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尔古穆列什
特尔古穆列什 | |
---|---|
坐标:46°32′59″N 24°33′35″E / 46.5497°N 24.5597°E | |
国家 | ![]() |
县 | 穆列什县 |
面积 | |
• 总计 | 49.3 平方公里(19.0 平方英里) |
人口(2007年) | |
• 總計 | 145,943人 |
• 密度 | 2,960人/平方公里(7,667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EET(UTC+2) |
• 夏时制 | EEST(UTC+3) |
特尔古穆列什(羅馬尼亞語:Târgu Mureș,德語:Neumarkt am Mieresch,意思為穆列什河畔诺伊马克特)是罗马尼亚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穆列什县的一座城市,位于穆列什河畔,面积49.3平方公里,人口约14.6万(2006年),其中匈牙利人约占一半。
名称与词源
[编辑]
Târgu Mureș 的现用罗马尼亚语名称与匈牙利语 Marosvásárhely 含义相同,均意为“马罗什河上的市场”(Mureș 即马罗什河)。其中,罗马尼亚语中的 “târg” 意为“市场”,匈牙利语 “vásárhely” 也意为“市集地”。当地匈牙利人常简称 Marosvásárhely 为 Vásárhely。
耶稣会神父马尔顿·森蒂瓦尼(Márton Szentiványi)在其1699年用拉丁文撰写的著作《Dissertatio Paralipomenonica Rerum Memorabilium Hungariae》中首次提及该地名为 Asserculis,并解释为 “Asserculis, hoc est Szekely Vasarhely”,即“这就是 Székely Vásárhely”。该著作将这一称谓追溯至1230年。[1][2]
他在1702年的另一部著作《Curiosiora Et Selectiora Variarum Scientiarum Miscellanea》中也再次提及 Asserculis 一名。[3]
1332年,该城市在教皇登记册中以拉丁语 “Novum Forum Siculorum”(锡凯伊人的新市场)被提及;1349年文献中则以 “Székelyvásárhely”(即今 Marosvásárhely 的前身)为名。[4]
在1616年,特兰西瓦尼亚王公加布里埃尔·贝特伦(Gabriel Bethlen)正式将该地命名为 Marosvásárhely,并提升为皇家自由城市。[5]
早期罗马尼亚语名称还有 Oșorhei、Mureș-Oșorhei、Târgul-Mureșului 等;德语则称其为 Neumarkt am Mieresch,意为“马罗什河畔的新市场”,也简称为 Neumarkt 或 Marktstadt,在特兰西瓦尼亚萨克森方言中称为 Nai Mark 或 Nai Muark。[6]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王国,城市一度称作 Oșorheiu,至战间期普遍改称 Târgu Mureș。1953年拼写改革后曾改为 Tîrgu Mureș;1993年再度拼写改革,将“î”恢复为“â”,自此该地正式拼写为 “Târgu Mureș”。
历史
[编辑]





该城市最早见于1332年教皇档案,以拉丁语“Novum Forum Siculorum”记载,意为“新锡凯伊人集市”;1349年又以“Székelyvásárhely”(锡凯伊人集市)之名出现在匈牙利文献中。[來源請求]
1332年前,一座多明我会教堂位于现今堡垒教堂位置,但在蒙古入侵欧洲时被毁。约1332年,方济各会在此以哥特式风格新建了教堂。[7]
1405年,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授予城市集市权。自1439年起,该地共举办特兰西瓦尼亚议会36次。1470年,马加什一世授予该市司法特权;1482年宣布其为皇家城市。[8]
1492年,伊什特万·巴托里亲王对当地修道院实施军事加固。1506年,帕尔·托莫里率军遭到反对征税的锡凯伊人击败。1557年,创建了改革宗学院,是特兰西瓦尼亚最早的匈牙利学校。1571年,约翰·齐格蒙德·萨波尔亚领导的议会接纳包括一位论派教会在内的讲道自由。
1600至1601年,鲁道夫二世派乔治·巴斯塔围攻该市,致使堡垒毁损。1602年,博尔绍什·陶马什市长建议重建,最终于1614–1653年间完成。1603年,塞凯伊·摩西短暂收复特兰西瓦尼亚,并访问该城。1616年,该市获加博尔·白特伦封为“Maros-Vásárhely”,成为自由皇家城市。[9]
