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蒂莫西·阿什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蒂莫西·阿什
Timothy Garton Ash
2017年2月蒂莫西·艾什出席中欧大学讲座
出生 (1955-07-12) 1955年7月12日70歲)
 英国伦敦
國籍 英国
母校牛津大学
柏林自由大學
柏林洪堡大學
獎項查理曼獎
蒂莫西·阿什

蒂莫西·加顿·阿什(英語:Timothy Garton Ash;1955年7月12日)是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以对中东欧现当代史的研究蜚声学界,是西方世界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毕业于牛津大学,曾留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现为牛津大学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早期

[编辑]

蒂莫西·阿什是約翰·加頓·阿什(John Garton Ash)和洛娜·朱迪思·弗里克(Lorna Judith Freke)之子。他的父親曾就讀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從事金融業,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英國陸軍皇家砲兵軍官[1]。蒂莫西·阿什曾就讀於薩裡郡欣德黑德的聖埃德蒙學校、英格蘭西南部多塞特郡的公立學校舍伯恩學校,之後在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學習現代史。

為了獲得研究生學位,他進入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之後就讀當時仍處於分裂狀態的西柏林自由大學和東柏林洪堡大學。在東柏林學習期間,他受到史塔西的監視,成為1997年出版《檔案》的基礎[2]。蒂莫西·阿什在史塔西眼中是一個可疑人物,他們認為他是一個「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和潛在的英國間諜[3]

儘管蒂莫西·阿什否認自己是英國情報人員,但他稱自己是“敵後士兵”,並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一個“非常骯髒的政權”。

職業

[编辑]

1989年,他成为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2000年成为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4],2004年在牛津大学任教[5]。自2004年起他在英国《卫报》开辟每周专栏,并且是《纽约书评》长期撰稿人[6]

2005年,蒂莫西·阿什被《時代雜誌》評選為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7]。文章稱“大多數歷史著作都只放在書架上,但蒂莫西·阿什撰寫的歷史著作更有可能擺在世界決策者的辦公桌上。”

2017年獲得查理曼獎(Karlspreis),該獎為表揚促進歐洲一體化人物的獎項。[8]

著作

[编辑]
  • Und willst du nicht mein Bruder sein: Die DDR heute, (Rowohlt, 1981).
  • The Polish Revolution: Solidarity, 1980-82, (J. Cape, 1983).
  • The Uses of Adversity: Essays on the Fate of Central Europe, (Random House, 1989).
  • The Magic Lantern: the Revolution of '89 Witnessed in Warsaw, Budapest, Berlin, and Prague, (Random House, 1990).
  • In Europe's Name: Germany and the Divided Continent, (Random House, 1993).
  • The File: A Personal History (Random House, 1997)
  • History of the Present: Essays, Sketches, and Dispatches from Europe in the 1990s (Allen Lane, 1999)
  • Free World: America, Europe, and the Surprising Future of the West (Random House, 2004)
  • Facts are Subversive: Political Writing from a Decade without a Name (Atlantic Books, 2009)

參考資料

[编辑]
  1. ^ John Garton Ash – obituary. The Telegraph (London). 16 July 2014 [12 January 2017]. 
  2. ^ Garton Ash, Timothy. The Stasi on Our Minds.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31 May 2007, 54 (9) [17 November 2014]. 
  3. ^ Glover, Michael. Memoirs of an inadvertent spy需要付费订阅. The Independent. 2 September 1998 [12 Jan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June 2022). 
  4. ^ Fellows: Timothy Garton Ash. Hoover Institution. [12 November 2011]. 
  5. ^ Governing Body Fellows: Professor Timothy Garton Ash. St. Anthony's College. [12 November 2011]. 
  6. ^ Timothy Garton Ash.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2 November 2011]. 
  7. ^ Ferguson, Niall. Timothy Garton Ash. Time. 18 April 2005 [2016-04-23]. 
  8. ^ Citation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Society for the Conferr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harlemagne Prize of Aachen to the British historian and author Professor Timothy Garton Ash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7-01-26.,[2017-01-2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