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空軍第六混合聯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空軍第六混合聯隊
6th mixed Wing
存在時期民國26年(1937年)至今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軍種 中華民國空軍
功能空降、空投、空運、反潛
規模聯隊
隸屬於國防部空軍司令部
駐地神鷗基地金門機場
裝備C-130運輸機E-2K預警機P-3C反潛機
參與戰役
指挥官
聯隊長 楊炳申 空軍少將

空軍第六混合聯隊簡稱第六聯隊,最初由空軍第十大隊和第二十大隊組成。目前駐守屏東基地,負責空降、空投、空運及反潛等任務。[1]

歷史

[编辑]
  • 1954年(民國43年)2月1日空軍第六作戰聯隊於台中水湳機場成立,下轄空軍第廿空運大隊及其機勤大隊、修補大隊,主要負責空降、空投與空運任務。[2]
  • 1958年(民國47年)11月1日增設C-119運輸機暫編獨立中隊,開始換裝C-119G運輸機共16架。[3]
  • 1959年(民國48年)11月16日空軍第六作戰聯隊從水湳機場移駐屏東基地,原本就在屏東駐防的第十空運大隊,同時改隸本聯隊。原C-119G運輸機獨立中隊更改番號為第二中隊,並隸屬第廿空運大隊。
  • 1960年(民國49年)6月部隊番號更改為「空軍第六混合聯隊」。同年9月起至翌年1月,執行「和風計劃」,投送1,271名空降特戰兵力進入滇緬邊境,支援滇緬游擊隊。(即電影《異域》的故事原型,相關史實參見:泰緬孤軍。)
  • 1961年(民國50年)3月17日~4月13日執行「國雷演習」大規模撤軍行動,出動C-46D運輸機C-119G運輸機自泰國清邁空運滇緬游擊隊共4,297名、眷屬共859名、物資達39,413公斤撤退返回台灣屏東基地,任務總計實施358架次、飛行時間近2,200小時,過程幾近完美,無任何意外事故發生。(即電影《異域2:孤軍》的故事原型,相關史實參見:泰緬孤軍。)
  • 1962年(民國51年)購入美國泛美航空道格拉斯DC-6B客機一架(編號18351),軍用型號為C-118運輸機(編號3536),做為第二代「中美號」總統座機,取代第一代中美號C-54運輸機的任務。
  • 1964年(民國53年)東沙機場竣工,本聯隊增設「東沙基地勤務分隊」,並開設C-119G運輸機屏東到東沙島的空運航線。
  • 1965年(民國54年)7月11日成立「訓練組」,代訓空軍官校空運組飛行學生。同年10月1日成立「空軍反潛機中隊」,駐地為屏東基地北機場,操作S-2A反潛機[4]
  • 1966年(民國55年)4月1日開始實施「天鵝計劃」,指示第十空運大隊第101中隊負責接收美軍移交的12架C-119G運輸機。同年6月1日,原本聯隊所屬「空軍松山基地大隊」升格為「空軍松山基地指揮部」,下轄「總統座機組」與「專機中隊」。
  • 1967年(民國56年)2月2日美國軍援的10架S-2A反潛機運抵高雄港碼頭,由本聯隊負責接收,交由「空軍反潛機中隊」操作。
  • 1969年(民國58年)4月1日美國軍援的36架C-119G運輸機運抵,指示由第十空運大隊第102中隊、與第廿空運大隊第六中隊負責換裝,並於8月底成軍。同年10月1日美國軍援的36架C-119G運輸機再度運抵,指示由第十空運大隊第103中隊、與第廿空運大隊第11中隊負責換裝。
  • 1970年(民國59年)4月30日,第103中隊與第11中隊換裝C-119G運輸機成軍。同年12月28日派遣C-119G運輸機隊進駐花蓮基地擔任「天駒二號」偵巡任務。
  • 1971年(民國60年)12月5日購入美國西北航空波音720-051B客機一架(編號18351),做為第三代「中美號」總統座機,取代第二代中美號C-118運輸機的任務。同年12月16日「第30部訓中隊」成立。同年12月25日參考美軍越戰經驗,完成首批AC-119空中砲艇機的研改作業。