1658年,奥斯曼帝国及鞑靼军焚毁该城并掳走三千人。1661年,在土耳其施压下,米哈伊·阿帕菲当选特兰西瓦尼亚亲王。1662年,土军失管导致市区大火。1687年,遭德军摧毁;1704年库鲁克起义军占据堡垒,1706年被奥地利军收复。1707年4月5日,拉科齐·费伦茨二世在此加冕。同年爆发瘟疫,致死三千五百人,1709、1719、1738–1739年均有反复。[9]
1754年,该市成为特兰西瓦尼亚公国最高法院所在地,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1802年,萨缪尔·特莱基创建特莱基-鲍尧伊图书馆,开放四万册藏书。[10]
阿夫拉姆·扬库在成为1848年革命领袖前,曾在此执业。1848年11月4日,奥军击败锡凯伊守军并夺城。1849年1月13日被托尔奈少校部队收复;7月30日,裴多菲·山多尔与约瑟夫·贝姆从此启程前往谢吉什瓦尔战役,8月2日该市再次被卡尔·冯·乌尔班夺回,标志战事结束。
1854年,三名锡凯伊烈士于邮政草原遭处决,自1874年起立碑纪念。1861年成为马罗斯塞克首府,1876年改设马罗斯-托尔达县。1880至1907年间,市区先后立贝姆、科苏特、拉科齐二世塑像,后在1919–1923年间被拆除。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城市外观显著变化。1913年,在市长贝尔纳迪·久尔吉主政下,建成文化宫与市政厅。[來源請求]一战后随特兰西瓦尼亚并入罗马尼亚,并改名“特尔古穆列什”;原有89%匈牙利族人口比例在20世纪后期逐渐下降。
1940至1944年,依据第二次维也纳仲裁重归匈牙利王国,德国占领后设有犹太人隔都。1944年10月归属罗马尼亚。1944年11月12日,苏军弗拉迪斯拉夫·彼得罗维奇·维诺格拉多夫将军因马纽卫队屠杀事件驱逐罗方政府,直至1945年3月彼得鲁·格罗查政府成立才重掌权力。[11]
战后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实施工业化政策,重塑城市面貌。1950–1968年间,特尔古穆列什为匈牙利人自治区首府(后改名为“马罗斯-匈牙利人自治区”)。1959年9月7日,乔治·乔治乌-德治与基武·斯托伊卡视察城市,决定工业区选址于山丘而非穆列什河谷地。[來源請求]
1990年3月,该市爆发特尔古穆列什种族冲突,是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后最大规模的族群暴力事件之一。
进入21世纪后,多家投资企业入驻,带动经济复苏。2020年,佐尔坦·索什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当选市长,是20年来首位当选的匈牙利族市长。
地理
[编辑]该市位于穆列什河谷地,城市中心的堡垒教堂建于14世纪,城市从此地向外延展,总面积为49.3平方公里(19.0平方英里)。特尔古穆列什处于历史上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中心,地处特兰西瓦尼亚平原、穆列什谷和尼拉日谷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海拔为330米(1,080英尺)。
城市分布于穆列什河两岸,但主要城区与大多数住宅区集中在左岸。科尔内什蒂高原(匈牙利語:Somos-fennsík)是市内的最高点,海拔465米(1,526英尺),坐标为:46°33′11″N 24°35′54″E / 46.5531°N 24.5984°E。
特尔古穆列什与以下城市的直线距离如下:
- 337公里(209英里) — 布加勒斯特
- 475公里(295英里) — 基希讷乌
- 480公里(300英里) — 贝尔格莱德
- 515公里(320英里) — 布达佩斯
- 598公里(372英里) — 索菲亚
- 845公里(525英里) — 基辅
该市周边为以下乡村和行政单位环绕:穆列什圣乔治(Sângeorgiu de Mureș)、利韦泽尼(Livezeni)、穆列什圣塔纳(Sântana de Mureș)、穆列什圣克劳(Sâncraiu de Mureș)、科伦卡(Corunca)、克里斯泰什蒂(Cristești)以及乔阿舒·德·坎皮耶(Ceuașu de Câmpie)。此外,穆列什市还直接管辖两个村庄:穆列什尼(Mureșeni,匈牙利语:Meggyesfalva)和雷梅泰亚(Remetea,匈牙利语:Remeteszeg)。
