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通勤
外观


機車為常見的通勤手段,其與公車、火車、汽車有替代關係。這裡的「機車」涵盖多种二輪車輛,包括速克達、袖珍摩托車、越野車和摩托車等。
臺灣
[编辑]機車是臺灣最常見的通勤方式。依據2022年的交通部調查指出,全體民眾外出使用的主要運具中,機車使用率通常在四成以上,為臺灣民眾外出最常使用的運具。[1]2024年,臺北市政府調查發現,在全體通勤市民中,機車所占比率為30.8%,是調查中最高的通勤工具。[2]而桃園以南都市中,依賴燃油機車比例,佔全部私人運具的通勤者七成以上。[3]
依據臺北市政府調查,單趟機車平均通勤費用為32.3元、時間則為24.5分鐘。臺中市政府將機車形容為「機動性高且價格較低」,並指出其為私人機動運具中獲親睞之主因。[2][4]
英國
[编辑]自1997年至2007年间,伦敦的二輪車(powered two-wheelers, PTW)數量共增加40%。2007 年,约有16,000輪二輪車開進伦敦。[5]2007年起,伦敦威斯敏斯特市议会(Westminster Council (London))為了增加收入,开始對摩托车徵收停車費。 而支持二輪車輛用户的團體,則試圖游说威斯敏斯特议会,不要對機車徵收停車費。[6][7][8]
美國
[编辑]美國有相當數量的機車通勤者。Ride To Work Inc.為鼓勵以機車通勤的全国性组织。其年度「骑车上班日」(Ride To Work day)是美國最多人參與的機車相關活动,旨在鼓勵以機車通勤、並提供有關機車騎士的相關資訊。[9][10]
参考資料
[编辑]- ^ 交通部統計處. 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 摘要分析. www.motc.gov.tw. 交通部. 2023-06-01 [2025-03-22].
- ^ 2.0 2.1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統計室. 113年第1次 交通民意調查摘要分析 (PDF). www-ws.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 2025-03-22 [2025-03-22].
- ^ 林鳳琪. 仰賴私人運具逾八成 交通問題更嚴峻. 遠見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20-09-28 [2025-03-22] (中文(臺灣)).
- ^ 臺中市政府主計處. 主計處市政統計簡析 112-012 號 臺中市運具使用變化. 臺中市政府. 2023-11-23 [2025-03-22].
- ^ Motorcyclists to face parking charge. BBC. January 4, 2007 [200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 ^ Westminster in motorcycle parking bays.. January 4, 2007 [200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8).
- ^ Motorcycling to Face Congestion Charges. Motorcycle Action Group. July 4, 2007 [200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Recent issues. British Motorcyclists Federation. [200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8).
- ^ Ride That Two-Wheeler to Work. ABC News. 16 July 2008 [1 March 2009].
- ^ Natalie DiBlasio, Expect more motorcycles on the road Monday, USA Today, June 20, 2011 [2025-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Thousands of motorcyclists are expected to make the annual pilgrimage to the area for "bike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