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磷酸丙糖异构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磷酸丙糖异构酶
磷酸丙糖异构酶的侧视图,活性部位位于顶端的中心。
标识符
酶学委员会编号(EC编号)5.3.1.1
CAS号9023-78-3
数据库
集成关系酶学数据库(IntEnz)IntEnz总观
不伦瑞克酶学数据库(BRENDA)英语BRENDABRENDA进入
专家蛋白质分析系统(ExPASy)英语ExPASyNiceZyme总观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KEGG进入
元代谢途径数据库(MetaCyc)英语MetaCyc代谢途径
PRIAM酶功能特异性谱英语PRIAM enzyme-specific profiles谱档案
蛋白质数据库(PDB)结构结构生物信息学研究合作实验室PDB PDB欧洲 PDB概述
基因本体(GO)AmiGO / 快速GO
搜索
公共医学中心(PMC)文章
公共医学数据库(PubMed)文章
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蛋白质

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通常简称为TPI或TIM)是一种,能够催化二羥丙酮磷酸和D型甘油醛-3-磷酸,這兩種丙糖磷酸异构体之间的可逆转换。

磷酸丙糖异构酶在糖酵解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有效的能量生成是必不可少的。磷酸丙糖异构酶被发现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包括哺乳动物昆虫真菌植物和大多数细菌中。但也有一些不进行糖酵解的细菌,如尿枝原体属则缺乏该酶。

结构

[编辑]
磷酸丙糖异构酶结构的侧面图。

磷酸丙糖异构酶是由两个相同的亚基所形成的二聚体;每一个亚基都含有250个左右的氨基酸残基。每个亚基的三维结构中都包含位于外部的8个α螺旋和位于内部的8个平行β链。这样的一种结构花样被称为αβ桶或TIM桶,是目前观察到的最为普遍的一种蛋白质折叠方式。该酶的活性位点位于“桶”的中心,其中一个谷氨酸和一个组氨酸参与了催化反应进程。活性位点附近的残基序列在所有已知的磷酸丙糖异构酶中都很保守。

疾病

[编辑]
磷酸丙糖异构酶
代号 TPI1 TIM
遺傳學資料
基因座 Chr. 12 p13
資料庫連結
EC編號 5.3.1.1
Entrez 7167
OMIM 190450
RefSeq NM_000365
UniProt P60174

如果人体缺乏磷酸丙糖异构酶,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紊乱,该病症被称为磷酸丙糖异构酶缺乏症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