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正顺庙

坐标26°15′42″N 117°37′31″E / 26.26167°N 117.62528°E / 26.26167; 117.62528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正顺庙
2024年10月的正顺庙正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列西街道河西路6号
坐标26°15′42″N 117°37′31″E / 26.26167°N 117.62528°E / 26.26167; 117.62528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592
认定时间2006年5月25日
保护历史
第一批三明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3月30日)[1]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9月2日)[2]
地图

正顺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河西路6号[註 1],是三明境内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构建筑,庙内祀奉地方神谢祐。2006年,正顺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
正顺庙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正反面

据庙志的记载,正顺庙是为纪念曾护国佑民的当地人谢祐(又称谢佑)而建的,谢祐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出生在当地白水(今中村乡白水村),年少时受启蒙于黄裳,20岁时遇高人修习,后得道回乡,在历西(今列西街道一带)护佑民众,元祐二年(1087年)逝世。当地感念其护民有功,时有流传关于谢佑的传说。宋廷得知谢祐事迹后,先后敕封他为“广惠将军显烈尊王”和“日月盈光大帝”,淳熙十六年(1189年)赐庙额“正顺”。[1][3]

绍定六年(1233年),历西人罗成祖捐献地基,开建正顺庙,以供奉谢祐。建成后,正顺庙香火不断,建筑历经元代明代清代民国多次修缮和重建[註 2]。1930年代末,中华民国福建省保安处借用正顺庙址办公[1],民国33年(1944年)4月至翌年5月,中央警官学校第二分校征用正顺庙办学,培养用以接管台湾的警务人员[4][5]。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正顺庙短暂归还列西村民所有,1950年代被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6]和梅列林业采购站征用,成为医疗场所、库房及员工宿舍[1]文化大革命时期,作为宿舍的正顺庙免遭破坏,建筑木质结构基本保存完好[7]

1983年[1][3][4](一说1982年[7][8]),国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三明市人民政府相继拨款对正顺庙进行修缮。1984年,三明市将正顺庙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正顺庙文物管理所,1986年,新成立的三明市博物馆选取正顺庙作为馆舍,与正顺庙文物管理所合署办公,同年,因梅列区旧城改造,原位于列东村的荣先祠被整体搬迁至正顺庙保护范围内(主殿北侧),并在1991年入选三明市文物保护单位[9]。1995年,三明市发生特大洪灾,正顺庙、荣先祠受到损毁后得以修复,1996年9月,福建省将正顺庙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10]

2002年—2003年,三明市博物馆在正顺庙内新建了山门和两座仿古展览楼。2006年,正顺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012年,三明市博物馆新馆在三元区贵溪洋新区建成开馆,正顺庙不再作为博物馆馆舍使用[1][8]。2016年,经三明市博物馆研究决定,在正顺庙和荣先祠复办展览。[12]

建筑

[编辑]

正顺庙现存主要建筑为明朝建筑,亦保留有宋代建筑风格[11],保护范围内的古建筑群由山门、主殿、荣先祠和庭院等构成,坐西北朝东南,建筑总面积17300平方米,占地4546平方米[8],平面呈矩形,天井四周围以前堂、两厢、正堂,两侧则有夹弄。主殿建筑面积约530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混用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明间以四根直径40厘米的金柱支撑,梭柱、柱础、台阶仍为宋代遗存,梁架、斗拱和木雕留有元代建筑风格,留存有花卉、人物、传说相关的图案。牌楼、厢房则分别为清代、民国时期所建,牌楼上的“正顺”匾额据称为宋孝宗御笔。[3]

注释

[编辑]
  1. ^ 梅列区列西街1号
  2. ^ 有史记载的重建年份包括: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明朝永乐二年(1406年)、成化十七年(1481年)、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前堂并修阁和华表),修缮年份包括: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57年,修阁并移转庙坐)、万历十一年(1583年,照旧移转庙坐)、二十三年(1595年,粧彩宝像)、三十九年(1611年,修阁和华表)、崇祯八年(1635年,修庙和阁);清朝康熙三十八年—六十年(1699年—1721年,先后修前堂、阁、后堂)、雍正七年(1729年,修庙和阁)、嘉庆十年(1805年,修正栋中柱和装彩正殿神像)、道光十二年(1832年,修两廊六部神像和前堂四周围砖墙)、咸丰四年—五年(1854年—1855年,新建前堂)、光绪二年(1876年,装修尊王神像及上堂门神);民国2年(1913年,装修神像及上堂门神像);民国4年—7年(1915年—1918年,修复被洪水冲坏的大坪砖墙)。[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正顺庙:三明城的国家宝藏. 福建日报. 2024-03-08 [2025-04-27]. 
  2. ^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福建省志: 文物志. 方志出版社. 2002. ISBN 7-80122-638-0. 
  3. ^ 3.0 3.1 3.2 林贻瑞; 张永平; 明文; 何亮. 福建风光名胜. 福州市: 海风出版社. 1998: 357–358. ISBN 978-7-80597-189-6. 
  4. ^ 4.0 4.1 4.2 4.3 正顺庙简介. 三明市博物馆. 2017-06-28 [2025-04-27]. 
  5. ^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编). 闽台缘. 福州市: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46–47. ISBN 978-7-211-05306-3. 
  6. ^ 关于一建. 福建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2025-04-27]. 
  7. ^ 7.0 7.1 福建省三明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 三明文史资料 第17辑 三明文物考古与保护专辑 中国南方“金字塔”. 福州市: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07–109. ISBN 7-211-04264-8. 
  8. ^ 8.0 8.1 8.2 8.3 福建省文物局; 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 (编). 福建省博物馆概览 下. 福州市: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2: 148–154. ISBN 9787533492977. 
  9. ^ 三明行迹 | 荣先祠. 东南网. 2022-07-26 [2025-04-28]. 
  10. ^ 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三明市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周系列活动开幕式成功举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 2023-05-16 [2025-04-28]. 
  11. ^ 11.0 11.1 国家文物局 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Ⅴ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385. ISBN 978-7-5010-2446-9. 
  12. ^ 正顺庙成陈列大纲论证会. 三明市博物馆. 2016-12-05 [202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