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門辰五郎
しんもん たつごろう 新門 辰五郎 | |
---|---|
![]() 新門辰五郎(『珍貴照片』) | |
出生 | 中村 金太郎(なかむら きんたろう) 寛政12年(1800年) ![]() |
逝世 | 明治8年(1875年)9月19日 |
墓地 | 三寶山盛雲寺 |
别名 | 町田 辰五郎 (まちだ たつごろう) |
职业 | 俠客、町火消、鳶頭、香具師 |
配偶 | 町田錦 |
儿女 | 芳、松五郎 |
父母 | 中村金八(實父)、町田仁右衛門(養父) |
新門 辰五郎(新門 辰五郎,しんもん たつごろう、寛政12年(1800年)? - 明治8年(1875年)9月19日),是江戶時代後期的町火消、俠客。
他的父親是飾職人・中村金八。他被町田仁右衛門收養。他的女兒芳是江戶幕府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的側室。 “新門”的由來是,負責管理金龍山淺草寺僧坊傳法院新門周圍的區域。他的出生日期是寬政1792年3月5日(一些資說是1792年4月25日)。“新門”的發音為“しんもん(Shinmon)”,但有一些理論認為該稱“あらかど(Arakado)”。
生涯
[编辑]他出生于武藏國江戶下谷山崎町(現東京都台東區下谷) ,父親是一名煙管職人。據說,他小時候家裡發生火災,父親被燒死,後來他家也發生火災並蔓延到周邊地區,他便承擔起責任成為當地一名町火消。他投靠淺草十番組「を組」組長町田仁右衛門,而積極參與救火和調解喧嘩,町田仁右衛門便對他產生興趣並收他為婿養子,給他取名為辰五郎。
文政4年(1821年),淺草花川戶發生火災,辰五郎爬上火災現場的屋頂,掛起纏,後來趕到的築後國柳川藩立花家[1]的大名火消也在屋頂上掛起纏。在樓頂升起火消的纏,是宣布該隊負責現場滅火活動的行為,也是對火消的一種榮譽,先到先得。雖然大名(武士)與町人之間存在地位差異,但辰五郎認為柳川藩立花家的這種行為違反了禮儀,他這個「を組」以及町火消本身都受到武士的羞辱。於是他用自己的纏擊中柳川藩的纏持,導致纏持摔倒受傷。此事引發雙方的喧嘩。大火撲滅後,辰五郎單槍匹馬闖入柳川藩藩邸,聲稱凶手就是自己,可以隨便處置。柳川家無法對大膽闖入的辰五郎採取任何行動,最後他被無罪釋放。此事成為眾人熱議的話題,を組的火消辰五郎也因此聞名江戶街頭。
18歲時娶了仁右衛門的女兒錦,成為養子緣組,並在文政7年(1824年)繼承了「を組」。他不僅是該組200多名火消的棟樑,還是俠客、博徒、的屋和香具師等的頭目的存在。
天保5年(1834年)7月,芝麻布櫻田町的武家屋敷發生火災時,「ろ組」與「と組」開始爭執,「を組」的梯子手被捲入並重傷。在三組對峙、三方即將展開喧嘩的時候,辰五郎走進中心,聲音洪亮地說:「這場喧嘩由辰五郎負責。」因此,喧嘩平息。據說,當時正在火災現場視察馬上的南町奉行池田播磨守(池田頼方)也曾說過:「這次調解就交給辰五郎了。」然後便離去,但池田當時並非町奉行,也不是播磨守。
弘化2年(1845年)正月24日在青山發生的火災(青山火災)現場,を組與久留米藩有馬家由有馬賴永率領的大名火消發生了混戰,導致死傷者。雖然責任在有馬方,但辰五郎認為身分上下的道理不通,於是自願出頭,承擔責任被驅逐出江戶。
然而,他夜晚經常前往江戶市中的兩名妾室處,並從她們的宅第指揮手下,這一行為被曝光後再次被逮捕,並被送往石川島的人足寄場(犯罪撫養所)。翌年的大火中,面對逼近佃島的火災,他與牢中同伴博徒小金井小次郎一起指揮寄場的人足(囚犯)進行滅火活動,成功救出了油倉庫。因而獲得南町奉行遠山景元的賞賜,並被釋放。
因為評判的辰五郎,上野大慈院[2]的別當・覺王院義觀委託他負責淺草寺附近的清掃工作(一帶的取締)。辰五郎因此開始在淺草的的屋和香具師之上,並逐漸累積財富。前寬永寺座主的舜仁法親王[3]在淺草新門附近隱居時,受到幕府的命令負責周邊的警護,從此開始以「新門」為名。據說他也與幕府的高級官僚勝海舟有聯繫,並在他的著作《冰川清話》中提到過這一點。
據說他通過義觀與一橋慶喜(德川慶喜)相識,後來女兒芳成為慶喜的妾。在元治元年(1864年),慶喜被任命為禁裏御守衛總督,上洛到京都後被慶喜召喚,率領250名部下,以及同樣率領60人的兒子松五郎,一同上洛東海道,並負責二條城的警備。在大坂和京都也建立了宅邸,並獲得當地火消的任務。在當地停留期間,據傳他讓部下展示梯子技巧,令京都的孩童驚艷。慶應3年(1867年)大政奉還之後,鳥羽伏見之戰中幕府方敗北,當慶喜從大坂逃回江戶時,辰五郎等人也曾一度撤退,但隨後又返回大坂,並取回留在大坂城的德川將軍直属軍的象徵「家康以來的金扇的大馬印」[4],並在東海道上高舉該旗幟,安全送回[5]。