以下为该市与罗马尼亚主要城市之间的铁路和公路距离:
- 布加勒斯特:铁路448公里(278英里),公路330公里(210英里)
- 布拉索夫:铁路282公里(175英里),公路168公里(104英里)
- 康斯坦察:铁路642公里(399英里),公路548公里(341英里)
- 克卢日-纳波卡:铁路127公里(79英里),公路101公里(63英里)
- 雅西:铁路505公里(314英里),公路310公里(190英里)
- 锡比乌:铁路189公里(117英里),公路112公里(70英里)
- 蒂米什瓦拉:铁路344公里(214英里),公路327公里(203英里)
气候
[编辑]特尔古穆列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干燥,冬季相对寒冷。冬季气温经常低于0 °C(32 °F),全年约有38天降雪,其中超过60天地面有积雪覆盖。夏季(6月至8月)平均气温介于18 °C(64 °F)至19 °C(66 °F)之间,极端高温可达36 °C(97 °F)。年均降水日数为143天,其中12月最为频繁(16天),而8月、9月与10月降雨最少,仅有8天。全市年平均气温为8.6 °C(47 °F)。
该市历史上记录到的最低气温为−32.8 °C(−27 °F),出现在1942年与1963年,最高气温为39 °C(102 °F),记录于1936年。
特尔古穆列什(海拔:320米或1,050英尺)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14.0 (57.2) |
19.0 (66.2) |
27.0 (80.6) |
32.5 (90.5) |
34.4 (93.9) |
35.3 (95.5) |
39.0 (102.2) |
38.5 (101.3) |
38.2 (100.8) |
31.5 (88.7) |
26.5 (79.7) |
18.3 (64.9) |
39.0 (102.2) |
平均高温 °C(°F) | 0.6 (33.1) |
3.6 (38.5) |
9.9 (49.8) |
16.0 (60.8) |
21.0 (69.8) |
23.7 (74.7) |
25.2 (77.4) |
25.2 (77.4) |
21.7 (71.1) |
16.0 (60.8) |
8.4 (47.1) |
2.4 (36.3) |
14.5 (58.1) |
日均气温 °C(°F) | −3.9 (25.0) |
−0.9 (30.4) |
4.5 (40.1) |
10.0 (50.0) |
14.8 (58.6) |
17.7 (63.9) |
19.0 (66.2) |
18.7 (65.7) |
15.2 (59.4) |
9.8 (49.6) |
4.2 (39.6) |
−1.1 (30.0) |
9.0 (48.2) |
平均低温 °C(°F) | −8.3 (17.1) |
−5.4 (22.3) |
−0.8 (30.6) |
4.0 (39.2) |
8.7 (47.7) |
11.7 (53.1) |
12.9 (55.2) |
12.3 (54.1) |
8.7 (47.7) |
3.6 (38.5) |
0.0 (32.0) |
−4.6 (23.7) |
3.6 (38.4) |
历史最低温 °C(°F) | −32.8 (−27.0) |
−32.0 (−25.6) |
−27.3 (−17.1) |
−7.5 (18.5) |
−1.6 (29.1) |
0.3 (32.5) |
4.6 (40.3) |
2.7 (36.9) |
−3.3 (26.1) |
−8.4 (16.9) |
−19.6 (−3.3) |
−25.9 (−14.6) |
−32.8 (−27.0)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31.0 (1.22) |
27.0 (1.06) |
27.0 (1.06) |
49.0 (1.93) |
73.0 (2.87) |
89.0 (3.50) |
84.0 (3.31) |
65.0 (2.56) |
45.0 (1.77) |
39.0 (1.54) |
35.0 (1.38) |
36.0 (1.42) |
600 (23.62) |
平均降水天数 | 15 | 12 | 13 | 14 | 13 | 13 | 11 | 8 | 8 | 8 | 12 | 16 | 143 |
平均降雨天数 | 5 | 6 | 11 | 13 | 13 | 13 | 11 | 8 | 8 | 8 | 10 | 8 | 114 |
平均降雪天数 | 11 | 8 | 3 | 1 | 0 | 0 | 0 | 0 | 0 | 0 | 4 | 11 | 38 |
