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天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王灵官
北京白云观灵官殿

王天君,又稱王天靈官隆恩真君豁落靈官王天君太乙雷聲應化天尊玉枢火府天将 等,是道教镇守山门之神,雷部、火部天将及护法神,是道教中極具威力的護法神祇,为道教诸多护法神中最受崇奉者之一,相当于佛门护法神韦驮菩萨以來,道教宫观常以王灵官为护法神道观内或山门前塑其像,通常以怒目圓睜、三目(額間有一目) 紅臉、披紅甲、足踏風火輪、一手持金鞭一手掐「靈官訣」,或稱為「通天指」,意指可以上達天庭。專責驅邪捉鬼、守護壇場、助道斬妖。

扶鸞的信眾則時常稱之為王恩主,與關帝君呂祖師岳鄂王張灶君、合稱為「五恩主」。在《豁落靈官靈應真經》中,他被稱為「怒目恩主」,兼具威猛與慈悲,這種二元特質在道教護法神中頗為常見,既能嚇阻邪祟,也能安撫信眾。

師徒奇緣:靈官歸道的轉化故事

根據明代鄧志謨《薩真人得道咒棗記》的記載,王靈官本為湘陰地方山神,卻因貪戀血食、索取人牲而觸怒薩天師。薩天師於是施雷法焚其廟宇,制其妖行,王靈官不服,乃化身跟隨其後,暗中觀察其行止。十二年後,靈官為薩天師的道行與品德所感,最終誠心拜師學道,從此成為守護正道的神將。

這個故事象徵著邪轉正、惡歸善的轉化過程,不僅賦予王靈官正統神格,也突顯薩天師作為宗師的教化力量。在中國民間故事中,此類「誅妖而收為部將」的敘事模式屢見不鮮,既強化了道教神系的整體結構,也深化了信仰中的倫理價值。

薩天師的雷法傳承與道教宗派

薩守堅,尊稱薩天師,是唐代著名的道教人物,被譽為道教「六大祖師」之一,尤其擅長雷法與符籙咒術。他創立了西河派,強調道法、雷法與內丹三者並修,主張透過內煉修真達到通神明、御鬼神的層次。薩天師的修煉系統融合自然觀察與身心修行,其雷法據說能請雷神施法、役使雷部神將來禳災解厄、呼風喚雨。

《豁落靈官靈應真經》中記載了「薩公咒」,顯示薩天師在王靈官神系中的重要地位與影響。這些咒語強調其役雷之能與仙師身份,也暗示他在扶正祛邪、誅殺妖邪中具有權威性。雖然今日民間信仰中薩天師的廟宇已相對稀少,但其在法派中的影響力仍透過雷法、密咒等方式延續至今。

《豁落靈官靈應真經》經文架構與三教融合的宗教語境

《豁落靈官靈應真經》的結構完整,分為開經偈、咒語、經文、寶誥與迴向文。其內容不僅有道教典型的符籙咒語,亦融入佛教的開經偈與終經迴向,並在寶誥中呈現出對天、地、人、神靈的多層致敬。從文本風格來看,顯示出佛道融合、三教交參的深厚基礎。

這類經文不僅是靈官信仰的宗教實踐工具,也是道教神學與儀式文學的代表。寶誥部分對王靈官的稱謂如「九天遊奕使者」、「金鞭伏魔大天君」等,不僅彰顯其神職地位,也建構了神祇的榮耀敘事與威靈權能。

《豁落靈官靈應真經》現代運用與信仰再詮釋

當代信眾在壇場課誦、禮斗科儀中常使用此經,不僅用於祈安、除煞,更作為靈修的文本。部分宮廟還會以此經引靈官降乩、護壇、開示、甚至降筆寫經,象徵經文不僅具備誦唸價值,也具有媒介神明與人間溝通的靈性功能。

在現代社會,即便科學與理性主義主導公共話語,但民間信仰中的靈官信仰仍頗具生命力。不少人仍相信透過誦經與供奉靈官可保護家庭平安,特別是在一些涉及靈異、風水、建築開工等場合,更常見王靈官的神像與符籙出現,成為人們面對不確定性的重要依託。

靈官之道,道中有情

王靈官與薩天師的故事,是道教文化中充滿寓意的神話敘事,不僅呈現出道教對「正氣」與「教化」的重視,也展現了神明間的傳承與人神關係的轉化。透過經文、咒語與神話的結合,這些信仰實踐構成了華人民間宗教中深層的文化邏輯與情感連結。

各地奉祀廟宇

[编辑]

由於奉祀王靈官的殿堂一般都在道觀山門處,因此道教徒進山門後首先朝拜王靈官。只有福建地區民眾有稱王靈官為天將而專為其建廟,稱天將廟。王靈官神誕之日在六月(或作六日、十三日、十五日、十六日、廿三日、廿四日等),道教徒進廟奉祀王靈官的連綿不絕。

北京

[编辑]
  • 白雲觀靈官殿,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白雲觀街白雲觀內,供奉的就是王靈官,同時靈官殿還是一個鄉鎮名、一個村名。

香港

[编辑]

每年農曆6月23日為「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寶誕」,嗇色園道侶均會舉辦賀誕科儀,感恩王靈官天君鎮守仙祠。

新界

[编辑]
  • 雲泉仙館位於新界北區打鼓嶺坪洋村坪輋路188號,館內大殿前方建有靈官殿供奉王靈官。
  • 南涌協天宮位於位於香港沙頭角荔枝窩南涌。供奉關帝、張仙、王靈官等。
  • 蓬瀛仙館護法寶殿建於三聖大殿之前,是蓬瀛仙館供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的殿宇。此殿的獨特之處是建築於連結東齋與西齋的天橋之上,使到寶殿能夠凌空而起,與背後的三聖大殿成水平高度,更顯王靈官鎮館護法的威嚴。不過各位要注意的是,平常護法寶殿是不會對外開放的,各位可以在樓梯處向上遙望。
  • 靈渡寺,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靈渡山下,供奉佛教三寶佛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韋馱殿之外,還有道教之呂祖仙師 ,斗姆、 王靈官 、關聖帝君等殿壇。
  • 青雲觀,位於屯門青山東麓的青山禪院內,是香港現存最早的道場,主神為斗姆,亦有供奉觀音菩薩、三帝、呂祖、王靈官、彌勒、朱立天君、濟公、關帝、泰國佛。
  • 青松觀,位於屯門青松觀路青新徑8號,頭門樓上設有靈官殿。

九龍

[编辑]
  • 省善真堂是香港九龍最大規模的道觀,為慈善道佛宗教團體,位於九龍塘律倫街7-8號。「省善真堂中西醫診所」位於九龍城賈炳達道。內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的殿宇
  • 黃大仙祠 (香港)靈官殿建殿工程於2011年完成,王靈官造像以脫胎漆製,身高2.6米,手執金鞭,腳踏鰲魚。殿堂蓋以黃琉璃瓦,飾以青石龍柱,殿內更刻有由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所題的「道」字。每年農曆6月23日為「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寶誕」,嗇色園道侶均會舉辦賀誕科儀,感恩王靈官天君鎮守仙祠。

香港島

[编辑]
  • 太上老君廟位於柴灣新廈街第四座對面 4289號地段,廟內有供奉王靈官。

臺灣

[编辑]

文學作品中的刻畫

[编辑]
  •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王靈官曾使鞭相敵,雙方戰得不分上下。

參考資料

[编辑]

參見

[编辑]
  1. ^ 1.0 1.1 宗教說什麼?. 2025-05-05 [2025-05-0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