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祈安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典型的太平清醮

祈安醮粵語:音「照」),又稱太平醮平安醮太平清醮太平福醮安龍清醮清醮清醮會打清醮清吉醮祈安清醮天醮春醮等,屬於的一類,是道教一個傳統儀式,亦是民間習俗,為答謝神明的庇護之恩,並且祈求風調雨順、五業興旺和地方平安[1]。在四川福建廣東香港台灣一帶特別盛行。[2] 在香港,太平清醮是村民酬謝神恩、祈求國泰民安的盛大儀式,又以依賴漁業和農業為生的村民最為著重。不少鄉村至今仍保留定期打醮的習俗,大部分清醮都稱為太平清醮,少數則稱為安龍清醮

太平清醮活動承傳了不少中國民間風俗及文化,近代的太平清醮更吸引了不少外來人士參觀,如:長洲太平清醮便成為長洲當地一年一度的的大型活動,每次均帶來大量攝影者、遊客,人潮都擠滿地方不大的長洲,街道變得水洩不通,每次也為當地商店食肆帶來一定經濟收入,近年更有紀念品發售。

大中華地區

[编辑]

香港

[编辑]
上水鄉太平清醮齋戒告示

香港的太平醮多以「太平清醮」命名,少數稱「安龍清醮」,據說源自清朝政府取消遷界令,村民可以重返故鄉後開始出現的宗教儀式。

太平清醮舉辦的日期有農業社區和漁業社區的分別,農業社區如新界的錦田鄉多在農曆十月、十一月舉行,而漁業社區如長洲,則在農曆四月、五月舉行。

太平清醮有很多儀式,不下二十種。雖說香港保存最古老的、最傳統、最正宗的儀式,但這麼多年下來,難免會受到時代的變遷而有所影響。

「取水淨壇」-以前「取水淨壇」時, 那些經道士作法保護過的「聖水」, 會分給村民,拿回家中飲用,以保平安。但是,發展到九十年代,這些用作浄壇的水,打醮過後,便會倒掉,不會再分給村民。原因很簡單,「聖水」取自河溪,但現在很多河溪都已受到污染,不宜直接飲用。

「神功戲」與「木偶戲」-另外, 有時候打醮時會演出「神功戲」或「木偶戲」。以前打醮多數演出「木偶戲」, 因為時人以為木偶為乾淨之物,有靈氣附體,適合人神共賞。但是「神功戲」論排場、論氣派、論氣氛,都比「木偶戲」優勝,所以如果經費充裕、場地寬敞時,都會選擇演出「神功戲」。

「行鄉」-「行鄉」好像拜年,即拜訪鄰村;亦有「賀醮」之舉,即鄰村於正醮日前來到賀。現在一些地方的打醮,已不再「行鄉」了。但也有例外,如某年廈村打醮,「行鄉」是從元朗行到屯門的, 歷時七小時之久!「行鄉」也是很熱鬧及富人情味的事, 七、八百人舞着一條金龍,到各村去問好,浩浩蕩蕩,場面實在壯觀。

打醮的長短也有不同,以前打醮,長短有所規定,第三日打醮謂之「正醮日」,由此亦知道甚麼時候是「賀醮日」,要前來到賀了。到時到候,各村依時配合,有次有序。現在打醮時間會縮短,四日五夜變成兩日三夜。儀式亦會相對減省,

喃嘸或道士是打醮的主角,但其實他們是不同的,喃嘸通常是師徒制的,各家喃嘸的規格不同,講究師承。道士通常是道觀訓練出來的,師承道觀。又因為對抗的是陰間的鬼怪,所以是中年男性,取其陽氣足定力夠。

「賀醮」,賀醮」時鄰村醒獅、舞麒麟前來到賀。一時鑼鼓喧天,醒獅、麒麟、金龍形態活潑,栩栩如生。三者各有代表,金龍代表主人家,亦即打醮的村落,醒獅及麒麟代表鄰村,但又親疏有別。醒獅、麒麟來時,每遇金龍,都要向金龍參拜三次,方為禮成,參拜期間,雙方交換禮帖。不同的醒獅,來自不同的村落,亦會互相行禮。三者,又各有大小之別。醒獅要向麒麟,麒麟不用向獅子行禮參拜,三者中,金龍位置最尊。

《太平清醮今昔比》 何志平

中國大陸

[编辑]