  • 1975年(民國64年)元旦「第30部訓中隊」裁撤,第101中隊改編為「槍砲機中隊」,配備18架AC-119空中砲艇機。並於年底前完成30架BC-119轟炸機投彈裝置的改裝。
  • 1976年(民國65年)1月1日聯隊奉令改為「空軍第501混合聯隊」。8月16日聯隊奉令再度更改番號為「空軍第439混合聯隊」。反潛機中隊開始換裝S-2E反潛機[5]
  • 1977年(民國66年)7月21日遭受賽洛瑪颱風侵襲,屏東基地損失慘重,約80架軍機受損,其中C-119G運輸機受災最為嚴重,聯隊暫停執行一切訓練與任務,全力進行基地修護工作。同年12月16日本聯隊番號奉命正式更改為「空軍第439運兵反潛混合聯隊」。
  • 1978年(民國67年)8月5日駕駛C-119G運輸機在北台灣實施人工造雨作業,紓解大台北地區的缺水旱象。奉令本聯隊各中隊分配5架BC-119轟炸機,六個中隊共計30架,以加強反制作戰能力。
  • 1979年(民國68年)2月1日「反潛機中隊」擴編為「空軍反潛機大隊」,下轄駐紮屏東基地北機場的「第33中隊」、與駐紮新竹基地的「第34中隊」,反潛戰力大幅提升。美國出售18架S-2E反潛機
  • 1980年(民國69年)10月第十空運大隊「槍砲機中隊」改回「第101中隊」,換裝來自「第34中隊」的4架C-123K運輸機
  • 1984年(民國73年)2月1日淘汰首批C-119G運輸機共40架,「第廿空運大隊」及其所屬第6、11中隊全部裁撤,原隸屬第廿大隊的第2中隊改隸「第十空運大隊」。同年6月18日美國宣佈出售C-130H運輸機共12架。同年6月23日,原「漢陽演習」改名「漢光演習」,執行「漢光一號演習」派遣30架C-119G運輸機澎湖進行首次空降作戰演練,此後成為每年「漢光演習」的例行演練項目。
  • 1985年(民國74年)11月1日第101中隊五年前接收的4架C-123K運輸機因維護不易、妥善率不佳而遭到全部淘汰。「太武山專案」啟動,派遣人員赴美受訓,接受C-130H運輸機的換裝訓練。
  • 1986年(民國75年)7月1日第101中隊脫離第十空運大隊,改隸聯隊本部,改稱「第101戰術運兵機隊」。第十空運大隊則下轄第102、103、2空運機中隊。同年9月22日第101中隊開始執行「太武山一號計劃」換裝12架C-130H運輸機
  • 1991年(民國80年)7月18日美國再度宣佈出售額外的8架C-130H運輸機。同年9月27日第三代「中美號」總統座機波音720-051B客機(編號18351)除役,改由原中華航空波音727-109客機(編號2722)接替擔任總統座機,此後總統座機就未再使用「中美號」之名。同年10月15日「空軍反潛機大隊」開始換裝S-2T反潛機
  • 1993年(民國82年)3月1日美國宣佈出售4架E-2T預警機。同年8月15日第101中隊接收C-130HE天干電戰機一架,開始執行電子作戰換裝任務。
  • 1994年(民國83年)7月最後一架C-47B運輸機除役,總計在中華民國空軍服役時間長達54年。12月1日執行「太武山二號計劃」第102中隊開始換裝C-130H力士型運輸機。第102中隊從1969年4月11日開始接收C-119G運輸機,至1994年11月16日移交為止,保持連續175,612飛行小時無事故紀錄,創下全球軍事飛行部隊最長飛行時數無事故的紀錄。
  • 1995年(民國84年)6月1日本聯隊改稱「空軍第439混合聯隊」,成立「空中預警電戰機隊」,第101中隊睽違九年回歸第十空運大隊;第十空運大隊下轄第101、102中隊各操作10架C-130H運輸機、第103中隊繼續操作C-119G運輸機。同年11月1日起換裝4架E-2T預警機與C-130HE天干電戰機成軍。
  • 1996年(民國85年)3月8日至3月25日台海危機期間,派遣E-2T預警機、C-130HE天干電戰機]]持續監控飛彈落點與共軍動態。
  • 1997年(民國86年)12月19日舉行C-119G運輸機除役典禮,並由C-119G(3158)號機執行最後一次飛行任務。
  • 1998年(民國87年)7月1日「空軍金門基地指揮部」改隸本聯隊。同年9月28日總統座機波音727-109客機(編號2722)奉令退役,改向美國波音公司租借波音737-43Q客機(編號B-10001)一架,並於同年10月12日開始執行座機任務。
