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靈珍
楊靈珍(5世纪?—500年代),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南齐、南梁将领,出身仇池氐族。
杨灵珍最初担任北魏的平西将军。477年,杨灵珍与皮欢喜、梁丑奴等人率领四万士兵进攻楊文度的弟弟楊文弘[1]。当杨文弘弃守仇池城南逃后,杨灵珍与皮欢喜等人进军至浊水并扎营。随后,杨灵珍攻击杨文度任命的仇池太守杨真,将其击溃[2]。
杨灵珍后来成为仇池镇将穆亮的副将。485年,阶陵县比谷的羌族首领董耕奴、斯卑等人率数千人进攻仇池,驻扎在阳遐岭,杨灵珍率骑兵将其击败。此后,他被任命为南梁州刺史[3],并封为仇池公。
495年,北魏联合仇池氐族进攻汉中。南朝齐梁州刺史萧懿命前氐王杨后起的侄子杨元秀召集氐族军队,切断北魏粮道。杨灵珍据守泥山,与杨元秀的军队对峙[4]。
497年,楊灵珍派弟弟杨婆罗和儿子杨双率一万余人袭击武兴并将其攻陷,与南朝齐结盟[5]。此时杨集始也归降南朝齐。一灵珍将母亲及儿子杨双健、杨阿皮送往南郑作为人质[4]。北魏李崇率数万大军夹击杨灵珍,氐族部众纷纷背弃灵珍逃散,其兵力减半。李崇进军赤土后,杨灵珍命堂弟杨建率五千人驻守龙门,自己率一万精锐据守鹫峡。杨建在龙门以北数十里砍伐树木阻塞道路,杨灵珍则在鹫峡口堆积大木,收集石块从崖上投下,阻挡魏军。但李崇派统军慕容拒率五千士兵趁夜从别路袭击并攻破龙门,随后亲自进攻杨灵珍。杨灵珍连战连败,妻儿被俘。李崇设下疑兵,夺回武兴。南朝齐梁州刺史阴广宗派参军郑猷、王思考率兵支援杨灵珍,被李崇击败。魏军斩杀杨婆罗,歼敌一千余人,俘获郑猷等人,杨灵珍逃往汉中[5]。之后,南朝齐任命杨灵珍为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虏将军、北梁州刺史,封仇池公、武都王[6]。他后来暗中据守白水,又被李崇击败,再次远逃[5]。
502年南朝梁建国后,楊灵珍被梁武帝任命为冠军将军。503年,他被任命为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左将军、北梁州刺史、仇池王[7],并协助梁军驻守汉中。梁武帝派近臣吴公之等十余人作为使者前往南郑,此时意图归降北魏的夏侯道迁假扮使者,试图诱骗楊灵珍父子。楊灵珍心生疑虑未前往,夏侯道迁便杀死五名使者,袭击楊灵珍并将其父子斩杀,将他们的首级与使者首级一同送往洛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