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 |
---|---|
博物馆外观 | |
成立日期 | 2010年12月31日 |
开放日期 | 2009年05月18日 |
地址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涪陵区白鹤梁大道二段185号 |
坐标 | 29°42′53″N 107°23′14″E / 29.71477°N 107.38734°E |
類型 | 水下遗址博物馆 |
馆藏规模 | 140件(套) |
面积 | 8433平方米 |
所有者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地图 | |
![]() |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涪陵区城北,是一座水下遗址博物馆,机构上隶属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博物馆展览区域淹没于长江之下40米,通过91米长的电梯与地面相连,水下则展示素有“水下碑林”之称、历史跨越1200年的白鹤梁石刻。作为全球范围内第一座无需潜水即可在原址参观文物的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屡获国内外工程及文物保护方面的奖项,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历史
[编辑]白鹤梁原是长江中的一个天然石梁,旧称“巴子梁”,随着长江的冲蚀现已被分为数段。由于白鹤梁的题刻能追溯到唐代的广德二年(764年),留存至今的石刻历史年代则横跨北宋开宝四年(971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63年,记载了自唐代1200年以来72条枯水记录,以及历代若干文字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水文及艺术价值,被称为“水下碑林”。[1][2]
1994年,随着三峡大坝修建工程的启动,当地的水平面将上涨至完全淹没白鹤梁石刻。为保护文物,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修润提出了采用“无压容器”方案修建一座水下博物馆供游客参观的方案,并在2002年得到重庆市人民政府召开的专家认证会的认可,以及国家文物局的批准[3]。2003年2月13日,白鹤梁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正式开工,历时6年建设完成。2009年5月18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开馆。[1][4]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个水下遗址博物馆,素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其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亦被认定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水情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5][6]。在国内外,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以及菲迪克工程项目奖优胜奖等荣誉。[7]
建筑
[编辑]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全馆建筑面积4833平方米,占地11333平方米。建筑内分地面陈列馆和水下参观区两部分,展陈面积4580平方米[5][6]。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水下参观区淹没于长江水下约40米,采用“无压容器”法对石刻进行保护,具体方法是通过在白鹤梁原址建立密闭容器,往其中灌入过滤后的清水,从而使保护容器的内外压力平衡。相比于意图完全将石刻于长江水隔绝的“水晶宫”方案来说,无压容器法极大提升了保护容器的稳定性,还降低了建设的成本;此外,该方案辅以耐腐蚀材料保护、不燃电缆材料、内部LED光芯照明系统、水下循环水系统和动态检测系统等,确保石刻在水下的观赏性稳定性。同时,容器中间开辟了一条供游客参观的廊道,以91米长的电梯与地上展区相连,科考人员亦可身着潜水服进入其中进行近距离考察。[4][8][9]
展览
[编辑]博物馆的地面陈列馆分为序厅、展厅和科普互动区,其中展厅共有四个主题,分别是“生命之水——世界大河文明中的水文观测”“长江之尺——白鹤梁题刻的科学价值”“水下碑林——白鹤梁题刻的人文价值”和“三峡明珠——世界首座遗址类水下博物馆”,通过历史沿革、水利意义、人文底蕴和保护历程四方面介绍白鹤梁及博物馆。地面展厅还主要展览一些无法就地保护的石刻图片与拓片。[5][10]
水下参观区则由斜坡廊道、水平廊道和参观廊道组成。斜坡廊道即为长91米的电扶梯,游客在乘坐扶梯下到水下的过程中,能通过声光电技术观赏到水下复原场景;水平廊道长150米,其内通过展板及多媒体展览的形式展示长江鱼类及船舶文化知识;参观廊道则通过一个宽约1米、厚约0.5米的钢制舱门与水平廊道连接,为60米长的环形走廊,内部通过23个圆形观察窗,对游客展示淹没水中的白鹤梁实况。[5][10]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第一站:白鹤梁水下博物馆_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涪陵区人民政府. 2025-04-28 [2025-07-03].
- ^ 听文物讲故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江下探寻千年瑰宝. 新华网. 2024-05-13 [2025-07-03].
- ^ 刘兴亮. 白鹤梁水下题刻博物馆:因三峡工程沉于江底. 中国新闻网. 2013-08-23 [2025-07-04].
- ^ 4.0 4.1 探访葛修润院士抢救三峡库区白鹤梁题刻心路历程. 科学网. 2011-01-06 [2025-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 5.0 5.1 5.2 5.3 中国水利博物馆.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浙江省水利厅. 2020-11-26 [2025-07-03].
- ^ 6.0 6.1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 2023 [2025-07-05].
- ^ 李洋.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长江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中国水利. 2024-09-24 [2025-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2).
- ^ 申潇.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蒋锐:千年水文的当代守护. 央视网. 2025-05-18 [2025-07-03].
- ^ 葛修润. 白鹤梁古水文题刻——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址水下保护工程 (PDF).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25-07-05].
- ^ 10.0 10.1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1-12-23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