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蔣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蔣埴(1637年—1718年),字曠生,號肅齋,晚號塞翁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蔣埴來自蘇州婁關蔣氏家族。祖父為明代福建清流知縣蔣育馨;伯父為明末山東布政使司參議、兵備天津蔣燦;父蔣煒(原名煜,字季含,號紀庵,1602-1681)為蔣育馨第五子,嘉定庠生,任鄉飲大賓。母徐氏[1]

蔣埴為蔣煒次子,府庠生,順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科江南鄉試舉人,十八年(1661年)中式辛丑科會試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科三甲進士[2]。三十年(1691年)授浙江樂清縣知縣。其作風低調簡樸,隻身赴任,立志潔身清廉,革除陋規,聽審訴訟時斷案精明。縣有虎患,為此特別前往祭拜城隍廟[3]。樂清博物館現存有後世盛鴻燾撰、孫詒澤書的紀念蔣埴《蔣公祠碑記》石碑[4]

蔣埴所公告〈革除陋例示〉:
照得本縣素心耿介、廉潔自持;去冬蒞任伊始,查得樂邑陋例相沿,幾成錮疾,隨而力加振刷,事事俱要實心實行。
如徵收錢糧向有重,今本縣確遵法馬,一兩止徵一兩、一錢只徵一錢;
或折封間有多出分文者,亦必照數給還。該戶如開徵糧米,除嚴飭書役不許勒索外,本縣亦常親自監收,一照官斛平量,誰敢淋尖踢斛。
即折耗例有贈頭,亦不許私取升斗。此本縣替百姓省一分間費,就替百姓添一分正供,較之歷來似亦無少補。
然此乃我居官職分之所當然,並非矯情干譽。至雜項如奏銷貼費、刑名貼費、顏料、蠟茶硃價、贖緩、架木芽茶貼費,
以及學租銀價、功績聽差役費、各憲轅門工食、修理城垣等銀,舊例俱出里下,今本縣一一照數捐墊,應解者俱已解訖,應發者俱已發訖。
但聞向來俱是管圖催取,茲本縣業已盡數代賠,恐管圖及經管吏胥敢指稱前項名色、按都灑派、私自催收,鄉民不知緣故,
只道還是歷來舊規,仍將使費付給,徒飽蠹腹。合行布告知悉,如有里胥管圖私派擅收,許爾等據實赴縣呈告,
以憑盡法嚴究處死追賍給還,斷不使百姓脂膏供此輩肥家潤身享用。本縣現在密行察訪,書役各情弊定行治罪。
特示。

著作

[编辑]

著有《經書精義》、《肅齋詩文集》、《閩游錄》、《三山草》(林雲銘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作序[5])、《宦海慈航》[6]、《金臺問答》、《樂清紀略》、《塞翁雜錄》、《居廬迂語》、《吳越聯吟》、《詩餘日課》、《雁山紀遊草》、《癸酉秋闈紀錄》等[7]。從曾孫蔣重光輯《昭代詞選》第五卷收錄其詞四首,分別為:《金菊對芙蓉》(遊武林謁大中丞伯成吳公(即吳興祚))、《望海潮》(其任樂清作)、《高山流水》(慎交社會文後作)及《選冠子》(辛丑捷南宮念家大人不及殿試而歸)。徐崧輯《詩風初集》錄蔣埴詩兩首:《憶》與《懷沈子豫仙》[8],《全清詞》收錄其詞《沁園春》(送友運木入都)一首[9]

家庭

[编辑]

夫人為鄉飲賓沈兆咸女;繼妻為光祿寺吳昌明孫女;側室戴凌濤[10][11]。有三子:蔣紹鋼蔣應鑨蔣一鍔[1]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婁關蔣氏本支錄右編 吳縣蔣德驊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 
  2. ^ 卷一•進士•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長洲陸肯堂榜. 蘇州府長元吳三邑科第譜 (PDF). 蔣埴 曠生 辛丑貢士 庚子 吳 樂清知縣 長一作吳 
  3. ^ 卷七•職官•文職•知縣• 蔣埴. (光緒)樂清縣志 (PDF). : 頁十九-二十. 
  4. ^ 乐清两件石刻档案进馆,档案记史延长至宋. 樂清發佈(官方微信公衆號). 2020-01-20. 
  5. ^ (清)林雲銘. 卷四•蔣曠生三山草序(辛酉). 挹奎樓選稿 (PDF). 
  6. ^ (清)蔣埴撰《宦海慈航》. 檀几叢書余集(巻上) (PDF). 
  7. ^ 卷五十七•藝文考三•蔣埴. (民國)吳縣志 (PDF). 
  8. ^ 卷十一•蔣埴. 詩風初集. 
  9. ^ 全清詞•順康卷(第六冊)•蔣埴
  10. ^ 卷一百七十五•名媛卷•戴凌濤. 江蘇詩徵. 戴凌濤,字文姬,又字文淑,江都人,蔣塞翁簉室,著有《綠窗遺稿》。 
  11. ^ (清)尤侗. 看雲草堂集•卷六•《為蔣曠生悼亡姬戴陵濤八首》. 西堂全集 (PDF). 
  • 民國《吳縣志》卷六十八上·列傳六·長洲縣·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