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莱茜原文名稱 | Helen Kelesi |
---|
國家/地區 | 加拿大 |
---|
出生 | (1969-11-15) 1969年11月15日(55歲)
加拿大維多利亞 (不列顛哥倫比亞) |
---|
轉職業年 | 1985年 |
---|
持拍 | 右手 (双手反拍) |
---|
職業獎金 | 900990美元 |
---|
|
職業戰績 | 263–182(59.1%) |
---|
冠軍頭銜 | 2 WTA, 3 ITF |
---|
最高排名 | 13 (1989年11月20日) |
---|
|
澳網 | 第三轮(1990) |
---|
法網 | 八强(1988,1989) |
---|
溫網 | 第三轮(1993) |
---|
美網 | 第三轮(1986,1987) |
---|
|
奧運會 | 第一轮(1988) |
---|
|
職業戰績 | 81–109(42.63%) |
---|
冠軍頭銜 | 2 WTA |
---|
最高排名 | 26 (1991年4月22日) |
---|
|
澳網 | 第二轮(1992) |
---|
法網 | 八强(1989) |
---|
溫網 | 第二轮(1987,1988) |
---|
美網 | 第二轮(1990,1991) |
---|
|
法網 | 第二轮(1988) |
---|
溫網 | 第二轮(1986,1987) |
---|
海伦·凯莱茜(Helen Kelesi,1969年11月15日—),已退役的加拿大女子网球运动员。她被认为是加拿大历史上最伟大的网球运动员之一,也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史以来最好的女球员。[1][2]
凯莱茜出生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后来长期在温哥华生活,他的父母都打职业网球。她的父亲米兰(Milan,)是捷克斯洛伐克移民到加拿大的,他成为了她的教练。被加拿大媒体誉为“飓风海伦”(Hurricane Helen)的她以火爆的脾气著称,15岁的凯莱茜在蒙蒂塞洛的第二场职业锦标赛中是排名最低的资格赛选手,她淘汰了两名世界排名排名前十的球员并进入了决赛。[1]
凯莱茜职业生涯最高排名为世界第13位(1989年11月),并在1986年至1991年间常年位列前25名。她在巡回赛中获得2单打冠军,分别是1986年日本网球公开赛和1988年塔兰托市公开赛。在1988年和198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两次闯入八强(分别输给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和玛丽·乔·费尔南德斯)。在WTA巡回赛期间,凯莱茜曾战胜过阿蘭查·桑切斯·維卡里奧、康奇塔·马丁内斯、雅娜·诺沃特娜、曼努埃拉·马莱耶娃-弗拉尼耶尔、海伦娜·苏科娃和帕姆·施赖弗等顶尖选手。
凯莱茜的打法特点是积极的底线打法,拥有强力的上旋正手和双手反拍能力。她的防守能力也很强,必要时可以进行防守。正是这些技术让凯莱茜在红土和硬地球场上尤其出色。[來源請求]
凯莱茜曾是加拿大联合会杯代表队的成员,效力于1986年至1993年期间。她四次被评为加拿大网球协会年度最佳女单球员(1986年、1987年、1989年和1990年),她于 2002 年入选加拿大网球名人堂。[1]
1995年,由于持续的头痛、眩晕和视力问题,凯莱茜被发现患有一个像网球一样大的脑肿瘤,直接最终导致她的职业生涯宣布结束。随后的几年中,她经历了多次手术。凯莱茜成功康复后,于1990年代末开始在加拿大教授儿童网球,并成为兼职网球记者和评论员。[3][4]
说明
|
大满贯赛事 (0–0)
|
一级赛 (0–0)
|
二级赛 (0–0)
|
三级赛 (0–1)
|
四级赛 (0–3)
|
五级赛 (1–2)
|
弗吉尼亚系列赛 (1–1)
|
|
按场地划分的决赛
|
硬地 (1–3)
|
草地 (0–0)
|
红土 (1–4)
|
地毯 (0–0)
|
|
结果
|
胜-负
|
日期
|
巡回赛
|
场地
|
对手
|
比分
|
负
|
0–1
|
1985年8月
|
弗吉尼亚烟草系列赛蒙蒂塞洛站, 美国
