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普协会

萨普协会(法語:La Sape),是“格调营造者和优雅人士协会”(法語:Société des Ambianceurs et des Personnes Élégantes)的首字母简称,而“sape”一词在法语中有“服饰”的含义。萨普协会代表一种集中于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夏沙和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等城市的次文化社会运动,其主要特征是追求衣着的精致、华丽、得体乃至奢侈。践行萨普文化的人被称为“萨普人”(法語:sapeur,或译“萨普”、“萨普尔”)[1][2]。
历史
[编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萨普协会确切的起源并不十分明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接触到法国、比利时殖民者带来的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现代产物,与其来往密切的一部分刚果人一方面感受到包含在其中的不平等地位,另一方面更加以效仿、推崇。20世纪20年代是这种服饰文化兴起的主要时期。历史学家迪迪埃·贡多拉指出,从殖民母国来到刚果的劳工——刚果人称之为“海岸人”(bapolo)——激起刚果人反抗法国、比利时殖民主义带来的不平等,他们开始效仿殖民宗主的服饰风格,并化为己用。贡多拉认为刚果人“被海岸人男士服饰的势利和精致优雅所吸引,拒绝了宗主的二手衣服,成为了不知疲倦的消费者和狂热的鉴赏家,他们花费微薄的薪水,挥霍无度地购买最新的巴黎时装。”
二战结束后的50年代,以参战士兵为代表的刚果人从欧洲回到刚果,进一步将欧洲的高档服饰及其时尚文化带入刚果。

现象概述
[编辑]服饰风格与经济基础
[编辑]社会影响
[编辑]尽管战乱冲突困扰刚果共和国多年,萨普协会在布拉柴维尔又重现生机。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蒙博托要求禁止萨普人在公共场合出现,现在则他们被人尊崇,更是“政府的宠儿”[3]。
许多萨普文化的践行者认为除了衣着要华丽、时尚、得体,引人注目之外,其个人的行为举止也应具备风度[3]。
文化影响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Evancie, Angela. The Surprising Sartorial Culture Of Congolese 'Sapeurs'.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13-05-07 [201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0).
- ^ 迈克尔·温德令. 记者来鸿:刚果潮人 家徒四壁一身名牌. 2015-03-26 [2016-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3.0 3.1 Juliette Lyons. La Sape : an elegance that brought peace in the midst of Congolese chaos. 2014-03-12 [2016-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外部链接
[编辑]- The Congolese Sap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hoto essay by Héctor Mediavilla
- "Sunday in Brazzaville / Dimanche à Brazzaville" on Vimeo (trailer)
- The Sapeurs of Kinshas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BBC World Service
- Congo's dandies give new meaning to fashion victi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FP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