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漆(又名光油凡立水,為英文varnish的音譯)是一種透明、堅硬的保護性塗層或薄膜,不可與木材染色劑混淆。由於製造過程和所用材料的關係,清漆通常帶有淡黃色調,但也可根據需求添加顏料。市面上銷售的清漆有多種色調可供選擇。

清漆主要用作木材飾面[1],無論木材是否染色,清漆都能突顯木材獨特的色調與紋理。清漆飾面天然具有光澤,但也有半光、啞光等不同光澤度可選。[2][3]

歷史

[编辑]

早期清漆是將樹脂(如松脂)與溶劑混合後用刷子塗抹,以達到類似現代清漆的金黃色硬化效果。古埃及已掌握這項技術。東亞和南亞歷史中也有清漆使用的記載,古印度中國古日本很早就發展出漆器工藝(一種清漆應用)。唐朝曾通過中世紀化學實驗製作用於衣物和武器的清漆,包括潛水員絲質衣物的防水塗層、青銅鏡拋光劑等複雜配方。[4]

清漆的英文「varnish」一詞源自中世紀拉丁語「vernix」,意為芳香樹脂,可能源於中古希臘語「berōnikón」或「beroníkē」,指琥珀或琥珀色玻璃。[5] 一種錯誤的詞源學將該詞追溯至古希臘「貝勒尼基」(Berenice),即今利比亞班加西的古稱,據稱地中海地區最早使用的清漆和已消失森林的樹脂交易皆源於此。

安全注意

[编辑]

由於易燃性,許多清漆和乾性油的產品容器會標註儲存與處置的安全警示。這些材料不僅易燃,塗抹工具也可能自燃。多數清漆含有植物性油(如亞麻籽油)、合成油(如聚氨酯)或樹脂作為黏合劑,並與有機溶劑混合,液態時具易燃性。所有乾性油、部分醇酸樹脂(包括油漆)及許多聚氨酯固化過程中會產生放熱反應。因此,沾油的抹布或紙張若未妥善處理,可能悶燒甚至數小時後起火。製造商通常會標註塗抹工具的處理方式,例如置於裝水容器中棄置。[6][7]

清漆成分

[编辑]

傳統清漆由乾性油樹脂稀釋劑溶劑加上金屬催乾劑組成。但不同類型的清漆成分各異。塗抹後,清漆中的成膜物質會隨溶劑完全揮發直接硬化,或通過固化過程(主要是油與空氣中氧氣的自氧化反應及成分間的化學反應)逐步硬化。

樹脂清漆通過溶劑揮發快速乾燥硬化;壓克力和水性清漆雖因水分蒸發而乾燥,但需更長時間讓乳膠粒子吸收的有機溶劑揮發並完成化學固化。油性、聚氨酯和環氧樹脂清漆即使溶劑揮發後仍保持液態,但會迅速經歷從液態/黏稠、黏膩、乾黏到觸感乾燥直至硬化的過程。

環境因素如溫濕度對清漆乾燥和固化時間影響很大。傳統清漆的固化速度取決於油的種類及油樹脂比例。所有清漆的乾燥時間均可透過陽光紫外線或加熱等能源加速。

乾性油

[编辑]

常見乾性油包括亞麻籽油桐油核桃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通過與空氣中氧氣的放熱反應固化。最初「清漆」僅指完全由樹脂溶解於乙醇或松節油製成的飾面,其固化速度遠快於油性飾面(溶劑揮發即基本固化)。未處理的「生油」可能需要數週至數月才能固化,而現代煮沸或部分聚合的乾性油添加催乾劑後可在24小時內固化。但固化過程的某些無毒副產物會在油膜乾燥後持續釋放較長時間。傳統上常將乾性油與樹脂混合以結合兩者優點。

樹脂

[编辑]

清漆可使用多種天然或合成樹脂。天然樹脂包括琥珀考里樹脂達瑪樹脂柯巴樹脂松香山達脂香脂欖香脂乳香蟲膠;合成樹脂則有壓克力醇酸樹脂聚氨酯。某些清漆配方甚至不含樹脂,僅靠乾性油即可達到效果。[8]

