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戴爱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戴爱莲

戴爱莲(1916年5月10日—2006年2月9日),女,祖籍广东江門杜阮镇,生于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中国舞蹈家编舞家和艺术教育家,舞蹈史学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舞蹈家江青撰有與她的對談錄《說愛蓮》。

生平

[编辑]

戴爱莲1930年14歲時赴英国伦敦,在安東·杜林英语Anton Dolin的舞蹈教室及瑪麗·藍貝爾舞蹈學校(Mary Rambert英语Mary Rambert)学习芭蕾舞现代舞。此後随芭蕾舞大師瑪格麗特·克拉斯克英语Margaret Craske學習。不久又進瑪麗·魏格曼英语Mary Wigman的舞蹈工作室學習現代舞,在恩斯特和羅特伯克現代舞團工作和學習。1939年在英國參加柯特·尤斯英语Kurt Jooss的舞蹈學校,學習魯道夫·拉邦英语Rudolf Laban體系的舞蹈。在倫敦期間,她編了《波斯廣場》、《賣花女》、《傘舞》、《警醒》、《前進》等舞蹈。1940年回到香港,后转赴中国大陆。先后任教于重庆歌剧学校育才学校上海乐舞学院北京师范大学。1946年后开始在中国介绍推广拉班舞谱英语Labanot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了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主持北京舞蹈学校中央芭蕾舞团

2005年12月26日,已89岁的戴爱莲在北京协和医院病房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孫家正担任入党介绍人。2006年2月9日17时34分在北京病逝,告别仪式于2月17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举行[1][2]

社会兼职

[编辑]

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

作品

[编辑]
  • 舞蹈:《思乡曲》、《拾穗女》、《游击队员的故事》、《瑶人鼓舞》、《荷花舞》、《和平鸽》(舞剧)、《飞天》
  • 参加整理的中国民族舞蹈: 《西藏舞》、《狮子舞》、《红绸舞》、《剑舞》
  • 自传:《戴爱莲—我的艺术与生活》

家庭

[编辑]
  • 第一任丈夫:叶浅予,画家,1950年离婚
  • 第二任丈夫:丁宁,排练《和平鸽》时的舞蹈搭档,后离婚

脚注

[编辑]
  1. ^ 舞蹈之母九十仙逝. 北京晚报. 2006-02-11 [2025-04-07]. 
  2. ^ 黄小驹. 艺术家以舞蹈送别戴爱莲. 中国文化报. 2006-02-18: 001. CNKI CWHB200602180015需注册账号查阅. 

參考文獻

[编辑]
  • Horst koegler,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 1987
  •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國舞蹈詞典,1994年
  • 董錫玖、劉峻驤,中國舞蹈藝術史年鑑,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