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丕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丕煥(1879年—1933年?),又名培煥燦章,一說焯章[1]河南陈州人,[2]中华民国军事人物。

生平

[编辑]

王丕煥於光緒五年(1879年)出生[3],起於河南陳州府,爲淮寧縣人,父名鳳岐[4],大伯(一說嗣父)爲袁世凱心腹王鳳岡[5]。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春,考取河南官費留學日本之資格,先入成城學校完成預科學業,繼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騎兵科學習[6],與潘矩楹傅良佐陳文運蔡鍔等爲同期同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秋,王丕煥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骑科毕业。归国后,他任北洋速成武备学堂教习,未兩年即升馬兵科科長[7]。辛亥革命时,任清朝新军第十镇二十九协骑兵营长,驻防开封。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2月26日,王丕焕获授陆军少将。1912年12月,他任河南都督府军政司长。[8]1916年10月随蒋雁行来到绥远。蒋对其颇倚重,让他任绥远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及绥东剿匪司令。1917年5月22日,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17年5月28日,趁绥远都统蒋雁行赴京参加督军团会议,伙同卢占魁杀害了绥远都统署副官长、代理都统张凤朝,篡夺了绥远都统权力。6月4日他宣布绥远独立。[9]徐州通电反对共和,请“张大帅”(辫子军的张勋)即日召集会议,解决国体问题”。张勋于7月1日,在京拥立溥仪复辟,任命他王丕煥为署理绥远都统。王丕煥接到上谕,发出了“率同归绥道尹申葆亨、绥西镇守使褚恩荣暨文武各员望阙叩头,仰答鸿庥,伏乞皇上圣鉴”的电报;同时通令各机关商店悬挂大清龙旗庆祝。并在都统署西辕门外也搭起彩棚,把旧城戏园的千二红、二庆旦、飞来凤等诸艺人调来,演唱了三天晋剧。王丕焕自称绥远将军。7月12日,张勋垮台,王丕焕见势不妙,仓皇潜逃。重当国务总理的段祺瑞根据王丕焕那份“伏乞皇上圣鉴”的电报,派北洋陆军第一师师长蔡成勋来绥远查办附逆案,并接任绥远都统。[10]

后来,他投身奉军。1925年任直隶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驻天津(当时的直隶督办为李景林)。[11]1925年9月26日,他获授陆军中将。1925年底郭松龄倒奉,李景林整编部队,他任新直军第四军军长。[12]1927年时,他在彰德警备司令任上,被陈修夫率部包围,强令出走。[13]此后其生平不详。陳予歡《中國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將帥錄》認爲其於民國二十三年(1933年)病逝於天津日租界[1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張爾傑《民國時期綏遠歷屆執政者》,《呼和浩特文史資料》第10輯,第10页
  2. ^ 文史资料选辑(49),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3. ^ 《河南淮寧縣監生王丕煥爲原領股票毀失不記號數並送保結懇請補發執照俾得請獎事的呈(附保結)》,光緒三十二年五月廿八日,遼寧省檔案館藏,JC011-02-001-121576-000013。光緒三十二年時,王丕煥年二十七歲,是故可推知。
  4. ^ 《河南淮寧縣監生王丕煥爲繳股票執照及部飯照費正項銀兩由監生請獎從九品雙月選用事的呈(附王丕煥三代姓名清單)》,光緒三十二年五月廿八日,遼寧省檔案館藏,JC011-02-001-121576-000014。
  5. ^ 董洪亮《民國前期總統制度研究(1912-1928)》,河南:大象出版社,2012年,第103頁
  6. ^ 河南省教育志編輯室《河南教育資料彙編—民國部分》(咨藩司遵院札準駐日本大臣咨各省按照學費預算表冊數目匯東文),第245页
  7. ^ 駱寶善、劉路生主編《袁世凱全集》(第16卷),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496页
  8. ^ 郭卿友主编,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
  9. ^ 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
  10. ^ 文史资料选辑第149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11. ^ 刘立勤,奉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
  12. ^ 古蓨孙 编,乙丑军阀变乱纪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187页
  13. ^ 辛亥革命中被忽略的大人物,攸州网,2011-8-4. [201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4. ^ 陳予歡《中國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將帥錄》,廣東:廣州出版社,2013年,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