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熊光
林熊光(1897年4月8日—1971年3月31日),字朗庵,號磊斋,臺灣書畫收藏家、板橋林家成員「益記」林爾康之螟蛉子,排行第五,上有2兄2姐,為林熊徵、林熊祥之弟。
生平
[编辑]清光緒21年(1895年)乙未割臺,當時臺灣局勢未明,板橋林家暫時將家業重心移往廈門。兩年後,林熊光生於福建省廈門鼓浪嶼,幼年就讀於日本皇家學校學習院,高等科畢業後轉入東京帝國大學,1923年自該校經濟部商業科畢業。大學畢業後返臺投身實業界,成立「朝日興業株式會社」並擔任該社社長。1925年,由大成火災海上保險株式會社監察人改任常務取締役(常務董事),後被推任取締役社長(董事長)。[1]曾連任三屆臺北州協議會議員,與族叔林柏壽、族弟林履信共組「如水社」設置「學術時事研究部」與「社會事業部」供社會人士進修,該組織曾短暫設置夏季夜間大學。[2]1930年,朝日興業株式會社在東京設立事務所,林熊光從此定居日本。1945年臺灣光復後,林熊光返回臺灣,從事文物收藏。[3]1971年3月31日,林熊光在日本去世,年74歲。四年後,妻石原文子卒於2月27日,同樣享壽74,兩人合葬於東京文京區本駒込吉祥寺[4],並由日本書家西川寧書寫墓碑,爾後依照習俗分骨於臺北縣土城鄉(今新北市土城區)林本源家族墓園。
志趣
[编辑]林熊光雅好古董字畫且具備極高的鑑賞、蒐藏能力,其著名代表收藏包括趙伯駒〈海天落照圖〉、金李平甫〈江鄉落照圖〉、明王履〈漁村夕照圖〉、明李日華〈夕照歸鴉圖〉等四作,將典藏該四幅字畫的收藏室取名為「四照堂」;嗣後又取得宋徐熙〈蟬蝶圖〉、米友仁〈江上圖〉、李公麟〈春讌圖〉、燕文貴〈夏山行旅圖〉之真跡,將四照堂易名為「寶宋室」,並著有《寶宋室筆記》。林熊光也收藏古籍,曾舉辦古書陳列會及板橋林家幕友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人之書畫展覽會共109件。[5]
家庭
[编辑]长兄林熊徵為盛宣懷之婿,歷任汉冶萍公司董事、華南銀行总理等职,曾為臺灣首富;次兄林熊祥娶舅父陳寶琛四女陳師桓為妻,留日後返臺經商,擅書法;長姐林慕安嫁兩江總督沈葆桢之孙、貴州巡撫沈瑜慶之子沈成棟;二姐林慕兰嫁嚴復三子嚴琥。
林熊光留日時結識妻子石原文子,為東京士族石原保太郎次女,雅好文藝、音樂、花道、茶道,兩人於大正七年(1918年)結婚,在臺北御成町建築新宅邸[6],育有三子一女,分別為長子林晃、次子林昂、三子林易、長女林曜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