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亮
外观
房亮(459年—529年),字景高,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官员、军事人物,东清河郡绎幕县(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北魏谯郡太守房法延之子。
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他被选拔为秀才,担任奉朝请。后被任命为秘书郎,兼任员外散骑侍郎。492年(太和十六年),作为中书侍郎宋弁的副使,担任出使南朝齐的使者。回国后,被任命为尚书二千石郎中、济州中正,兼任员外常侍。他还曾担任出使高句丽的使者,但高句丽文咨王以生病为由不肯会见他。由于任务失败,房亮被剥夺官爵,保留代理郎中一职。后来,房亮担任济北郡太守,又转任平原郡太守,以清廉严格的治理闻名。508年(永平元年),京兆王元愉在冀州发动叛乱,平原郡与冀州接壤,元愉派使者去劝说房亮参与叛乱,房亮斩杀了使者,出兵设防。为此,元愉派遣部将张灵和攻打平原郡,房亮出城迎战,击败了张灵和。不久后,他因服丧而辞官。服丧期满后,被任命为左将军、汲郡太守,后转任前将军、东荆州刺史,又转任平东将军、沧州刺史,入朝后担任光禄大夫,加授安东将军。529年(永安二年),房亮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被追赠抚军将军、齐州刺史。其子房柬,字元約,官至光禄大夫。[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