数据来源1:Weatherbase.com[12] | |||||||||||||
数据来源2:Climate-data.org[13] |
人口
[编辑]
根据2021年罗马尼亚人口普查数据,图尔古穆列什人口为116,033人,相比于2011年罗马尼亚人口普查有所减少。[14]该市拥有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最大的匈牙利族城市人口,超过瑟芬图·乔尔盖、克卢日-纳波卡和奥拉迪亚。2002年普查首次显示匈牙利族在该市成为少数民族。
该市官方为双语城市,罗马尼亚语与匈牙利语同为官方语言,广泛应用于公共标识、教育、司法及行政事务;然而,在商业标识和广告中,通常仅匈牙利族拥有的公司使用双语标识。罗姆人占市人口的2.97%,显著低于他们在穆列什县中9.68%的占比。
民族社区
[编辑]1850年至2021年的人口民族结构演变:[15]
年份 | 总人口 | 罗马尼亚人 (%) | 匈牙利人 (%) | 德意志人 (%) | 犹太人 (%) | 罗姆人 (%) | 其他 (%) |
---|---|---|---|---|---|---|---|
1850 | 7,855 | 6.0 | 82.6 | 3.1 | 2.6 | 3.6 | 2.1 |
1869 | 12,678 | 5.2 | 88.9 | 3.5 | — | — | 2.4 |
1900 | 20,229 | 11.6 | 83.3 | 3.6 | — | — | 1.5 |
1910 | 25,517 | 6.7 | 89.3 | 2.4 | — | — | 1.6 |
1930 | 40,058 | 26.7 | 57.2 | 1.7 | 12.1 | 1.1 | 1.2 |
1966 | 86,464 | 28.3 | 70.9 | 0.6 | — | — | 0.2 |
1977 | 127,783 | 34.8 | 63.6 | 0.6 | 0.4 | 0.5 | 0.1 |
1992 | 164,445 | 46.1 | 51.4 | 0.3 | 0.1 | 2.0 | 0.1 |
2002 | 149,577 | 50.4 | 46.7 | 0.2 | — | 2.4 | 0.3 |
2011[16] | 134,290 | 51.9 | 45.2 | 0.2 | 0.1 | 2.4 | 0.1 |
2021[14] | 116,033 | 54.8 | 41.8 | 0.1 | 0.0 | 3.0 | 0.2 |
经济
[编辑]![]() | 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4年6月) |
目前,图尔古穆列什拥有8,500多家私人企业及若干家国有企业。[17]
该市的工业领域多元化,主要包括:
城市各区
[编辑]

罗马尼亚语名称 | 匈牙利语名称 |
---|---|
Centru(市中心) | Főtér(主广场) |
Dâmbul Pietros(1848) | Kövesdomb(1848) |
Unirii(位于穆列什河右岸) | Egyesülés(即原Benefalva和Hídvég村,位于穆列什河右岸) |
Rovinari | Ady Endre(以诗人阿迪·恩德雷命名) |
Aleea Carpați | Kárpátok sétánya(喀尔巴阡林荫道) |
Budai Nagy Antal | Budai Nagy Antal(15世纪匈牙利农民起义领袖) |
Gară(车站区) | Állomás |
Livezeni(并入城市的周边村庄) | Jedd |
22 Decembrie 1989(原称:7 Noiembrie) | 1989 December 22(日,即罗马尼亚革命纪念日,原称7 November) |
Tudor Vladimirescu | Tudor Vladimirescu(起义领导人,东西方名称一致) |
Răsăritului | Kikelet(意为“春天”) |
Mureșeni | Meggyesfalva(意为“樱桃村”) |
Substejăriș | Cserealja(意为“橡树林下方”) |
Cornișa | Párkány(意为“屋檐”或“边缘”) |
Valea Rece | Hidegvölgy(意为“冷谷”) |
主要景点
[编辑]宗教建筑
[编辑]
特尔古穆列什要塞教堂是该市最古老的教堂。历史记载显示,方济各会在14世纪中叶传入特兰西瓦尼亚后不久,修士便抵达此地。教堂的建设历时约一百年,包括修道院、礼拜堂、主教堂与钟楼。教堂于1400年至1450年间完工,原装饰有湿壁画,但在1557年被新教信徒接管后,壁画大多被移除。