溶劑

[编辑]

最初使用松節油或乙醇溶解樹脂並稀釋乾性油。石油蒸餾物發明後,出現松節油替代品如礦物油精、油漆稀釋劑等。現代合成清漆可能改用水作為溶劑。

類型

[编辑]

小提琴用

[编辑]
塗抹清漆的小提琴

小提琴上漆是多步驟過程,可能包括:底漆、封閉劑、底層、色漆和透明面漆。有些系統使用下述乾性油清漆,其他則使用酒精溶解樹脂製成的「揮發性清漆」。修復時僅使用溶劑型清漆。

乾性油(如核桃油或亞麻籽油)可與琥珀柯巴樹脂松香等混合。傳統油需烹煮或曝曬處理,現代聚合油則透過隔氧加熱製成。精製樹脂有時以半透明固體形式存在,需加熱「熔解」。將稠化油與樹脂共煮後,遠離火源以松節油稀釋成可塗刷的溶液。小提琴清漆配方多樣,某些備受推崇的古法配方會因成分不相容出現裂紋等缺陷。

部分上漆系統使用蛋清阿拉伯膠混合劑(vernice bianca)作為封閉劑或底層。證據顯示某些底層摻入細礦物粉(可能為火山灰)。18世紀晚期的小提琴曾用牛血創造深紅色澤,如今這類清漆會褪色為暖調深橙。[9]

樹脂清漆

[编辑]

多數樹脂清漆由天然植物/昆蟲分泌物溶解於溶劑製成,稱為「揮發性清漆」。溶劑可以是乙醇、松節油或石油溶劑。某些樹脂可同時溶於酒精和松節油,石油溶劑通常可替代松節油。所用樹脂包括琥珀達瑪樹脂柯巴樹脂松香山達脂欖香脂安息香乳香香脂蟲膠及各類生漆

合成樹脂如酚醛樹脂可作為某些清漆和油漆的次要成分。

數世紀來,許多配方結合樹脂、油和等材料,據信能為樂器賦予特殊音質,因此成為嚴守的秘方。不同成分的交互作用難以預測或複製,故專業上漆師傅極為珍貴。

蟲膠清漆

[编辑]

蟲膠是廣泛使用的單組分酒精溶性樹脂清漆,不適用於戶外或常接觸水(如水槽周圍)的表面。蟲膠源自雌性膠蚧昆蟲(紫膠蟲)分泌的脆性物質,產於阿薩姆泰國森林,採集自樹幹上的沉積物。蟲膠是法國拋光劑的基礎,幾個世紀來被視為高級家具的理想飾面。指定「脫蠟」蟲膠經處理去除蠟質後,可作為底漆和打磨封閉劑,用於聚氨酯、醇酸樹脂、油性和壓克力飾面。

市售蟲膠通常分「透明」與「琥珀」(或「橙」)兩類,多為「三磅切」(三磅乾蟲膠溶於一加侖酒精)。專業顏料或木工供應商也提供紅寶石色、黃色等天然色調。乾蟲膠以精製片狀、塊狀或顆粒狀出售。「白色顏料」蟲膠底漆作為快乾內牆「問題解決劑」廣泛零售,能附著多種表面並封閉異味與煙漬。蟲膠清理可使用純酒精或類清潔劑。

醇酸樹脂清漆

[编辑]

現代商業清漆多採用某種醇酸樹脂形成保護膜,具有良好耐溶劑性、防潮性和抗紫外線能力。醇酸樹脂是化學改性植物油,適應性廣,可通過調整配方加速固化。[10] 通常添加鹽等金屬催乾劑。[11][12] 高端外用清漆使用高性能油製醇酸樹脂並添加UV吸收劑,提升保光性與耐久性。各類樹脂常與醇酸樹脂混合製成商用「油性」清漆。

船用清漆

[编辑]

船用清漆(又稱「船舶清漆」或「遊艇清漆」)最初用於桅杆,保護木材免受海水與氣候侵蝕。桅杆受帆力會彎曲,故需高度防水與彈性以維持附著力。光澤與外觀反屬次要。改良桐油酚醛樹脂是常見原料。