  • 1999年(民國88年)3月1日「空軍金門基地指揮部」縮編為「金門基地勤務中隊」。同年7月1日「反潛機大隊」移編海軍,改編成為「海軍航空指揮部」的飛行第一大隊,操作S-2T反潛機;同日「金門基地勤務中隊」再度縮編為「金門基地勤務隊」。同年9月21日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奉命派遣C-130H運輸機56架次擔任災區運補,共運送物資150公噸、人員1,739人。另派遣E-2T預警機擔任中繼通信及低空管制,協助直升機山區救災。
  • 2000年(民國89年)1月1日「空中預警電戰機隊」擴編為「第廿電戰大隊」,增購2架E-2K預警機。3月20日新購總統座機波音737-8AR客機(編號3701)成軍,租借的波音737-43Q客機(編號B-10001)於4月1日退租。
  • 2005年(民國94年)元旦「空軍松山基地指揮部」改組,奉令「總統座機組」更名為「座機組」、「專機中隊」更名為「專機組」。同年6月30日第103中隊奉令裁撤,第十空運大隊下轄第101、102中隊及空投分隊。
  • 2006年(民國95年)4月15日「第廿電戰大隊」換裝增購的2架E-2K預警機,由時任總統陳水扁先生親自親臨主持成軍典禮。
  • 2008年(民國97年)1月21日第十空運大隊的C-130H運輸機首次執行從屏東基地飛往南沙太平島機場任務,全程來回1600多海浬,是國軍從民國35年派兵駐守太平島以來,首次有飛機在太平島降落。同年2月2日時任總統陳水扁先生搭乘空軍C-130H運輸機抵達南沙太平島,主持太平島機場跑道落成啟用典禮,並致贈「永保太平」碑文,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位造訪太平島的總統。
  • 2010年(民國99年)1月16日友邦海地發生規模7.2大地震,本聯隊受命派遣C-130H運輸機(編號1314)滿載5.3噸醫療及救援物資,執行「慈航」人道救援任務,來回全程37000多公里,直到1月31日返抵臺北松山機場時,回程飛行距離達19,600多公里,創下空軍建軍以來,單次飛行距離最遠、時數最長的空軍紀錄。不過,當時去程行經日本領空時也發生日本航空自衛隊F-15J鷹式戰鬥機的烏龍攔截事件。同年6月30日分批送2架E-2T預警機到美國升級成 E-2K預警機
  • 2011年(民國100年)11月1日分批送2架E-2T預警機到美國升級成E-2K預警機
  • 2013年(民國102年)3月8日開始換裝P-3C反潛巡邏機,E-2T赴美升級為E-2K預警機完成返台,並舉行E-2K預警機成軍典禮。同年7月2日海軍歸還S-2T反潛機。「反潛機大隊」歸建第439聯隊改編為「空軍反潛作戰大隊」下轄第33、34反潛作戰中隊,換裝12架P-3C反潛巡邏機成軍。
  • 2014年(民國103年)9月16日派遣第廿電戰大隊E-2K預警機(編號2506)參加漢光30號演習「民雄戰備跑道」的戰機起降。
  • 2015年(民國104年)12月12日時任總統馬英九先生搭乘空軍C-130H運輸機抵達南沙太平島,致贈「和平南海 國疆永固」碑文,並慰問駐軍、宣示主權。
  • 2017年(民國106年)12月1日聯隊奉命改回「空軍第六混合聯隊」,S-2T反潛巡邏機全數除役,同時舉辦12架P-3C反潛巡邏機成軍典禮。[6]同年S-2反潛巡邏機全數除役。聯隊番號更改回「空軍第六混合聯隊」。[7]
  • 2019年(民國108年)5月28日派遣第廿電戰大隊E-2K預警機(編號2502)參加漢光35號演習「花壇戰備跑道」的戰機起降。同年6月29日「反潛作戰大隊」舉行大隊成軍40週年與自海軍歸建編成6週年隊慶活動。同年12月8日「第廿電戰大隊」舉辦成軍廿年週年隊慶活動。
  • 2021年(民國110年)9月15日派遣第廿電戰大隊E-2K預警機(編號2503)參加漢光37號演習「佳冬戰備跑道」的戰機起降。
反潛大隊操作的P-3C反潛巡邏機