由于16世纪宗教改革浪潮,该市方济各会势力衰退,其教堂与财产被新教信徒接管,修士被驱逐。约两百年后,在哈布斯堡王朝治下,他们重返城市,并于1777年在市中心建起新教堂与修道院,1802年增建钟楼。1971年修道院被拆,1972年在自由大街新建教堂。
18世纪初,市内修建了一座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教堂——圣若望洗者教堂,内部装饰精美,大祭坛由安东·舒赫鲍尔和约翰内斯·纳赫提加尔于1755年建成,侧祭坛绘画则出自米开朗基罗·昂特贝格之手。彩绘玻璃由格罗陶的图尔克公司于1898年制作。
大犹太会堂(Status Quo Ante)于1899至1900年建成,建筑设计由维也纳的雅各布·加特纳负责,匈牙利工程师保尔·索什主持施工。其中央圆顶庄重,内部设有底层314个、上层238个座位,2000年进行全面翻修。
信义宗在该市的发展与其创始人费伦茨·戴维密切相关。1557至1568年间,特尔达议会赋予宗教信仰自由,信义宗随之成为法定宗派。教堂本体建于1929至1930年,邻接1869年的旧礼拜堂。
其他景点
[编辑]

城市最初的城堡建于1492年,由特兰西瓦尼亚公爵斯特凡·巴托里下令修建。1602年至1652年间,在市长托马什·博尔绍什任内扩建完成。该城堡为五边形,围有防御墙与七座塔楼,其中五座以行会命名。奥地利军接管后成为军营驻地,18世纪后期还增建巴洛克式军事设施。现今的特尔古穆列什日活动中心即位于此,博物馆展馆设于1613年建成的门楼塔内。
特莱基-博洛伊图书馆由匈牙利伯爵特莱基·山穆埃尔于1802年创办,是特兰西瓦尼亚最重要的公共图书馆之一,藏书超过20万册,包括“特莱基图书馆”(4万册)、“博洛伊图书馆”(8万册)以及多所宗教学校、私人藏书等组成的“杂项收藏”。
旧市政厅建于1906至1907年,由马切尔·科莫尔与德热·雅卡布设计。建筑内部装饰融合哥特式建筑元素,尤其是星形穹顶与植物图案彩绘。主楼梯栏杆饰有仿蛇形雕刻,外立面以多彩乔纳伊陶瓷装饰,正立面三扇半圆形窗户即为双层高“荣誉大厅”所在。原设有描绘贝特伦·加博尔、拉科齐·费伦茨二世、科苏特·拉约什、费伦茨·戴克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玻璃画,现已遗失。
文化宫是该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由市长乔尔吉·贝尔纳迪推动建成,始建于1911年。外观为不规则矩形,融合匈牙利新艺术运动风格,外饰马赛克、雕像及匈牙利名人头像。正立面马赛克由圣多尔·纳吉绘制,玻璃艺术部分多由罗特·米克沙完成,风格强调平面感与垂直韵律。
从科尔内什蒂高地(匈牙利语:Somostető)可俯瞰整座城市。
文化
[编辑]
特尔古穆列什市中心坐落着著名的文化宫音乐厅,每周举办由特尔古穆列什国家爱乐乐团演出的古典音乐会。[18]
市中心另一侧则是特尔古穆列什国家剧院,剧院下设两个剧团:匈牙利语剧团“汤帕·米克洛什”(Tompa Miklós)与罗马尼亚语剧团“利维乌·雷布列亚努”(Liviu Rebreanu)。[19][20] 除了这两个主要剧团外,市内还有两个活跃的非主流小剧场团体:“Yorick工作室”(Yorick Studio)与“剧院74”(Teatru 74)。
该市还曾是半岛音乐节(Peninsula / Félsziget Festival)的举办地,该节日曾是罗马尼亚规模最大的音乐节之一。
政治
[编辑]市长
[编辑]政党 | 姓名 | 任期 |
---|---|---|
无党籍(由罗马尼亚匈牙利族民主联盟支持) | 佐尔坦·绍什(Zoltán Soós) | 2020年-2024年 |
多林·弗洛雷亚(Dorin Florea) | 2016年-2020年 | |
多林·弗洛雷亚 | 2012年-2016年 | |
多林·弗洛雷亚 | 2008年-2012年 | |
多林·弗洛雷亚 | 2004年-2008年 | |
PNȚ-CD | 多林·弗洛雷亚 | 2000年-2004年 |
多林·弗洛雷亚曾因涉嫌腐败被国家反腐败局调查三次。[21]他未在2020年参选连任。
在2016年市长选举中,弗洛雷亚以42.95%的得票率击败了绍什·佐尔坦(Soós Zoltán)的40.23%。[22]
2020年,绍什·佐尔坦赢得50.53%的选票,当选为市长,这一比例高于罗马尼亚匈牙利人民主联盟在市议会的得票率(44.57%)。得票第二名的候选人得票率为17.06%。[23]
市议会
[编辑]特尔古穆列什市议会共有23名议员:[24]
政党 / 市议会席位(得票率) | 2016年选举[22] | 2020年选举[23] |
---|---|---|