早期清漆皆缺乏良好UV抗性。即使現代合成樹脂具抗紫外線能力,正宗船用清漆仍以彈性為首要考量,甚至不惜犧牲抗紫外線性能。因此船用清漆未必是無需彎曲的戶外木製品最佳選擇。

儘管如此,「船舶級」的「強韌」形象使戶用清漆也冠以「船用」之名銷售,強調耐候與抗紫外線性能。此宣稱依產品差異或實或虛。直至近年才出現兼具彈性與抗紫外線的船用清漆。

乾性油飾面

[编辑]

亞麻桐油乾性油雖非嚴格意義的清漆,現代應用中常達到相似效果。

聚氨酯清漆

[编辑]
以綠色木材染色劑打底並塗抹三層聚氨酯清漆的桌子

聚氨酯清漆通常形成堅硬、耐磨且持久的塗層,是硬木地板熱門選擇,但部分木工認為不適合家具等精細製品。其硬度與某些醇酸樹脂相當,但膜層更韌。相較單純油性或蟲膠清漆,聚氨酯塗層更硬、更耐衝擊且防水。然而普通聚氨酯厚膜遇熱或衝擊可能剝離,產生白斑。此現象在長期日曬或用於松木等軟木時更明顯,部分歸因於聚氨酯滲透性較差。可採用特定油性清漆、「脫蠟」蟲膠、透明滲透環氧樹脂封閉劑或專用「油改性」聚氨酯作為底漆改善。聚氨酯也缺乏亞麻或桐油的手工打磨光澤,但膜層堆疊速度更快,兩層即可達到油性飾面多次塗抹的效果。聚氨酯亦可塗覆於乾性油飾面,但因油類固化慢、會釋放化學副產物且需接觸氧氣,必須確保油層充分固化後再施工。聚氨酯清漆的缺點是隨時間易黃變,因其羥基與TDI反應生成聚氨酯醇酸樹脂,引入高芳香性導致黃化。[13]

不同於乾性油和醇酸樹脂透過溶劑揮發與氧化反應固化,真正聚氨酯塗層在溶劑揮發後,需依靠原混合物的化學反應或與空氣中水分反應固化。某些聚氨酯產品為「混合型」,結合不同母成分特性。「油改性」聚氨酯(無論水性或溶劑型)是當前最廣泛使用的木地板飾面。

聚氨酯清漆外用可能因紫外線敏感性而劣化。所有透明或半透明清漆及薄膜聚合物塗層(如油漆、染色劑、環氧樹脂、合成塑料等)均不同程度受此影響。油漆中的顏料可防護紫外線傷害。聚氨酯和其他清漆(如船用清漆)雖添加UV吸收劑,但隨2–4年日照強度與時長逐漸失效。水分、濕度、極端溫度等環境因素也會影響所有飾面。[14]

生漆

[编辑]

生漆(lacquer)指快乾的溶劑型清漆或塗料,雖詞源相近,不同於蟲膠(shellac),且不溶於酒精。生漆溶於高度易燃的「生漆稀釋劑」(通常含乙酸丁酯二甲苯甲苯),需在抽風的噴漆房內噴塗以降低燃燒風險。簡易判別法是:配方適合噴塗的透明木材飾面為生漆,適合刷塗則為清漆。因此絕大多數木製家具使用生漆[來源請求]。生漆不同於其他清漆之處在於可被原溶劑重新溶解,且不會如其他清漆化學固化為固體。[15]

壓克力清漆

[编辑]

壓克力樹脂清漆通常是水性飾面,折射率最低[16]且透明度高,抗黃變。壓克力具備水溶性清潔與無溶劑揮發的優點,但滲透性通常不如油性產品,刷塗流平性也可能不及溶劑型清漆。一般具有良好抗紫外線能力。

藝術領域中,清漆能防塵並提供比裸色更硬的表面,有時含抗紫外線劑以保護作品免於褪色。壓克力清漆應塗覆於隔離層(畫作與清漆間的永久保護屏障,建議使用柔軟光澤凝膠介質)上,便於後續去除與維護。此類最終可移除的藝術保護層通常使用礦物油基壓克力清漆,而非水性產品。

