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约克千里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约克千里光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千里光屬 Senecio
种:
约克千里光 S. eboracensis
二名法
Senecio eboracensis
Abbott & Lowe[1]
约克千里光在英国的分布范围

约克千里光學名Senecio eboracensis)是菊科的一种开花植物。该物种已在英国归化,但种群数量未能维持,通过圈养栽培才得以恢复。它是千里光的自花授粉杂交,也是过去100年在英国北美发现的仅有的6个新植物物种之一。[2][3]

该植物于1979年在英国约克首次被发现,1991年后在野外再无发现。英国政府咨询机构英国自然保护署的一项调查发现,到2000年,这种植物已基本灭绝,部分原因是使用除草剂。该植物的种子被储存在千年种子库英语Millennium Seed Bank Partnership并成功发芽,于2023年重新引入约克。[4][5]

命名

[编辑]

埃伯拉肯(Eboracum,約克的古時名称)于2000年被选定作為这种四倍体杂交衍生物的種小名。在正式描述出現時,其非正式名称为“約克放射千里光”。 [6]

演化

[编辑]

約克千里光是杂交种,其亲本是自交不亲和的雜交種牛津千里光英语Senecio squalidus和自交亲和、生命力顽强的欧洲千里光。與歐洲千里光一样,約克千里光具有自交亲和性,但其与亲本物种的自然杂交極少,因此與其具有生殖隔离[7][8]約克千里光被認為是和亲本歐洲千里光F1品种回交英语Backcrossing产物。 [6]

与此同時,還有其他由两个相同亲本衍生的杂交品种。其中有些無法產生後代,例如S. x baxteri 。而已知的可育杂交种包括现常见于英国的歐洲千里光,以及异源六倍体威爾士千里光英语Senecio cambrensis。根據分子证据,威爾士千里光可能在不同地点独立起源至少3次。 [6]形态学遗传学证据顯示約克千里光与其他已知杂交种有明顯区别。 [6][8]

特徵

[编辑]

约克千里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从发芽到成熟需要3个月,成年植株高16英寸(40厘米)。其既有来自西西里亲本(牛津千里光)的黄色雏菊状花朵,也繼承了得以自交親和的本土亲本(欧洲千里光),因此其形态与親緣種較為不同。[3][6]

莖和葉

[编辑]
约克千里光叶片的形状

约克千里光的叶子较大,分为几个细长的部分。其大多直立,偶有可达2英寸(5厘米)的水平基部,长有不定根。其叶片的上部和下部有叶柄,裂纹沿中脉出现,占叶片长度的1/4。上部叶片的裂纹较深且成对。该植物若在在肥沃的土壤或温室中生长,叶子会更加茂盛,而且裂纹更加整齐(更精细地分成细长的片段)。在该情况下,叶片尺寸可达7英寸(18厘米)x 3.5英寸(9厘米),裂纹占叶片长度的1/5。该植物的叶舌狭窄,长5至7毫米(0.2至0.24英寸),宽1.5毫米(0.06英寸),偶有捲曲。[6]

花朵

[编辑]

约克千里光的假花英语Pseudanthium较其母株的更加鲜艳,位于植物的顶端且成簇出现(顶端分生组织),通常由三至七朵小花英语Florets聚集成伞形花序;假花在刚开花时較為茂密,但其后密度降低。该植物的花序梗长5至20毫米(0.2至0.8英寸),结果时花序梗会变长,最长达25毫米(1英寸)。假花呈宽圆柱形,尺寸为10×4毫米(0.4×0.16英寸),当亮黄色的舌状小花开放时,假花略呈钟形。其总苞稀疏(4-8毫米)、較長(3.5-4毫米),通常没有黑色尖端。[6]

种子

[编辑]

该植物的瘦果长2.5至3.5毫米(0.1至0.15英寸),直且有浅凹槽。肋部光滑无毛,凹槽处有毛。成熟时,丝稠般白色、伞状的冠毛很容易从果实上脱落。[6]

分布與復育

[编辑]

约克千里光可生长于人造環境,例如停车场周边、路面裂缝或城市、工业用地等,並於英国约克的铁軌附近生長茂盛。[6]該植物的其中一个亲本歐洲千里光原产于该地区[9],而另一个亲本牛津千里光于1690年从西西里島埃特纳火山引入到英国牛津牛津植物园,并沿着铁路传播到英國各地。 [7]

20世纪90年代,該植物很可能因除草剂、施工等因素而瀕臨絕種。英國政府近年在约克郡嘗試復育,种植了约60,000颗种子,并有数千株植物发芽。在2023年時,其個體數增加至足以保證種群延續。 [10]

参见

[编辑]

参考資料

[编辑]
  1. ^ Botanic Garden & Botanical Museum Berlin-Dahlem. Details for: Senecio eboracensis. Euro+Med PlantBase.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2008-02-12] (英语). 
  2. ^ Barkham, Patrick. York groundsel blooms again in Britain's first-ever de-extinction event. The Guardian. 2023-05-27 [2023-05-27]. ISSN 0261-3077 (英国英语). 
  3. ^ 3.0 3.1 Martin Wainwright. Blooming unexpected. Education Guardian. The Guardian. 2003-02-20 [2008-02-13] (英语). 
  4. ^ Weedkiller blamed for loss of York Groundsel. York Press. 2010-03-12 [2023-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9) (英语). 
  5. ^ Barkham, Patrick. York groundsel blooms again in Britain's first-ever de-extinction event. The Guardian. 2023-05-27 [2023-05-27]. ISSN 0261-3077 (英国英语).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Abbot, R.J.; Lowe, A.J. A new British species, Senecio eboracensis (Asteraceae), another hybrid derivative of S. vulgaris L. and S. squalidae L. (PDF). Watsonia. 2003, 24: 375–388 [2007-07-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7) (英语). 
  7. ^ 7.0 7.1 Plant reproduction and speciation group, University of Bristol. The Oxford Ragwort Story. University of Bristol,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08-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1) (英语). 
  8. ^ 8.0 8.1 Lowe, A.J.; Abbott, R.J. Reproductive isolation of a new hybrid species, Senecio eboracensis Abbott & Lowe (Asteraceae). Heredity. 2004-05, 92 (5): 386–395. PMID 15014422. doi:10.1038/sj.hdy.6800432可免费查阅 (英语). 
  9. ^ Senecio vulgaris. 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GRIN). USDA. 
  10. ^ Rare York groundsel flower brought back from extinction. BBC News. 2023-06-06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9) (英语). 

延伸閱讀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