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爱丁顿战役

坐标51°15′50″N 02°08′34″W / 51.26389°N 2.14278°W / 51.26389; -2.1427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爱丁顿战役
维京人入侵英格兰的一部分

为纪念爱丁顿战役树立起的石碑
日期878年5月
地点
爱丁顿
51°15′50″N 02°08′34″W / 51.26389°N 2.14278°W / 51.26389; -2.14278
结果 阿尔弗雷德胜利
参战方
威塞克斯王國 丹麥區
指挥官与领导者
阿尔弗雷德大帝 古瑟伦英语Guthrum
兵力
2000-6000 约4000

爱丁顿战役(英語:Battle of Edington)是878年5月6日至12日间威塞克斯王国阿尔弗雷德大帝率领的军队与古瑟伦英语Guthrum统率的维京大军之间爆发的决定性战役。此役以阿尔弗雷德军大获全胜告终,并直接促成同年《韦德莫尔条约》的签订。据原始史料记载,战役发生地被称作"Eðandun"。在学术界达成共识将该战场确定为现今威尔特郡爱丁顿村之前,该战役长期以"埃桑顿战役"(Battle of Ethandun)之名见诸史册,这一旧称至今仍被部分文献沿用。

此役是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领导威塞克斯王国对维京“异教徒大军”的决定性胜利,终结了维京人对英格兰南部的持续入侵,使威塞克斯成为唯一未被维京人征服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为其后英格兰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战役后签订的条约规定维京领袖古瑟伦(Guthrum)接受基督教洗礼,并承认阿尔弗雷德为“全英格兰人之王”。双方以泰晤士河伦敦一线为界,维京人控制英格兰东北部(丹麦区),威塞克斯统治南部及西部,暂时稳定了英格兰的政治格局。[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Manuscript A: The Parker Chronicle. asc.jebbo.co.uk.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