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秦裕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秦裕瑗
出生1924年5月4日
江苏扬州
逝世2021年6月7日
国籍中国
母校上海大同大学 数学系1950.7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
机构武汉钢铁学院

奥地利 Graz 技术大学 数学研究所 波兰 Selisian 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武汉建材工业学院 华中理工大学 武汉测绘学院 上海同济大学

中国运筹学会

秦裕瑗(1924年5月4日—2021年6月7日),男,江苏扬州人,中国运筹学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武汉钢铁学院教授,中国运筹学会常务理事。[1][2]

著作[编辑]

  • 《初等组合最优化论(下册)》秦裕瑗,邓旭东 著, 科学出版社, 2018-08, ISBN 9787030528308
  • 《初等组合最优化论(上册)》秦裕瑗,邓旭东 著, 科学出版社, 2017-09, ISBN 9787030528292
  • 《离散动态规划与Bellman代数》 秦裕瑗 著, 科学出版社, 2009-01, ISBN 9787030237347
  • 《运筹学简明教程》秦裕瑗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Springer 出版社联合出版,2000年10月.
  • 《Optimum Path Problems in Networks》,秦裕瑗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 《嘉量原理——有限型多阶决策问题的一个新处理》,秦裕瑗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 《一元代数方程纵横,》秦裕瑗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

译著[编辑]

  • 《微积分题解》[德]W.戴根,K.包美尔,上、下两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数学》 [德] R. Rothe: HOHERE MATHEMATIK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第二卷 (与邓立生合作),1962
    • 第三卷 1963
    • 第四卷 (有三个分册) 1965       

论文[编辑]

  • The Busacker-Gowe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纪念数学家 Erdos 论文集》1998.
  • 算法的发现(IV)——论组合优化的特性清单,秦裕瑗 郑肇葆,《数学杂志》,18:4(1998), 421-7.
  • 算法的发现(III)---对称差(的)分解法的另一应用, 秦裕瑗 郑肇葆,《数学杂志》,18:1(1998), 76-80.
  • max-代数的扩充及其性质, 李桃生,秦裕瑗,《应用数学学报》,20:4(1997)593-9.
  • Symmetric-difference decomposition methods for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国际组合数学学术会议和夏季讲演会(合肥)》论文集1997.5.
  • 算法的发现(II)---对称差(的)分解法及其应用,《数学杂志》15:1 (1995),82-88.
    • 对称差(的)分解法及其应用 秦裕瑗, 1995 本文摹仿古典数学的导数,差分概念,在组合优化中建立枚举章法下的一个方法-对称差分解法,给出一个求解某些问题的一般模式。用它统一的地讨论组合最优化的六个基本图论问题,最短路问题,最小生成树问题,匹配问题,巡迥商问题,中国邮路问题和最大流问题,讨论表明,Bellman最优性原理,交错链,增值路等概念都是对称差分解法在具体问题中的自然结果,还表明,涉及上述六个问题的20多个著名定理都是定理4的具体推论。
  • 算法的发现(I)---组合最优化的一个基本方法,《数学杂志》,14:3(1994),4336-444.
  • 组合优化(II)---对称差分解法的又一应用,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19:1(1996),113-121.
  • 论组合优化(I)---一个公理系统,《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8:3 (1995),334-345.
  • 论优化问题的公理方法(V)---优化集合的代数表达式,《数学杂志》17:3 (1997),331-334.
  • 论优化问题的公理方法(IV)---有限改进算法与迭代算法,《数学杂志》17:3 (1997),325-330.
  • 论优化问题的公理方法(III)---多阶段决策问题,《数学杂志》,16:3 (1996),329-335.
  • 论优化问题的公理方法(II)---算法原理与六个基本算法,《应用数学(增刊)》(1996),9-12.
  • 论优化问题的公理方法(I) ,《应用数学》,9:3 (1996),261-265.
  • 论组合优化的一种公理框架(摘要),全国第五届组合数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4), p.41.
  • 决策论的两类判据,《管理工程学报》, 8:3 (1994), 167-172.
  • 发现产品结构优化问题的一般过程,《武汉科技大学学报》,19:3 (1996),372-6.
  • h阶关键路算法 秦裕瑗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4, 14(9): 32-39.
  • 论k阶最长路 秦裕瑗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4, 14(5): 20-26.
  • 优化路问题的代数方法---论动态规划(II),《应用数学》,7:3 (1994),410-416.
  • Bellman最优化原理---论动态规划(I),《应用数学》,7:3 (1994),349-354.
  • Bellman最优性原理—论动态规划(I)秦裕瑗 1994
  • 论算法的发展(I):组合优化的基本方法 秦裕瑗, 1994
    • π^(t)-集合表示具有规定性质π £1,000,000:对象的组合优化的问题XYZ是指L对于每一个π
  • 动态规划的表格结构 (II):关于网络中第一类最短路问题 秦裕瑗,1990
    • 本文讨论阶段数不确定、有限的情形。首先提出了三个有关代数结构的算法定理,使熟知的 Ford 算法,Gauss-Seidel 算法,Yen 第一、第二算法都是它们的特例。由于我们提出了 Yen 第三、第四算法,使得无回路网络中的问题,以及正网络中的 Dijkstra 算法的论证联成一线。而且,它们都可在前文(Ⅰ)所提出的表格上作数值计算。

参考资料[编辑]

  1. ^ 我校民盟盟员——秦裕瑗教授95岁寿辰座谈会召开. 武汉科技大学组织部. [2021-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8). 
  2. ^ 94岁秦裕瑗教授身许数学 教书育人不言退. 武汉晚报. [2021-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