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武儒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儒衡在杭州定山風水洞的題名,其字迹已较为漫漶:“摄都团练。。。前国子监四门助教武儒衡元和二年二月廿日题”

武儒衡(769年?—824年),字庭硕河南缑氏人。唐朝官员。

武則天一族,從兄宰相武元衡。祖父武平一,官至修文馆直学士。生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二十四歲時,进士及第。初授國子監四門助教。元和元年(806年),任伊阙,不久改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東都留守。元和六年,為殿中侍御史。又任司封員外郎、戶部郎中。元和十二年,授諫議大夫、知制誥。十三年,為中書舍人。十五年,為禮部侍郎。唐穆宗長慶二年,任兵部侍郎,官至工部尚書。[1]

元稹中书舍人,一日中书省同僚一起食瓜,武儒衡一面挥扇驱蝇,一面斥叱:“适从何处来,而遽集于此!”同僚聽了臉色大變。长庆四年(824年)四月卒,年五十六。

武儒衡有二子:武籌、武忱。[1]

參考來源

[编辑]
  1. ^ 1.0 1.1 武儒衡.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 中研院史語所. 

參考書目

[编辑]
  • 《旧唐书》卷一五八《武元衡传附武儒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