罗马尼亚匈牙利族民主联盟(UDMR/RMDSZ) | 10席(38.30%) | 11席(44.57%) |
国家自由党(PNL) | 6席(21.19%) | 4席(15.29%) |
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PSD) | 4席(16.84%) | 2席(7.43%) |
自由人民党(Partidul Oamenilor Liberi, 地方政党) | 3席(10.61%) | 2席(7.18%) |
亲罗马尼亚(PRO Romania) | — | 2席(7.16%) |
罗马尼亚人民运动党(PMP) | — | 2席(6.98%) |
2016年市政选举的投票率为50.87%,2020年则为45.92%。
教育
[编辑]![]() |
特尔古穆列什是罗马尼亚重要的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心。市内主要中学包括亚历山德鲁·帕皮乌·伊拉里安国家学院、乌尼雷亚国家学院,以及使用匈牙利语授课的博尧伊·法尔卡什理论高中。其中,博尧伊高中延续了1557年在特尔古穆列什创立的“Schola Particula”学堂的传统,以及18世纪初从沙罗什帕塔克迁来的改革宗学院传统。该校是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最早的改革宗教会学校之一,最初设于城堡中的方济各会修道院旧址,由Baranyai Decsi Czimor János、Tordai Ádám、Laskói Csókás Péter 等教师授课。
在1601年和1602年两次被焚毁后,学堂迁至现今高中所在位置的建筑。几个世纪以来,该地一直为改革宗学院与高中共用。学校现今的建筑外观形成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面向博尧伊广场的主雕像建于1908至1909年间,由建筑师Baumgarten Sándor设计,采用匈牙利“新艺术运动”(Secession)风格。
此外,特尔古穆列什还设有一所“艺术高中”(罗马尼亚语:Liceul de Artă;匈牙利语:Művészeti Líceum),创办于1949年。该校是县内音乐与视觉艺术教育的重要机构,为青少年提供系统的乐理、器乐(小提琴、钢琴、大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长笛、竖琴、小号、大号、长号、巴松管、单簧管、双簧管、圆号、打击乐器等)与美术课程。[25]
市内的主要高等院校包括:
- 特尔古穆列什医药科技大学(UMFST,1945年创立),设有医学、药学、工程与自然科学等多个院系;
- 特尔古穆列什艺术大学(1946年);
- 萨皮恩齐亚匈牙利大学(Sapientia University,2001年创办,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私立匈牙利语高等教育机构);
- 迪米特里·康坦米尔大学(1991年)。
-
UMFST 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及科学与文学学院
-
特尔古穆列什艺术大学
-
博尧伊·法尔卡什理论高中
-
乌尼雷亚国家学院
-
特尔古穆列什艺术高中
健康医疗
[编辑]![]() |

特尔古穆列什拥有发达的医疗系统,包括:
- 3 所综合医院:
- 特尔古穆列什县紧急临床医院(县内规模最大),设有11个专业科室;
- 默列什县心血管疾病与移植急救研究所;
- 默列什县临床医院,设有7个专业科室;
- 36 家医疗办公室;
- 9 家专科诊所;
- 超过 80 家药房;
- 提供救护车服务及SMURD(移动急救、复苏与营救服务)。
该市的医疗机构配备高效设备与高度专业化的医务人员,其中包括:县医院、区域单位级别的紧急县医院、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研究所、SMURD(其设立初期为全国试点项目),以及由罗马尼亚卫生部直接管理的心血管疾病与移植研究所。
特尔古穆列什的医疗服务辐射范围超出市域与县域。超过30%的特尔古穆列什县紧急医院住院患者来自其他县。
此外,特尔古穆列什还是罗马尼亚医学领域的重要高等学术中心。特尔古穆列什医药科技大学(UMFST)的医学与药学系设有多个专业领域,包括普通医学、军事医学、药学、牙医学、义齿技术、外科护理与急救护理等。根据国家教育法,该校具备多语言、多文化教学体制,课程提供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以及英语授课版本。研究活动不仅在校内开展,还与医院协作,并与多个国外院校合作实施科研项目。