台灣

[编辑]
  1. 認為動工營造會擾動土地眾神,等竣工落成就要重新安鎮五方龍神,並押送煞神白虎煞離境。[23]源於在傳統漢人社會所流傳的通俗宇宙觀中,每座建築物都被視為一個小宇宙,每一塊土地都有神靈加以守護, 在廟宇之中的土地守護神稱為土地龍神,俗信若建造廟宇動土之時即會擾動龍神, 暫時破壞小宇宙之秩序。[24]
  2. 台灣地區派別異同:正一派(或稱道法二門、紅頭道士)所行的「安龍送虎」,通常安排於夜晚完成。而靈寶派(烏頭道士)則可舉行一日或半日,既有安鎮五方龍神天尊、插柳招祥,也會採用「煮油淨穢」的潔淨儀式。[23]
  3. 儀式進行前期準備(台灣北部正一派)[25]
    • 草席繪製:於全新草席上,以粉筆類之物,繪製上代表宇宙根源力量及宇宙根本 秩序的太極陰陽(日、月)、五行、先天八卦及洛書等圖像。
    • 米龍製作:在草席之上,以大量的白色精米以及香枝、碗匙、錢幣、鴨蛋和燈 燭等事物,舖排裝置出一條代表土地龍神的大型米龍。
  4. 儀式進行[26]
    • 首先由高功引領瞧主向五方土地龍神上香、獻酒。接下來,高功即施行淨壇及以水勳劍、勦雞、勳筆等動作;待諸法器皆勳淨之後,即取雞冠血,和以昧砂,以做米龍開光之用。
    • 高功袖中藏訣、腳踩七星置步,踏破藏於黑布中之瓦片,象徵破除諸邪煞。接下來,高功便分別為龍頭、龍耳、龍眼、龍鼻、龍口、龍鬚、龍身、龍爪、龍腳、龍鱗及龍尾等部位,一一開光,賦予米龍生命,使土地龍神得以降臨入駐。
    • 開光之後高功於壇前,誠心請眾龍神以及跟土地有關之神祇,例如:承天效 法后土皇靈地祇、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東、南、西、北、中)五方龍神 君、開天大聖盤古仙師等...。
    • 待諸神安座後向諸神說明來意,並進行三次獻酒禮,獻酒時須誠心向諸 神請罪,例如安龍奠土科儀本當中寫道「龍神歸位,禁忌還方,赦除冒犯之愆,大賜方來之慶,無往虔誠」表達了懺悔之意,祈求龍神歸位,消除凶煞邪祟。
    • 唸誦玉樞寶經中跟土地有關的土皇九壘咒。
    • 依序拜(東、南、西、北、中央)天尊以及(青、赤、白、黑、黃)龍神,每個方位皆有一張安鎮符命,類似於公文具有命令之意。
    • 高功會以桃枝做弓,以柳枝做箭射向五方,意為射死老鼠、白蟻、害蟲,因以前的房子多為木造,最害怕這些鼠、蟻、蟲,以這種方式來驅趕牠們。
    • 向五方撒五穀,以前農業社會五榖對於人民非常重要,撒一方就會說一句吉祥話,釘子則象徵為「出丁」意味著生男孩、零錢象徵財富。
    • 高功吩咐眾信徒到指定位置,高功持箭步罡,眾人須迴避,噤聲期間不得喊他人姓名,高功持箭,插生肉引白虎出去(有一個白虎像),放鞭炮、四聲 鑼後需靜默幾分鐘。
    • 送白虎同時將所有製作米龍的物品,包括鴨蛋(龍眼)、湯匙(龍耳)、錢幣(龍鱗)和蠟燭火(龍爪)等,五穀(玉米、紅豆、黑豆、稻子、喬麥)一起放入陶甕當中,埋到後院並以石板封住,象徵龍神重新安鎮於此,還需將瓦片以黑布包裹,踏破瓦片鎮煞。
  5. 醮壇藝術:在科儀進行之前,要先在內壇中央地面上排設「米龍」,更是特殊而少見的。[24]

朝鮮半島

[编辑]

韓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祈安醮.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2. ^ 太平清醮. 道教文化資料庫. [2018-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5). 
  3. ^ 大鵬所城太平清醮.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4. ^ 南社的斋醮.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广东省海丰县屿岭乡张氏百年传统七年一次的《太平清醮》
  6. ^ 獨特的惠來城「打火醮」 (PDF).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5-27). 
  7. ^ 周田二圣宫太平清醮.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8. ^ 西来庵的故事
  9. ^ 2008新庵太平清醮.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10. ^ 圆山慈悲娘娘太平清醮庆典[永久失效連結]
  11. ^ 龙川县车田镇太平清醮记实.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5). 
  12. ^ 英德曹主娘娘文化及其他.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5). 
  13. ^ 13.0 13.1 岭南的盘古崇拜群.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1). 
  14. ^ “三山国王”信仰的继发形态.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5. ^ 九月遊龍虎山感受道教太平清醮傳統民俗.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6. ^ 苏州市玄妙观.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7. ^ 馬鳴山‧平安醮」褒忠鄉鎮安宮-五年千歲文化節.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11). 
  18. ^ 埔里9萬人5天全素.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19. ^ 存档副本.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20. ^ [1]
  21. ^ 存档副本.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2. ^ <遊南投>埔里鎮作醮大拜拜
  23. ^ 23.0 23.1 李豐楙. 建醮. 全國宗教資訊網. 
  24. ^ 24.0 24.1 謝宗榮. 宗教藝術在道教醮典中的運用-以大龍峒保安宮癸未年三朝慶成福醮為例. 華藝圖書館. 2006. 
  25. ^ 蕭進銘. 連接根源、重建秩序及對於土地的懺謝:台灣道教「奠土」儀式的「土地觀」及其現代意涵.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07. 
  26. ^ 蕭進銘. 連接根源、重建秩序及對於土地的懺謝:台灣道教「奠土」儀式的「土地觀」及其現代意涵. 華藝線上圖書館. 2007. 
  27. ^ 제11회 고강동 선사유적 고유제천 의례봉행.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連結

[编辑]
香港各地太平清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