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旺沙玛珠

坐标3°12′2″N 101°44′23″E / 3.20056°N 101.73972°E / 3.20056; 101.7397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旺沙玛珠
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市的次分區
Wangsa Maju
其他文字轉寫
 • 爪夷文وڠسا ماجو
 • 淡米尔文வங்சா மாஜு
从轻快铁望向旺沙玛珠的市景
从轻快铁望向旺沙玛珠的市景
旺沙玛珠旗幟
旗幟
旺沙玛珠徽章
徽章
綽號:Hawthornden(旧名)
格言:Bersedia Menyumbang, Bandar Raya Cemerlang[1]
Ready to Contribute towards an Excellent City
“准备为一个优秀的城市做出贡献”
旺沙玛珠在吉隆坡的位置
旺沙玛珠
旺沙玛珠
旺沙玛珠吉隆坡马来西亚的位置
旺沙玛珠在馬來西亞的位置
旺沙玛珠
旺沙玛珠
旺沙玛珠 (馬來西亞)
坐标:3°12′2″N 101°44′23″E / 3.20056°N 101.73972°E / 3.20056; 101.73972
国家 马来西亚
联邦直辖区 吉隆坡
选区斯迪亚旺沙
地方政府吉隆坡市政局
政府
 • 市长英语Mayor of Kuala Lumpur麦慕娜英语Maimunah Mohd Sharif
时区马来西亚标准时间UTC+8
邮政编码53000 - 53300
电话区号英语Telephone numbers in Malaysia+603-402, +603-403, +603-410, +603-413, +603-414, +603-416
車牌編碼V或W
網站www.dbkl.gov.my

旺沙玛珠馬來語Wangsa Maju)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城镇与国会选区,毗邻文良港美拉蒂花园英语Taman Melati雪兰莪州鹅唛。作为吉隆坡主要卫星市之一,该区以多元社区与完善设施著称。

历史

[编辑]
2023年旺沙玛珠格拉那再也线轨道

旺沙玛珠于1984年吉隆坡建市十周年之际正式开发,前身为1900年代至1980年代存在的"霍索登"(Hawthornden)橡胶园。[2]作为吉隆坡市政局继1975年敦拉萨镇后主导开发的第二个新市镇,其规划模式为后续冼都武吉加里尔的新区建设奠定基础。该项目由市政局与本地企业Paremba Berhad联合推进。[3][4]

该区住宅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市政局兴建的组屋租金低于八打灵再也等私营房产,为更多家庭提供置业机会。联合开发项目中多数房屋直接面向公众销售,少量保留作为城市更新拆迁户的安置房源。[3]

原规划名称"蒂蒂旺沙新城"(Bandar Baru Titiwangsa Maju)后简化为现名,现辖第1、2、4、5、6及10区,其中第3、7、8、9区编号空缺。早期分区图以"R"标识不同区域,推测指代居住(Residence)区块。[5]

随着拉曼理工大学(TAR UMT)与拉曼大学分校(UTAR)的设立,该区成为两校学生主要居住地。2021年5月,市政局宣布将第1区打造为吉隆坡首座零碳社区,重点建设人行步道、自行车道与都市农场,更新老旧基础设施。[5]

基础设施

[编辑]
旺沙玛珠商业区旺沙连廊

旺沙玛珠包含第1至10区,涵盖旺沙美拉华蒂、南北花园、大红花花园等多个住宅区。区内设有马来西亚陆路交通局旺沙玛珠分局(以签发W与V字头车牌闻名),以及前身为第三电视学院的Zetro大厦(现为国民服务计划总部)。

商业设施

[编辑]

主要购物中心包括永旺旺沙玛珠店(原Jusco/Alpha Angle)、永旺霸市(原家乐福)、旺沙逍遥游商场、巨人霸市,以及文良港百乐广场英语Setapak Central[2]

教育机构

[编辑]

区内高等教育学府涵盖拉曼理工大学主校区、拉曼学前教育学院拉曼技职学院,形成完整教育体系。区内的旺沙玛珠华小在200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立,2012年获得土地赞助后在2014年杪落成,并于2015年正式开课启用。[6]

其他设施

[编辑]

交通网络

[编辑]

公共交通

[编辑]
旺沙玛珠轻快铁站

区内设 KJ3 旺沙玛珠站 KJ4 南北花園站两座吉隆坡快捷通轻快铁站,隶属于格拉那再也线

道路系统

[编辑]

主干道云顶吉冷路英语Genting Klang–Pahang Highway联邦2号公路)连接吉隆坡市中心与旺沙玛珠,吉隆坡第二中环公路(联邦28号公路)服务安邦班登英达英语Pandan Indah方向车流,大使路—淡江大道贯穿南部区域。另有联邦68号公路英语Malaysia Federal Route 68通往鹅唛与文冬方向。[2]

政治

[编辑]

旺沙玛珠国会议席(P116)涵盖第1、2、4区及鹅唛、翠湖园等地,部分区域划归斯迪亚旺沙国会议席管辖,导致行政归属与选民登记存在混淆。市政局在该区设立的"斯迪亚旺沙分局"与鹅唛路的"旺沙玛珠分局"并存,反映选区划分复杂性。该席位于2004年由马华公会候选人姚长禄首度代表,2008年人民公正党黄朱强以151票优势胜选并连任两届。[7]

现任议员为希盟公正党籍的查希尔哈山,他在第15届大选中以20,696票多数优势胜出。[8]斯迪亚旺沙选区]]则涵盖云顶吉冷路以南部分旺沙玛珠区域,现任议员为同属希盟-公正党的聂纳兹米

参考文献

[编辑]
  1. ^ Portal Rasmi Dewan Bandaraya Kuala Lumpur. www.dbkl.gov.my. [2020-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2. ^ 2.0 2.1 2.2 考尔, 莎仁. 打造旺沙玛珠绿洲. 新海峡时报. 2018-08-09 [2019-04-01]. 
  3. ^ 3.0 3.1 高密度组屋区的生活选择. 星报. 2018-04-07 [2024-03-14]. 
  4. ^ 霍索登园坵新市镇开幕典礼. 首相署档案库. [2024-03-14]. 
  5. ^ 5.0 5.1 杨, 寿雄. 绿化旺沙玛珠计划. 新海峡时报. 2021-05-29 [202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7). 
  6. ^ 校园我董 | 旺沙玛珠华小从零到10周年 姚长禄不曾缺席 - 地方 - 精彩系列. 星洲网 Sin Chew Daily Malaysia Latest News and Headlines. 2024-11-10 [2025-03-13] (中文(中国大陆)). 
  7. ^ 马来西亚大选数据. 首相署官网. 
  8. ^ 马来西亚选举结果. 首相署官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