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江浩 (明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江浩
大明兩浙鹽運使
籍貫南直隸徽州府歙縣
字號字敬夫
出身
  • 宣德十年乙卯科舉人

江浩(14世紀—15世紀),敬夫南直隸徽州府歙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程富是宣德十年(1435年)乙卯科應天鄉試舉人[2]正統十三年(1448年)授廣昌知縣,愛民而禮士,當時福建流寇鄧茂七入侵新坊,官軍楊清等千餘人戰死,他招集義勇唐志謙等萬餘人設置欄柵守衛,使流寇在唐坊、仁豐兩次戰敗後逃遁,獲上級上表功績後陞建昌府通判,仍掌廣昌縣事,又查核縣志平均賦役,築堤抵禦水患,景泰五年(1454年)陞建昌府知府,秩滿陞兩浙鹽運使後致仕,廣昌人為他在縣治東建祠祭祀[1][3]

引用

[编辑]
  1. ^ 1.0 1.1 民國《歙縣志·卷六·人物志》:江浩,字敬夫,由鄉舉令廣昌,正統間閩廣寇鄧茂七侵掠縣境,浩禦之賊不敢犯,以功陞本府通判,仍知縣事,尋遷建昌守,以兩浙都轉鹽運使致仕。
  2. ^ 民國《歙縣志·卷四·選舉志》:明……(宣德)十年乙卯鄉試 江浩 見宦蹟
  3. ^ 同治《(江西)廣昌縣志·卷四·秩官志》:江浩,字敬夫,歙縣人,正統十三年由舉人令廣昌,愛民禮士,會閩寇鄧茂七掠新坊,官軍楊清千餘人戰死,浩招集義勇唐志謙等萬餘人樹柵為守禦計,寇再至敗之唐坊,又敗之仁豐,寇乃遁,部使者上其功陞本府通判,仍掌縣事,一日召耆舊詢之,曰:「閱縣志廣昌初為里八十有二,今僅二十有四,登耗何若是懸絕也?」眾以「田歸豪右,賦在貧下。」對,浩即選老人履畝覈之,凡得羨田數千頃,令計畝輸賦,民大悅逋賦者日歸,縣治瀕溪,歲有水患,浩築堤捍之樹以木,歲久益固至今賴焉,景泰五年擢知本府,廉慎寬惠一如在廣昌時,秩滿陞兩浙都轉鹽運使,廣昌民思其惠,為建祠於縣治東祀之。

參考文獻

[编辑]
  • 民國《歙縣志》·卷四·選舉志
  • 民國《歙縣志》·卷六·人物志
  • 同治《(江西)廣昌縣志》·卷四·秩官志
官衔
前任:
趙昂
明朝江西廣昌縣知縣
1448年—1454年
繼任:
詹靖
前任:
陳瑛
明朝建昌府通判
景泰年間—1454年
繼任:
蘇浩
前任:
黎忠
明朝建昌府知府
1454年—1463年
繼任:
謝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