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切赫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Azərbaycanca
- تۆرکجه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ългарски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English
- Español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Gaeilge
- Gàidhlig
- Galego
- 客家語 / Hak-kâ-ngî
- עברית
- Magyar
- Bahasa Indonesia
- Ido
- Italiano
- 日本語
- 한국어
- Latina
- Bahasa Melayu
- مازِرونی
- Nederlands
- Norsk bokmål
- Occitan
- Polski
- پنجابی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imple English
- Slovenčina
- Anarâškielâ
- Svenska
- Kiswahili
- Türkçe
- Татарча / tatarça
- Українська
- اردو
- 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
- Tiếng Việt
- Yorùbá
托马斯·切赫![]() (Thomas Robert Cech) | |
---|---|
![]() 切赫,2005年 | |
出生 | (1947-12-08) 1947年12月8日(77歲) 美国芝加哥 |
母校 | 格林内尔学院、 柏克萊加州大學 |
知名于 | 核酶,端粒 |
奖项 | 盖尔德纳国际奖(1988) 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1988) 诺贝尔化学奖(1989)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5) |
科学生涯 | |
机构 | 科羅拉多大學、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
托马斯·罗伯特·切赫(英語:Thomas Robert Cech,1947年12月8日—),美国生物化学家,他與西德尼·奥尔特曼(Sidney Altman)因發現RNA的催化特性而分享1989诺贝尔化学奖。
切赫發現RNA本身可以切割RNA鏈,暗示生命可能是從RNA開始的。[1]他發現RNA不僅可以傳送指令,還可以扮演催化劑的角色,加速必要的反應。[2]
他也研究端粒,他的實驗室發現了一種酶TERT (端粒酶逆轉錄酶),這種酶是端粒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縮短後恢復端粒過程的一部分。[3]
身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所長,他推動科學教育,並在科羅拉多大學 (University of Colorado) 教授本科化學課程。
研究
[编辑]切赫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細胞核內的轉錄過程。他研究DNA遺傳密碼如何轉錄成RNA。 1970年代,切赫在研究單細胞生物四膜蟲的RNA剪接時發現,未經加工的RNA分子可以進行自我剪接。 1982年,切赫首次證明RNA分子不僅限於作為遺傳訊息的被動載體,它們還可以具有催化功能,並能參與細胞反應。 RNA加工反應和核醣體上的蛋白質合成特別由RNA催化。 RNA酶被稱為核酶,為基因技術提供了一種新的工具。它們還具有提供新治療劑的潛力——例如,它們具有破壞和裂解入侵核糖核酸病毒的能力。
切赫的第二個研究領域是端粒,也就是保護染色體末端的結構。 DNA每次複製都會縮短端粒,因此必須再次延長。他研究端粒酶,這種酶可以複製端粒序列並使其延長。 端粒酶的活性位點蛋白亞基包括一類新的逆轉錄酶,這些酶以前被認為僅限於病毒和轉座因子。 90%的人類癌症中端粒酶被活化。因此,抑制其活性的藥物可能有助於治療癌症。
参看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llustrated Presentation
- ^ Thomas Cech – Hyde Park Civilizace | Česká televize, [2023-07-13] (捷克语)
- ^ Telomeres, Telomerase, and Other Noncoding RNA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July 13, 2010
外部鏈接
[编辑]- Thomas Cech in Hyde Park Civilization on ČT24 26.12.2022 (moderator Daniel Stach)
- Tom Cech's Short Talk: "Discovering Ribozymes"
-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
-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上的托马斯·切赫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llustrated Presentation
- HHMI profile
- HHMI bi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HMI Investigators bio
- The Official Site of 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01年-1925年 | |
---|---|
1926年-1950年 | |
1951年-1975年 | 1951年:麦克米伦、西博格 / 1952年:马丁、辛格 / 1953年:施陶丁格 / 1954年:鮑林 / 1955年:迪维尼奥 / 1956年:欣谢尔伍德、谢苗诺夫 / 1957年:托德 / 1958年:桑格 / 1959年:海罗夫斯基 / 1960年:利比 / 1961年:卡尔文 / 1962年:佩鲁茨、肯德鲁 / 1963年:齐格勒、纳塔 / 1964年:霍奇金 / 1965年:伍德沃德 / 1966年:马利肯 / 1967年:艾根、诺里什、波特 / 1968年:昂萨格 / 1969年:巴顿、哈塞尔 / 1970年:莱洛伊尔 / 1971年:赫茨贝格 / 1972年:安芬森、摩尔、斯坦 / 1973年:菲舍尔、威尔金森 / 1974年:弗洛里 / 1975年:康福思、普雷洛格 |
1976年-2000年 | 1976年:利普斯科姆 1977年:普里高津 / 1978年:米切尔 / 1979年:布朗、维蒂希 / 1980年:伯格、吉尔伯特、桑格 / 1981年:福井谦一、霍夫曼 / 1982年:克卢格 / 1983年:陶布 / 1984年:梅里菲尔德 / 1985年:豪普特曼、卡尔 / 1986年:赫施巴赫、李遠哲、波拉尼 / 1987年:克拉姆、莱恩、佩德森 / 1988年: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 / 1989年:奥尔特曼、切赫 / 1990年:科里 / 1991年:恩斯特 / 1992年:马库斯 / 1993年:穆利斯、史密斯 / 1994年:欧拉 / 1995年:克鲁岑、莫利纳、罗兰 / 1996年:柯尔、克罗托、斯莫利 / 1997年:博耶、沃克、斯科 / 1998年:科恩、波普 / 1999年:兹韦勒 / 2000年:黑格、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 |
2001年- | 2001年:诺尔斯、野依良治、沙普利斯 / 2002年:芬恩、田中耕一、维特里希 / 2003年:阿格雷、麦金农 / 2004年:切哈诺沃、赫什科、罗斯 / 2005年:肖万、格拉布、施罗克 / 2006年:科恩伯格 / 2007年:埃特尔 / 2008年:下村脩、查尔菲、钱永健 / 2009年:约纳特、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 / 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铃木章 / 2011年:谢赫特曼 / 2012年:莱夫科维茨、科比尔卡 / 2013年:卡普拉斯、列維特、瓦舍尔 / 2014年:貝齊格、赫尔、莫尔纳尔 / 2015年:林达尔、莫德里奇、桑贾尔 / 2016年:索瓦日、斯托達特、費林加 / 2017年:杜博歇、法蘭克、亨德森 / 2018年:阿諾德、溫特、史密斯 / 2019年:古迪納夫、惠廷厄姆、吉野彰 / 2020年:沙尔庞捷、道德纳 / 2021年:利斯特、麦克米伦 / 2022年:贝尔托齐、梅尔达尔、沙普利斯 / 2023年:巴文迪、布鲁斯、叶基莫夫 / 2024年:贝克、哈萨比斯、江珀 |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4年、1918年、1920年、1921年、1925年、1927年、1938年、1943年、1944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获得者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CS1捷克语来源 (cs)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不同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使用了维基数据上的匹配项
-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da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oogle Schola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OR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