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骚的路易斯

拿骚的路易斯(荷蘭語:Lodewijk van Nassau,1538年1月10日—1574年4月14日),是拿骚伯爵威廉和斯托博格的朱莉安娜所生的第三子,奥兰治-拿骚亲王威廉的弟弟。路易斯是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尼德兰叛乱中关键人物。不像他的哥哥威廉,他是一个坚定而虔诚的加尔文教徒。他在各个方面给予他哥哥以帮助,包括安排威廉与第二任妻子萨克森的安娜的婚姻。在1569年,威廉任命他为奥兰治公国(位於法國內)的总督,从而为他在法国政治中取得了无可争议的位置。
早年
[编辑]1538年1月10日路易斯出生于德国迪伦堡,是拿骚伯爵威廉一世(William I, Count of Nassau-Dillenburg)的次子,沉默者威廉的弟弟。受归正宗影响,成为新教改革的坚定支持者,与天主教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对立。
妥协
[编辑]1566年他是签署了“贵族的妥协”的少数派贵族同盟的领导人之一。这个妥协的文书是一封公开信,以陈情书的形式递交国王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声明他应该撤销尼德兰的宗教裁判所。1566年4月5日,在200名骑兵的护送下,文书被呈交给了摄政奥地利的玛格丽特。玛格丽特的一名在场的顾问,伯雷蒙特伯爵查尔斯,试图用这样的话来安抚她的怒气:“什么,夫人,害怕这些乞丐?”(“Quoi, Madame. Peur de ces gueux?”)也就从这时起,西班牙国王的反对者自豪地把乞丐作为自己的称呼。
海利格萊戰役
[编辑]1568年5月23日,路易斯联合弟弟阿道夫(Adolf of Nassau)率领约4,000人的军队,在格罗宁根附近的海利格莱击败西班牙将领阿伦贝格伯爵(Count of Aremberg)。 阿道夫在此战中阵亡,但西班牙军伤亡惨重(约2,500人),此役被视为八十年战争的“第一枪”。虽未扭转战局,但极大鼓舞了尼德兰军队的士气,证明西班牙军队并非不可战胜。[1]
去世
[编辑]1574年路易斯阵亡于莫克海德战役(Battle of Mookerheyde),他与弟弟亨利(Henry of Nassau)率军试图突破西班牙封锁,但于1574年4月14日在莱茵河畔的莫克海德被西班牙军全歼,路易兄弟双双战死。其遗体从未被找到,传说西班牙军为震慑反抗者,将他的头颅公开示众。
-
拿骚的路易斯 1570-1574
- ^ Parker, Geoffrey. The Dutch Revolt. Penguin Books,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