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沈恩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沈恩孚(1864年—1944年),字信卿,號渐盦,又号心磬江苏吴县人。中國教育家。

生平

[编辑]

沈𡹘後裔,曾祖沈清瑞。有胞姐妹三,其中三姐/妹為潘鴻鼎夫人[1]。沈恩孚從上海龙门书院肄业。光緒三十年(1904年)他到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他任龙门师范学堂监督,倡导新学。三十五年(1905年)他與張謇袁希濤黃炎培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江苏学务总会。他还是宪友会成员。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起他擔任江蘇教育總會駐會幹事[2]辛亥革命后,他任職於江苏都督府,任副民政长、江苏省公署秘书长。他曾发起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1913年他主持江苏教育。1916年起擔任江蘇省教育會駐會幹事[2]。1917年他和黃炎培等人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他還筹建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7年至1923年负责董理同济大学,還创办了鸿英图书馆。他還曾長期擔任上海市议会议长。1944年去世。[3]

他是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時期中華民國臨時國歌《五旗共和歌》的詞作者。

著作

[编辑]
  • 沈信卿先生文集

家庭

[编辑]

長子沈有乾:中國現當代心理学家、邏輯學家和統計學家。
次子沈有鼎:中國現當代著名的邏輯學家、哲學家。
并有四女,其中一女沈方成之夫婿是胡厥文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清代硃卷集成192•沈恩孚鄉試履歷
  2. ^ 2.0 2.1 徐佳贵. “中等人”如何崛起——江苏省教育会的五四“前史”. 
  3. ^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7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