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心亨
外观
戴心亨 | |
---|---|
大清湖北學政 | |
籍貫 | 江西南安府大庾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習之,號石士 |
出生 | 乾隆十七年(1752年) 江西南安府大庾縣 |
逝世 |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
親屬 | (父)戴第元 (叔父)戴均元 (弟)戴衢亨 (子)戴嘉穀 |
出身 | |
|
戴心亨(1752年—1788年),字習之,號石士,江西南安府大庾縣籍[1],江南徽州府休寧縣隆阜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太僕寺少卿戴第元[2]之子,文淵閣大學士戴均元[3]之侄,體仁閣大學士戴衢亨之兄[4]。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科江西鄉試舉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二甲第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湖北學政[5]。與父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弟戴衢亨等並稱“西江四戴”[6]。
家庭
[编辑]註釋
[编辑]- ^ 江西省大余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 《大余縣志》. 中国海南: 三環出版社. 1990: 650 [2024-06-18]. ISBN 9787805640297.
- ^ 清,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大庾縣續志》(卷1):“戴第元 癸酉舉人,翰林院編修,官至太僕寺少卿。”
- ^ 清,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大庾縣續志》(卷1):“戴均元 戊子舉人,翰林院編修,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 ^ 清,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大庾縣續志》(卷1):“戴衢亨 辛卯舉人,丙申召試中書,戊戌狀元,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 ^ 清,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大庾縣續志》(卷1):“戴心亨 庚寅舉人,翰林院編修,湖北學政。”
- ^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10):“大庾之戴,自文端公父太仆寺少卿第元,始以翰林起家。乾隆乙未,仆少弟可亭相國、子心亨同成進士,散館皆授編修。戊戌,文端繼之以大魁,除修撰。父子兄弟,並在詞垣,而主試督學之差,星軺交馳,絡繹道路,故其時階皆未崇,天下翕然稱西江四戴。”
- ^ 《乾嘉名臣戴衢亨研究》,朱春福,2010年,蘇州大學
- ^ 清,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大庾縣續志》(卷1):“戴嘉穀 欽賜舉人,現任福建鹽法道。”
參考文獻
[编辑]- 余光璧、譚習篆、汪報閏等,《咸豐大庾縣續志》
- 陳康祺,《郎潛紀聞》
- 朱春福,《乾嘉名臣戴衢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