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报恩寺塔 (苏州市)

坐标31°19′28″N 120°36′55″E / 31.32444°N 120.61528°E / 31.32444; 120.6152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报恩寺塔 (苏州)

31°19′28″N 120°36′55″E / 31.32444°N 120.61528°E / 31.32444; 120.61528

报恩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6-514
认定时间2006年5月25日

报恩寺塔,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蘇區人民路652号报恩寺内,俗称北寺塔,是楼阁式塔,砖木结构。有“吴中第一古刹”的称号。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

历史

[编辑]

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孙权为报答母亲吴太夫人的养育之恩,一说为乳母陈氏[2],建“通玄寺”。南朝·中大通四年(532年)建十一层塔。开元二十六年(734年),通玄寺易名“开元寺”。后唐同光三年,吴越钱镠另建开元寺于盘门瑞光塔旁,后周显德年间,钱镠移支硎山报恩寺额于原开元寺址,从此定名为报恩寺。[3]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层塔,砖身木檐,高76米,底层飞檐四出,保存至今。1918年2月13日广东省南澳县近海发生黎克特制7.5级强烈地震并波及苏州,震感强烈,是苏州史上最强烈的地震,此塔塔尖在地震时塌下半截。

報恩寺塔曾长期是苏州市内最高的建筑物。

交通

[编辑]

图册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201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江南通志》:“报恩寺在府城北,故称北寺。吴赤乌初,孙权为乳母陈氏剏。”
  3. ^ 苏州第一古刹“北塔报恩寺”. 华人时刊. 2004, (12): F002 [201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