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語
外观
(重定向自标语)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11月22日) |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13年4月8日) |
標語(英語:Slogan)或口號,是在政治、社會、商業、軍事或是宗教等範籌上所使用的一句容易记忆的格言或者宣傳句子,主要用作反覆表達一個概念或者目標。標語的種類多不勝數,由書面至頌唱、禪理到通俗亦有。很多時候它們簡單的修辭特色為詳情留下很少的想像空間,因此它們多被用作一個統一目的的社會表達,甚於為特定對象而作的映射。
不過在近幾年的台灣電視圈中,slogan被解釋為哏(梗),並且有誤用以至是濫用的情況發生。
例證
[编辑]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新时期: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以前中華民國的國防三軍部隊,在正式集合、晚點名前,為了振奮士氣,值星幹部都會帶領士兵呼口號宣示。從2004年9月1日開始正式取消[3]。 口號內容依序為:
車用標語
[编辑]- Baby on board:避免侵略性駕駛員追撞或催促車上有嬰兒而慢行的車輛,會在車後窗貼上標語,在義大利、日本和台灣通常改為「Baby in Car」;有部分資料誤傳此標語為提醒緊急救護人員,優先搜救車上的幼童,這是不准確的。[4]此標語因1993年《辛普森家庭》第五季的第一集〈荷馬的理髮店四重奏〉播放〈Baby on board〉歌曲,描述美枝·辛普森買了一個標語,希望它能阻止人們「故意撞車」,而廣為人知。
來源
[编辑]- ^ Grant, Michael. The Roman Emperors: A Biographical Guide to the Rulers of Imperial Rome 31 BC – AD 476
. New York: Scribner's. 1985. ISBN 978-0-684-18388-6.
- ^ Ostrogorski, Georgije.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69: 59. OCLC 812752850.
- ^ 軍中取消讀訓、呼口號 - 自由時報. [201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4).
- ^ 存档副本. [2019-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