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洛克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洛克线(英語:Rock Line)是美籍奥地利裔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于1924年至1928年间,四次从丽江出发,在木里土司的帮助下经过永宁泸沽湖木里大寺水洛镇探访贡嘎岭地区(稻城亚丁)的徒步路线,并写成题为《贡嘎日松贡布——亡命徒的圣山》发表于1931年7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1]。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洛克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创作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提出了“香格里拉”一词。1990年代末洛克的探险路径被在中国旅游的外籍徒步爱好者重新发掘[2],并于2008年后逐渐开始流行[3]

木里县水洛镇至稻城亚丁路段全长约70公里,因其自然风光多变,涵盖森林、河流、雪山、高山湖等景观,因此被称为洛克此次穿越中“最经典”的一段线路,被徒步圈列为“中国十大经典徒步路线之一”[3]

开发

[编辑]

二十世纪初,大小凉山地区长期处于极端封闭状态,由少数民族地方土司实行割据统治,连中央政权派遣的官吏与军队尚难深入,更遑论西方人进入其中[4]

1922年,约瑟夫·洛克受美国农业部委托,前往云南寻找具有抗病毒能力的栗子树种,驻扎丽江。在此过程中,他听说横断山脉深处有一个名为香巴拉木里的喇嘛王国,该地风景优美,传说中还盛产黄金。洛克随后以“美国农林部专员骆约瑟”的身份致信木里土司,表示希望前往考察并采集标本,但因“山高路远、土匪出没”为由被拒绝。1924年初,洛克决定自行组织队伍前往木里。翻越金沙江峡谷并途经永宁时,他得知原土司已病故,新任土司项扎巴松典对外来访客持欢迎态度。抵达木里后,洛克在木里大寺受到项扎巴松典的热情接待。洛克一行在木里停留三天后返回丽江,随后撰写游记《中国黄教喇嘛木里王国》,并于1925年4月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5]

1928年3月底,约瑟夫·洛克再次进入木里。他向木里王赠送了一本刊登有其照片的《国家地理》杂志,木里王对此感到非常高兴。洛克同时提出,希望前往贡嘎岭地区(三怙主雪山)考察,并请求木里王提供协助。由于木里王与当地匪首扎西宗本关系良好,便写信给扎西宗本,请其予以配合并不得为难。6月13日,洛克一行离开木里,经嘎如寺、水洛河,越过密珠嘎后抵达夏诺多吉山脚。6月26日,在一场暴雨过后的清晨,洛克终于得以远眺三怙主神山的全景[5]

1928年8月,约瑟夫·洛克再次前往木里,计划继续寻访三怙主神山。但因正值雨季,未能看见雪山全貌。同年年底,洛克准备第三次前往贡嘎岭时,收到木里王来信称,此前洛克进入后贡嘎岭后,当地突遭冰雹袭击,导致青稞大面积受灾。匪首扎西宗本认为这是因洛克触怒神明所致,扬言要将其杀害,洛克因此被迫中止行程[5]

1929年4月,洛克再次带队进入木里。在木里王的帮助下,洛克从亚丁开始向东北方向,越过雅砻江进入康定境内,对贡嘎山进行了拍照和测高[5]

1931年7月,洛克根据其探访经历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贡嘎日松贡布——亡命徒的圣山》,受到轰动[5]

20世纪90年代起,逐渐有徒步爱好者前来探寻约瑟夫·洛克曾途经的路,“洛克线”由此而生[2]

在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的“香格里拉之争”中,2001年,云南原中甸县以亞歷山德拉·大衛-尼爾约瑟夫·洛克在云南藏区的经历为支撑将县名改为香格里拉县[6];而稻城亚丁以洛克的数次亚丁探访及在《国家地理》的文章证明其与“香格里拉”的联系,并于2002年1月将亚丁所在的日瓦乡改名为香格里拉镇;5月,川、滇、藏三省区在拉萨举行会议,提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新概念[7]

洛克曾将4本发表了其文章的《国家地理》杂志赠送给亚丁冲古寺的活佛和刻经喇嘛嘉措,并在扉面上签名。然而其中三本在20世纪40年代的一场大火被毁,仅剩下的一本由嘉措保管,并于2002年由嘉措弟子热嘎捐献给稻城县[8]

路径

[编辑]

经典路线

[编辑]

经典的洛克穿越路线从木里县水洛河畔的水洛镇呷洛村出发,沿水洛河支流白水河向西逆流而上,依次经过菩萨洞、满错牛场、藏别牛场。随后从夏诺多吉东坡绕行至南坡,翻越海拔4700米的扎巴拉垭口进入稻城县

进入稻城后,路线沿夏诺多吉西坡下降,再沿央迈勇东坡逐步上升,翻越海拔4450米的央迈勇横向垭口,到达南坡的新果牛场;接着绕行央迈勇,翻越海拔4600米的黑湖垭口和蛇湖垭口,抵达央迈勇西北侧的蛇湖。

最后翻越海拔4665米的松多垭口,进入夏诺多吉和央迈勇北坡之间的贡嘎银沟河谷,依次经过牛奶海、洛绒牛场和冲古寺,最终到达亚丁村[1],全程约需4-5日[3]

泸亚线

[编辑]

洛克线徒步长线又称泸亚线,从泸沽湖畔开始,经过木里县屋脚乡、卡尔牧场,翻越雀儿山垭口后沿​塔斯沟下降,经邛依至水洛后进入经典路线[9],翻越扎巴拉山口进入稻城亚丁,全程约需8日。

事故

[编辑]

2017年4月19日,山东青岛驴友荆茜茜计划独自徒步穿越洛克线,但从4月20日起失联。4月29日,在野外坚持生存9天的荆茜茜被当地民警和村民找到后,在送医途中去世[5]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穿越尘封的诱惑. 中国国家地理. 2013-02-04. 
  2. ^ 2.0 2.1 时间旅人 百年洛克线上的向导. 华西都市报. 2024-10-17. 
  3. ^ 3.0 3.1 3.2 在洛克线,与自我相视. 三联生活周刊. 2019. 
  4. ^ 西方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的凉山情缘. 凉山日报 (彝族人网). 2018-07-09. 
  5. ^ 5.0 5.1 5.2 5.3 5.4 5.5 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与最后的香巴拉木里王国. 华西都市报 (四川在线). 2017-06-01. 
  6. ^ 香格里拉的更名始末. 香格里拉网. 2011-10-27. 
  7. ^ 科学家认为“香格里拉”名分之争当休. 新华网 (搜狐网). 2006-11-03. 
  8. ^ 71年前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惊现四川. 成都商报 (胶东在线). 2002-08-31. 
  9. ^ 驴友们 请保护世外桃源里的村庄. 中国青年网.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