雙組分環氧樹脂清漆

[编辑]

各類環氧樹脂系統被配製為清漆或地板飾面,使用前需混合兩種組分。[17] 混合比例可能是等體積(1:1),也有2:1、3:1、4:1甚至5:1的商業產品。各組分通常標為A部分和B部分。所有雙組分環氧樹脂皆有可使用時間限制(常為數小時),且高度依賴溫度。水性與溶劑型環氧樹脂皆有應用,但均易在短期內黃變。[18]

轉化型清漆

[编辑]

適用需快速固化、堅硬飾面的場合(如廚櫃、辦公家具)。分兩部分:樹脂與酸性催化劑。樹脂為氨基樹脂與醇酸樹脂混合物,酸性催化劑按製造商比例於使用前添加。多數產品極少黃變。但此飾面有兩項缺點:一是固化時釋放有毒且致癌的甲醛;二是塗層過厚可能開裂或龜裂。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Söğütlü, Cevdet; Nzokou, Pascal; Koc, Ismail; Tutgun, Rahmi; Döngel, Nihat. The effects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varnish adhesion strength of wood materials.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2016-09-01, 13 (5): 863–870. ISSN 1935-3804. S2CID 138416281. doi:10.1007/s11998-016-9805-5 (英语). 
  2. ^ The Many Faces of Varnish. Popular Woodworking Magazine. 2007-05-04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07) (美国英语). 
  3. ^ Sherwin Williams varnish Technical Data Sheet (PDF). 2005 [2025-04-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8-20). 
  4. ^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art 4,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Apparatus, Theories and Gifts (Taipei: Caves Books Ltd., 1986), pp. 452.
  5. ^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entry.. [2025-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6. ^ Paints and Varnishes, Marine Fire Prevention, Firefighting and Fire Safety, DIANE: 91, 1994, ISBN 9780788104787 
  7. ^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linseed oil, Black Museum (East Sussex Fire & Rescue Service) 
  8. ^ Make Your Own Oil/Varnish Blend. 8 May 2007 [2025-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10). 
  9. ^ [1793 johann baptist havelka]
  10. ^ Alkyd - an overview | ScienceDirect Topics. www.sciencedirect.com. [202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11. ^ Driers for Alkyd Coatings - an Overview. www.pcimag.com. [202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1) (英语). 
  12. ^ Cobalt Drier for Paints | Cobalt Cem-All®. Borchers. [2021-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9) (美国英语). 
  13. ^ Development of Low-Color Alkyd Resins with High Content of Biobased Succinic Acid. www.pcimag.com. [202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5) (英语). 
  14. ^ Pereira, Fabíola Manhas Verbi; Bueno, Maria Izabel Maretti Silveira. Evaluation of varnish and paint films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nd chemometric tools.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2009-12-01, 6 (4): 445–455 [2023-03-14]. ISSN 1935-3804. S2CID 136875063. doi:10.1007/s11998-009-916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4) (英语). 
  15. ^ Finishing Solid Pine. www.johnsankey.ca. [2025-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0). 
  16. ^ de la Rie, E. René. The Influence of Varnishes on the Appearance of Paintings.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1987, 32 (1): 1–13 [2025-04-19]. ISSN 0039-3630. JSTOR 1506186. doi:10.2307/15061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0). 
  17. ^ Blue & Green Tomorrow. Understand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Epoxy Floors. Blue and Green Tomorrow. 2016-03-04 [2021-05-14] (美国英语). 
  18. ^ Krauklis, Andrey E.; Echtermeyer, Andreas T. Mechanism of Yellowing: Carbonyl Formation during Hygrothermal Aging in a Common Amine Epoxy. Polymers. September 2018, 10 (9): 1017. ISSN 2073-4360. PMC 6403735可免费查阅. PMID 30960942. doi:10.3390/polym10091017可免费查阅 (英语). 
  • Bob Flexner (1993). 理解木材飾面:如何選擇與施作正確的飾面. Rodale Press: Emmaus, PA.

外部連結

[编辑]
樂器用清漆

Template: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