交通
[编辑]公路
[编辑]多条重要公路穿越或靠近特尔古穆列什市,包括:DN13、DN15、DN15E,以及E60公路。尚在建设中的特兰西瓦尼亚高速公路(又称A3)亦途经该市附近。
此外,东西高速公路(A8)(又称“统一高速”)也将连接至该市。该高速公路起点为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边境的温盖尼,将从雅西连接至靠近特尔古穆列什的A3高速。A8公路的两个路段分别于2023年9月和2024年2月签署设计与施工合同,其他路段则正在招标或规划中。[26]
铁路
[编辑]罗马尼亚的主干铁路主要由罗马尼亚国家铁路公司(CFR)运营。特尔古穆列什设有三座火车站,分别为南站(面向南方)、中央车站和北站(面向北方),提供国内与国际列车服务。
该市也是匈牙利国家铁路(MÁV)多条线路的重要停靠站,例如“穆列什城际列车”和“哈尔吉塔城际列车”。此外,一条旅游用途的窄轨铁路在特定时段连接至班德(Band),为原90年代关闭的窄轨系统遗留线路的一部分。
航空
[编辑]本市由Aeroportul Transilvania Târgu Mureș 特尔古穆列什特兰西瓦尼亚机场提供国内与国际航班服务。该机场于2005年10月完成翻修,是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第二繁忙的机场,仅次于克卢日纳波卡国际机场官方网站 克卢日-纳波卡国际机场。
公共交通
[编辑]城市公共交通仅由公交车构成,运营方为SC Transport Local SA。自2020年以来,该市进行了多项公交系统改革,包括新增线路(其中三条为学生专用)、车队现代化、以及电子票务系统的导入。[27]
在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市内公交免费运营。此外,学生凭专用车票也可免费搭乘。
-
梅赛德斯-奔驰 Conecto 混合动力公交。[29]
-
特兰西瓦尼亚国际机场航站楼
体育
[编辑]
特尔古穆列什在多个体育项目中均有代表队,包括:足球、手球、篮球、五人制足球与排球等。
该市拥有两支足球队:CSM特尔古穆列什和ACS MSE特尔古穆列什。历史上,该市最具影响力的足球俱乐部为ASA特尔古穆列什 (1962年)与ASA 2013特尔古穆列什。前者于2007年解散,曾于1970年代三次参加欧洲联盟杯。后者成立于2008年,虽然在2017年解散,但在较短的存在期间曾获得2015年罗马尼亚超级杯冠军。
BC穆列什是该市的男子篮球队,参加罗马尼亚男子篮球甲级联赛。在2012–13赛季,球队取得历史最佳成绩,首次赢得常规赛冠军,最终在总决赛中以2–4不敌CSU阿塞索夫特普洛耶什蒂,获得亚军。
“CSU Medicina”代表特尔古穆列什参加罗马尼亚女子排球甲级联赛,该队在过去15年中一直活跃于国内顶级联赛。
该市还拥有著名的保龄球队“Electromureș”。
城市的五人制足球队“City'us特尔古穆列什”曾三次获得全国冠军,并代表罗马尼亚参加欧洲五人制足球冠军联赛。
友好城市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Municipal web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teractive map of Târgu Mure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C Mureş Official Website
- Târgu Mureş photo gallery
- Photo gallery and collection of lin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匈牙利文)
- AirNew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árton Szentiványi. Dissertatio Paralipomenonica Rerum Memorabilium Hungariae. Hörmann. 1699 [2025-06-22].
- ^ 市政图书馆档案 (PDF). BJMureș. [2025-06-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 ^ Márton Szentiványi. Curiosiora Et Selectiora Variarum Scientiarum Miscellanea. 1702 [2025-06-22].
