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贤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贤才
全国政协委员
任期
1983年6月—2003年3月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34年11月
上海市
逝世2025年5月1日(2025歲—05—01)(90歲)
江西省南昌市
籍贯江西九江
政党九三学社
母校山东大学医学院
职业医学翻译家

王贤才(1934年11月—2025年5月1日),江西九江人,中国医学翻译家,曾任《江西医药》主编,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

生平

[编辑]

1951年从江西九江同文中学考入青岛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毕业后,分配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医院工作。[2]1957年调入北京丰台铁路医院。1958年在反右运动中被补定为“右派份子”,医院也被搬到内蒙古呼和浩特[3]。后又陆续遭遇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冲击,但一直致力于《希氏内科学》的翻译工作。1982年10月,5分册率先问世。1984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学翻译特别奖”。1991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

1985年任《江西医药》杂志主编,并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86年,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监察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监察厅特邀监察员。[5]

1985年加入九三学社,历任九三学社江西省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江西省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1995年,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王贤才等4人提出《关于尽快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的提案》。1995年5月1日,全国正式实行双休日制度。[6]

2025年5月1日晚8时在江西南昌逝世,终年91岁。 [7]

出版物

[编辑]
  • 《希氏内科学》(1982年)
  • 《英中医学辞海》(1989年)
  • 《临床药物大典》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中外名人研究中心 (编). 中国当代名人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53. ISBN 7208011982. 
  2. ^ 秦国生, 胡治安主编.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 政纲, 人物.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 790. ISBN 9787209007221. 
  3. ^ 王贤才. 我与《希氏内科学》. 青岛大学新闻网. 2018-12-24. 
  4. ^ 王贤才事迹. 九三学社. 
  5. ^ 中国民主党派江西省地方组织志. 江西省新闻出版局. 2001: 419. ISBN 7-80122-655-0. 
  6. ^ 赵实; 汤琪. 全国政协这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探索中国改革之路. 澎湃新闻. 2019-11-08. 
  7. ^ 刘佳妮 (编). 著名医学翻译家王贤才逝世,系最先提出建立“双休日”制度的委员. 新京报.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