之後慶喜在上野寬永寺謹慎時負責警護。在舊幕臣(彰義隊)和新政府軍交戰的上野戰爭中,辰五郎致力於保護寬永寺寺廟免於火災和鎮火,以及防止延燒。在慶喜被分別轉移到水戶(茨城縣)和駿府(現靜岡市葵區)謹慎期間,他也在各自的地點擔任警護。當德川家族被移至駿河國(駿府藩)時,因為舊幕臣的聚集不佳,將軍最後的大名行列似乎將會變得十分冷清。辰五郎呼籲江戶各地的部下,讓俠客和町火消裝備整齊集合,江戶町火消所有組別的纏被高高揮舞,數千名火消在場中警護,幕府最終離開江戶。這支行列中還包括從江戶城運出來的將軍家的金子2萬兩,而這些金子也是由辰五郎等人警護和運送的。
駿河到達後,他住在駿府的常光寺。在那裡組織了火消,並整備了歌舞伎的戲院。據傳他與駿河國清水的著名俠客清水次郎長有交情。他也協助了在遠江國磐田郡的製鹽事業。此後,他回到東京(江戶),並於明治8年(1875年)去世,享年75歲(或83歲)。
辭世的歌是:「思ひおく まぐろの刺身 鰒汁(ふぐとしる) ふっくりぼぼに どぶろくの味」(思念著 鮪魚刺身 河豚湯 豐滿的肚子 裡面是濁酒的味道)。
人物
[编辑]- わ組的元頭鈴木三治郎後來說,超過70歲的辰五郎皮膚白皙,身材微胖,且身高也不高,還常常從上衣的袖口裡露出層疊的色彩鮮豔的襦袢,是個風雅的人。
- 在江戶的俠客中,他以卓越的資金實力而自豪,據說因為支配下的的屋所繳納的場所費,衣櫥的地板因此而塌陷。憑藉這資金實力,在幕末時期,除了江戶之外,他在京都擁有兩處,並在大阪堂島設有宅邸[6]。
- 辰五郎在明治時期進行的祭典上,看到祭典的提燈上方寫著日之丸[7],下方寫著葵紋,因而非常憤怒,隨即撕毀扔掉。據說他生氣的原因是辰五郎認為德川家高於天皇[8]。
- 明治的教育家江原素六評價新門辰五郎為日本的最後一位俠客。
- 在上方逗留期間,大阪城因地雷火的暴發而發生火災,但辰五郎指揮部下,迅速打破堆積在走廊上的數百個酒樽進行滅火。
- 在江戶開城的談判進行中,勝海舟考慮過除了無血開城以外的幾個方法。據說有話提到,作為對新政府軍的強硬策略之一,還考慮了通過大規模的縱火行動實現「江戶市區的完全焦土化(焦土作戰)」。為了準備這一行動,辰五郎等人獲得了資金,並通過辰五郎向江戶市內的町火消組、鳶職的頭目、博徒的老闆、穢多領頭和非人的領頭尋求合作。
- 當彰義隊發動上野戰爭時,他已71歲,を組的280餘名町火消奮力保護東叡山寬永寺免於戰火。然而,由於大村益次郎等新政府軍的砲火,寺院的大部分被燒毀,與敗退的彰義隊一起,火消們也下了山。這標誌著江戶的終結,而未能守護將軍家墓所的辰五郎據說決定引退火消。
- 黑田清隆擔任開拓使次官時,前往北海道尋找新門,希望將開拓地的糾紛仲裁交給俠客處理。辰五郎承諾將他的手下本間鐵五郎(西門的鐵)派遣出去。此外,他還將黑田介紹給鐵砲洲的角島傳藏。角島則希望讓他的手下阿部權四郎自稱角權,並派遣手下一起前往。明治時期的北海道黑道社會中,函館的丸茂一家和札幌的一丁一家勢力強大,而本間和阿部作為長老格,對行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其他
[编辑]- 因為在淺草的繁華中名聲大噪,去世後成為小說、講談、歌舞伎、電視節目角色等許多虛構作品的題材。歌舞伎中著名的『神明惠和合取組』所謂的「め組的喧嘩」(文化2年(1805年))的當事者「め組的辰五郎」是另一個人。
- 新門的後裔杉林家(當代:杉林仁一)至今仍作為株式会社新門社長,擔任淺草寺的出入業者(辰五郎算起為第五代的町田仁太郎從町田家養子進入杉林家,當代為辰五郎的第七代)。墓地位於東京都豐島區的盛雲寺以及東京都荒川區的圓通寺有追弔碑。
註解
[编辑]- ^ 當時的藩主是立花鑑賢
- ^ 寛永寺的子院
- ^ 第226世天台座主。有栖川宮織仁親王的第四皇子。德川慶喜的伯父。
- ^ 船戶安之『勝海舟』282頁
- ^ 當時已經在東海道各地存在反幕府的勢力,但無論如何,"那個辰五郎的一行",無論是遭受襲擊,還是馬印被奪,都沒有發生。
- ^ 加太、163-164頁
- ^ 田村、117頁
- ^ 田村、117頁
參考文獻
[编辑]- 船戶安之『勝海舟』成美文庫
- 田村榮太郎『黑道的生活(やくざの生活)』雄山閣出版、1964年
- 加太こうじ『關東俠客列傳(関東侠客列伝)』さきたま出版会(昭和59年(1984年)), ISBN 978-4878910241
- 田村栄太郎『江戶黑道列傳(江戸やくざ列伝)』雄山閣出版(平成15年(2003年))ISBN 978-463901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