- ^ Târgu Mureș – Britannica Online. [2025-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7).
- ^ Acta Ethnographica Hungarica. Akadémiai Kiadó.
- ^ Thomas Baldwin. A Universal Pronouncing Gazetteer. Lippincott, Grambo. 1852.
- ^ Arheologie - Cercetare. [2025-06-22].
- ^ Mures.ro - portalul tuturor muresenilor. [2025-06-22].
- ^ 9.0 9.1 Balázs Orbán. Székelyföld Leírása. [2025-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03).
- ^ Teleki-Bolyai Könyvtár. [2025-06-22].
- ^ Vincze Gábor. A kisebbségpolitikus Márton Áron. [2025-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30).
- ^ Weatherbase: Historical Weather for Târgu Mureș. Weatherbase. [2010-01-05].
- ^ Climate:Târgu Mureș. Climate-Data.org. [2018-08-04].
- ^ 14.0 14.1 Rezultate definitive: Caracteristici etno-culturale demografice. Recensamantromania.ro. [2023-07-28].
- ^ Árpád E. Varga. Etnikai statisztikák (PDF). Pro-Print Kiadó. [2010-08-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10) (匈牙利语).
- ^ Targu Mures ethnic composition (PDF). INSSE. [2012-03-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1-26).
- ^ 《图尔古穆列什市旅游指南》
- ^ Home. filarmonicams.ro.
- ^ Home. nemzetiszinhaz.ro.
- ^ Home. teatrunational.ro.
- ^ Primarul din Targu Mures cercetat de DNA. [2021-04-30].
- ^ 22.0 22.1 Rezultate alegeri. Autoritatea Electorala Permanenta. [2021-04-30].
- ^ 23.0 23.1 Rezultate alegeri. Autoritatea Electorala Permanenta. [2021-04-30].
- ^ Lista competitorilor care au obținut mandate. Biroul Electoral Central pentru alegerile locale din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7).
- ^ Bolyai Farkas High School. Levif.net. [201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8).
- ^ 马达丽娜·波达鲁 (Mădălina Podaru). A8高速公路山区首段招标信息已公布. economedia.ro. 2024年4月4日.
- ^ redactia. 特尔古穆列什公交车队更新日程表. Zi de Zi新闻网. 2022-01-22 [2024-02-04] (ro-RO).
- ^ redactia. 特尔古穆列什依维柯公交提供免费无线网络. Zi de Zi新闻网. 2016-08-15 [2024-02-06] (ro-RO).
- ^ 29.0 29.1 29.2 Transport Local S.A. Tg. Mureș. Transport Local 官方网站.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