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再思 (五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再思(860年—954年),中国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时期飛山蛮的首長,叙州(今湖南省洪江市西南)人。楊居本之子。912年,叙州改为誠州,他将儿子10人在叙州分封,号称十峒蛮酋。在五代后周被朝廷册封任命。

杨再思是唐末五代诚州、徽州峒首。飞山峒(今湖南靖县飞山)人。自称飞山令,不愿臣服楚国马氏,直接归附于后唐王朝,纳贡。后唐分其地为十峒,杨再思以十个儿子分领,自为十峒总首领。其子杨正崖在后汉后周之间,乘机自立。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其后人杨蕴附宋。太平兴国五年,杨通宝入贡,被宋太宗任命为诚州刺史。淳化二年(991年),刺史杨正崖复入贡。元丰年间,因杨再思在杨氏宗族中享有威望,被追其为威远侯南宋淳熙年间,又追封为英惠侯清代在今湖南靖县城西建有威远侯庙,贵山黎平县城北建有英惠侯祠,侗民多进行祭祀[1]。杨再思後裔楊完者,為元朝名將,陣亡於張士誠兵變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高文德. 《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