用菌动态. 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