第十大隊

[编辑]
  • 1937年(民國26年)11月,因應盧溝橋事件,航空委員會成立空軍特務大隊。[8]
  • 1941年(民國30年)空軍特務大隊裁撤,空運任務交由「空軍轟炸總隊航行訓練班」執行。
  • 1942年(民國31年)12月航空委員會以航行訓練班為基礎成立「空運隊」。
  • 1945年(民國34年)10月1日擴編為「空運大隊」,下轄空運第1、2、3、4中隊,裝備C-47運輸機,駐地分別為重慶九龍坡、白市驛、成都太平寺、南京明故宮機場,大隊長由衣復恩擔任。
  • 1946年(民國35年)初,為避免中隊番號混淆,所屬四個中隊分別更改部隊番號為第101、102、103、104中隊。空運大隊亦更銜「空運第一大隊」。
  • 1947年(民國36年),空運第一大隊第101、103中隊開始換裝C-46D運輸機
  • 1948年(民國37年)元旦,「空運第一大隊」更改部隊番號為「空軍第十空運大隊」,以避免與第一大隊混淆。
  • 1949年(民國38年)8月15日,第102中隊開始換裝C-46D運輸機,除部署松山基地的第104中隊仍裝備C-47B運輸機外,其餘中隊均裝備C-46D運輸機
  • 1950年(民國39年),剿匪戰役大陸西南局勢嚴峻,國軍於3月底主動撤離西昌、4月底主動撤離海南島,第十空運大隊於4月29日撤離海南三亞基地,移防臺灣嘉義基地。同年第十空運大隊增編直升機分隊,初期以C-47B運輸機擔任海上搜救任務,之後陸續換裝H-5直升機、H-13直升機提升陸海空救援能力。
  • 1953年(民國42年)1月8日,空軍成立聯隊編制,「第十空運大隊」和「第四戰鬥轟炸大隊」隸屬第四聯隊
  • 1954年(民國43年)7月1日,第十空運大隊改隸第三聯隊;而原隸屬第十空運大隊的救護分隊,擴編為「空軍救護中隊」,並改隸屬於第四聯隊之下,所屬C-46D運輸機隊移防屏東基地。同年8月1日,第十空運大隊移防屏東基地南機場。同年12月,派遣C-46D運輸機支援大陳島軍民作戰。
  • 1955年(民國44年)3月1日駐紮松山基地的第104中隊裁撤,更改部隊番號為「專機中隊」,與原先機隊一起改隸空軍松山基地指揮部管轄,以C-47B運輸機擔任國防部及各行政機關的空中運輸任務。
  • 1958年(民國47年)8月23日金門八二三砲戰爆發,第十空運大隊進駐台中水湳機場,與第廿空運大隊共同執行空投任務。作戰期間共計執行659次任務、空投1,790公噸軍品物資。
  • 1959年(民國48年)8月7日發生八七水災,派遣C-46D運輸機參與救援。同年11月16日第十空運大隊改隸第六聯隊。
  • 1961年(民國50年)3月17日~4月13日執行「國雷演習」,出動C-46D運輸機C-119G運輸機參與行動。
  • 1966年(民國55年)4月1日至1970年(民國59年)年4月30日,完成「天鵝一、二及三號」計劃,完成C-119運輸機換裝,C-46運輸機汰除。
  • 1980年(民國69年)10月,一O一中隊自第34中隊接收4架C-123K運輸機
  • 1985年(民國74年)11月,空軍實施「太武山換裝計畫」,人員赴美換訓C-130H運輸機。同年C-123K運輸機除役。
  • 1997年(民國86年)12月19日C-119運輸機在屏東基地舉行除役典禮。[9]
  • 2008年(民國97年)7月1日第一O三中隊裁撤。
第十大隊操作的C-130H運輸機