|
硬地
|
芭芭拉·波特
|
6–4, 3–6, 2–6
|
胜
|
1–1
|
1986年10月
|
日本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贝蒂娜·富尔科
|
6–2, 6–2
|
胜
|
2–1
|
1988年5月
|
塔兰托网球冠军赛, 意大利
|
红土
|
劳拉·加罗内
|
6–1, 6–0
|
负
|
2–2
|
1988年5月
|
意大利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
|
1–6, 7–6(4), 1–6
|
负
|
2–3
|
1988年8月
|
辛辛那提网球公开赛, 美国
|
硬地
|
芭芭拉·波特
|
2–6, 2–6
|
负
|
2–4
|
1989年4月
|
西班牙网球公开赛, 西班牙
|
红土
|
阿蘭查·桑切斯·維卡里奧
|
2–6, 7–5, 1–6
|
负
|
2–5
|
1989年11月
|
弗吉尼亚烟草系列赛纳什维尔站, 美国
|
室内硬地
|
莱拉·梅斯基
|
2–6, 3–6
|
负
|
2–6
|
1990年5月
|
欧洲网球公开赛, 瑞士
|
红土
|
芭芭拉·保卢斯
|
6–2, 5–7, 6–7(3)
|
负
|
2–7
|
1991年5月
|
日内瓦, 瑞士
|
红土
|
曼努埃拉·马莱耶娃-弗拉尼耶尔
|
3–6, 6–3, 3–6
|
说明
|
大满贯赛事 (0–0)
|
一级赛 (1–1)
|
二级赛 (0–0)
|
三级赛 (0–1)
|
四级赛 (1–0)
|
五级赛 (0–1)
|
|
按场地划分的决赛
|
硬地 (1–2)
|
草地 (0–0)
|
红土 (1–1)
|
地毯 (0–0)
|
|
结果
|
胜-负
|
日期
|
巡回赛
|
场地
|
搭档
|
对手
|
比分
|
负
|
0–1
|
1988年5月
|
塔兰托网球冠军赛, 意大利
|
红土
|
劳拉·加罗内
|
安德里亚·贝茨纳 克劳迪娅·波尔维克
|
1–6, 2–6
|
负
|
0–2
|
1988年8月
|
辛辛那提网球公开赛, 美国
|
硬地
|
林赛·巴特利特
|
贝丝·赫尔 坎迪·雷诺兹
|
6–4, 6–7(9), 1–6
|
胜
|
1–2
|
1990年5月
|
意大利网球公开赛
|
红土
|
莫妮卡·塞莱斯
|
劳拉·加罗内 劳拉·戈拉尔萨
|
6–3, 6–4
|
负
|
1–3
|
1990年8月
|
罗杰斯杯
|
硬地
|
拉法埃拉·雷吉
|
贝茜·纳格尔森 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
|
6–3, 2–6, 2–6
|
胜
|
2–3
|
1990年10月
|
弗吉尼亚烟草系列赛斯科茨代尔站, 美国
|
硬地
|
伊莉丝·伯金
|
桑迪·柯林斯 罗妮·里斯
|
6–4, 6–2
|
$100,000赛事
|
$75,000赛事
|
$50,000赛事
|
$25,000赛事
|
$10,000赛事
|
结果
|
日期
|
赛事
|
场地类型
|
对手
|
比分
|
胜
|
1991年2月3日
|
ITF 米德兰, 美国
|
室内硬地
|
梅雷迪思·麦格拉思
|
6–2, 6–2
|
胜
|
1992年1月27日
|
ITF 米德兰, 美国
|
室内硬地
|
克莱尔·韦金克
|
7–6(2), 7–6(8)
|
胜
|
1993年1月25日
|
ITF 奥斯汀, 美国
|
硬地
|
埃莉·哈卡米
|
6–4, 3–6, 6–2
|
- 指引:
W
|
F
|
SF
|
QF
|
#R
|
RR
|
LQ (Q#)
|
A
|
P
|
Z#
|
PO
|
SF-B
|
F-S
|
G
|
NMS
|
NH
|
NQ
|
W:冠軍;F:亞軍;SF:四強;QF:八強;#R:前四輪;RR:小組賽;LQ:止步資格賽;A:缺席;P:比赛延期;Z#: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组别赛(#表示级别);PO:參與戴維斯盃/联合会杯附加赛;SF-B:奧運會銅牌;F-S:奧運會銀牌;G:奧運會金牌;NMS:非ATP1000大師賽系列;NH:該賽事本年度未舉行;NQ:未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