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苏治中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蘇聯治下的中亞地區
面积4,003,451 km2(1,545,741 sq mi)
国家 苏联

蘇聯治下的中亞地區(俄语:Средняя Азия[註 1]),簡稱蘇治中亞蘇聯中亞[2],在地域上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時期的中亚地区,时间上從中亚于1918年被紅軍佔領至1991年蘇聯解體的一段时期。中亚诸加盟共和国在1991年宣告独立後,成為現在的「中亞五國」。苏治中亚在地域上几与俄罗斯帝国所征服突厥斯坦西部后建立的突厥斯坦总督区无异,该区域内的政区划分曾数次变易,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划定各加盟共和国国界,并在苏联解体后作为中亚各国国界沿用至今。

行政區劃變革

[编辑]

在蘇維埃政權早期,中亞地區由隸屬於蘇俄的吉爾吉斯自治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以及花剌子模人民苏维埃共和国布哈拉人民苏维埃共和国組成。

隨著蘇聯在中亞地區依據民族分佈調整行政區劃,先後成立了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哈薩克吉爾吉斯五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注释

[编辑]
  1. ^ 俄语中Средняя Азия对应的英文是Middle Asia,而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对应的英文是Central Asia。前者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在苏维埃政权以前的帝俄时代就已形成,是狭义上的中亚地区,其西起里海,东到中国与苏联边界,北至咸海—额尔齐斯分水线,南达苏联同伊朗和阿富汗的边界。在苏联时期,这一地区诞生了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即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和土库曼,四国共同组成了中亚经济区(Среднеазиатски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район),这也是狭义中亚的行政意义。苏联解体后的1992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中亚首脑会议上提议,应用“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Central Asia)”来取代“Средняя Азия и Казахстан(Middle Asia and Kazakhstan)”。与狭义相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广义上的中亚地区地域辽阔,涵盖阿富汗伊朗东北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地区、巴控和印控克什米尔中国西部地区、蒙古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李琪. “中亚”所指及其历史演变.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月, 201503. 
  2. ^ 季文慧. 苏联中亚在全苏总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苏联东欧问题》. 1983, (2) [2009年10月12日] –通过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