第廿大隊(原第二大隊)

[编辑]
  • 1936年(民國25年),空軍第二轟炸大隊成立,轄下第9、11、14中隊。裝備諾斯羅普-伽瑪2E輕型轟炸機
  • 1938年(民國27年),第二大隊換裝SB轟炸機
  • 1942年(民國31年),第二大隊換裝透過租借法案得到的A-29轟炸機
  • 1943年(民國32年),第二大隊開始接收B-25轟炸機
  • 抗戰勝利後,航委會因戰後復原及補給需求,將第二轟炸大隊派赴美國接收C-46運輸機
  • 1946年(民國35年)5月1日,航空委員會將派赴美國換裝C-46運輸機的第二大隊改番號為「空運第二大隊」,大隊部設於上海江灣,成為下轄2、6、11及30等四個中隊的空運大隊。
  • 1948年(民國37年)元旦,「空運第二大隊」 更改部隊番號為「空軍第廿空運大隊」,以避免與戰鬥機大隊混淆。
  • 1950年(民國39年),第廿大隊自海南島移防新竹基地
  • 1953年(民國42年)1月8日,第廿空運大隊與第八轟炸大隊於新竹擴編成第二聯隊
  • 1954年(民國43年),第六空運聯隊於水湳機場成立,轄下第廿空運大隊。
  • 1961年(民國50年)3月17日~4月13日執行「國雷演習」,出動C-46D運輸機C-119G運輸機參與行動。
  • 1969年(民國58年),第廿空運大隊完成換裝C-119運輸機,汰換C-46運輸機
  • 1984年(民國73年)2月廿大隊裁撤,第2中隊改隸第十大隊。
  • 2000年(民國89年)1月1日,第廿大隊復編,接收C-130HE天干電戰機E-2T預警機。番號變更為「第二十電戰大隊」。
  • 2006年(民國95年),第廿大隊再接收2架E-2K預警機。並在2013年將全數機體升級至E-2K等級。[10]
第廿大隊操作的E-2K預警機

指揮管轄

[编辑]
  • 少將聯隊長、上校副聯隊長
    • 第10空運大隊
      【第101空運中隊+第102空運中隊】
    • 第20電戰大隊
      【第2空中預警機中隊+第6電子反制機中隊】
      • E-2K預警機 × 6架 (損失1架)
      • C-130HE 天干電戰機 × 1架
    • 反潛作戰大隊
      【第33反潛作戰中隊+第34反潛作戰中隊】
    • 第6基地勤務大隊
    • 第6修護補給大隊
    • 第6憲兵中隊
    • 金門基地勤務隊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空軍六聯隊裝備一次看!邀前輩返營大開箱賀70週年.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30). 
  2. ^ 六聯隊沿革.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3. ^ 退役「老母雞」野戰迷彩塗裝挨轟 改回橄欖綠軍事迷叫好.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9). 
  4. ^ P-3在台灣:從由空軍電戰機到海軍反潛機,全球防衛雜誌, 2005年8月. [201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9). 
  5. ^ 中華民國空軍:單位沿革, 2013年10月. [201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6. ^ 最後一架將抵台 P-3C七月成軍. 2017-03-22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9). 
  7. ^ 【隊徽圖誌】空軍第六混合聯隊 制敵機先.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30). 
  8. ^ 歷史沿革.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1). 
  9. ^ C119運輸機服役39年除役. [2024-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9). 
  10. ^ 60億元軍機 首次開放媒體空拍. [2012-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