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群
外观
梁金群 | |
---|---|
![]() | |
出生 | 馬來西亞 |
職業 | 作家、教育工作者、學者 |
語言 | 中文 |
國籍 | 台灣 |
梁金群(1970年1月26日—),馬來西亞霹靂州華人,1990年代來台就讀逢甲大學中文系,後取得中國文學碩士,現為該校人文社會學院兼任講師,研究領域為南洋漢詩,創作涵蓋散文與小說,並曾獲文學獎項與教育表揚。[1] 其作品多以遷徙經驗與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為主題,於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發行。[2]評論者指出,其書寫紀錄了馬來西亞華人的集體記憶。[3]
榮譽
[编辑]- 2014年 教育部「杏壇芬芳獎」[4]
- 2016年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短篇小說優選〈雙姝怨〉[5]
- 2016年 《熱帶女子迷航誌》入選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好書」推廣專案[6]
- 2020年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年度選書(《野村少女》)[7]
- 2023年 國科會「人文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助[8]
- 2023年 入選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傑出外籍畢業生案例》[9]
文學作品
[编辑]- 《愛的教育進行式》(2012年)
- 《流浪老輸》(2013年)
- 《熱帶女子迷航誌》(2016年)
- 《野村少女:馬來西亞新村生活隨筆》(2020年)
- 《野村少女:馬來西亞新村生活隨筆》簡體版(2025年)
學術研究
[编辑]梁金群的研究領域聚焦於南洋漢詩,特別關注「南僑詩宗」丘菽園的詩學風格與文化身份建構。其具代表性的論文包括:〈華化南國──論「南僑詩宗」丘菽園的遺民姿態〉探討其詩中所呈現的遺民意識[10],〈「南僑詩宗」丘菽園改還本姓的內在意涵──以「丘」和「邱」字為例〉剖析其名號選擇與文化認同[11],以及〈感官式風土:論「南僑詩宗」丘菽園豔情詩的地方感性〉論述其詩作中對地方風土的感知書寫[12]。
外部連結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梁金群.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25-04-30] (中文(繁體)).
- ^ 我從雨林野村來闖蕩文化城. 信傳媒. 2023-12-11 [2025-04-30] (中文(繁體)).
- ^ 曾維龍. 從《大系》和文選看馬華文學中的「新村」及集體記憶. 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 2023-12, 12 (2): 47–58. doi:10.6962/MJHSS.202312_12(2).0004 (中文).
- ^ 杏壇芬芳獎得獎教師手冊.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14 (中文(繁體)).
- ^ 文學創作獎歷屆得獎作品-短篇小說優選〈雙姝怨〉.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2025-04-29] (中文(繁體)).
- ^ 文學好書推廣專案-熱帶女子迷航誌.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25-04-29] (中文(繁體)).
- ^ 2020讀家年度選書. 星洲日報. 2020-12-28 [2025-04-29] (中文(繁體)).
- ^ 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112年度.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2025-04-29] (中文(繁體)).
- ^ 梁金群-傑出外籍畢業生案例. 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 [2025-04-29] (中文(繁體)).
- ^ 梁金群. 華化南國──論「南僑詩宗」丘菽園的遺民姿態.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2023-09, (34): 1–39 (中文(繁體)).
- ^ 梁金群. 「南僑詩宗」丘菽園改還本姓的內在意涵──以「丘」和「邱」字為例. 韓江學刊. 2024-05, (4): 283–308 (中文(繁體)).
- ^ 李建緯 (编). 地方感與全球化:文化、文學與社會視野. 逢甲大學. 2024: 317–351 (中文(繁體)).
- 左手寫散文,右手執教鞭——新住民作家用文學推動多元台灣. 新住民新聞網. 2023 [2025-04-2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