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祥
外观
Paul Tsui Ka-cheung 徐家祥 | |
---|---|
英屬香港第5任勞工處處長 | |
任期 1971年9月—1973年8月 | |
前任 | 郟亮同 |
继任 | 彭禮士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 | 1916年11月5日
逝世 | 1994年10月11日![]() | (77歲)
徐家祥,CBE,JP(英語:Paul Tsui Ka-cheung,1916年11月5日—1994年10月11日),已故香港政府官員,生前曾任勞工處處長及行政和立法兩局官守議員。
生平
[编辑]徐家祥的父親徐仁壽乃香港華仁書院創辦人。徐家祥原籍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生於香港島西營盤,早年在新界粉嶺成長,就讀從謙學校、九龍華仁書院以及香港華仁書院。預科畢業後考入香港大學中文系。他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曾協助賴廉士中校創立英軍服務團[2]。1946年加入港府服務[3],1948年成為歷來首位華人政務官(當時稱為官學生),1950年任理民官[3],1958年任助理華民政務司[3],1959年至1961年任署理徙置事務處處長[3],1961年任諮詢指導處處長[3],1963年任助理徙置事務處處長[3]。
1966年,徐獲升任為首席助理華民政務司[3]。1967年香港左派為響應文化大革命在香港工委策動下發起六七暴動,徐在左派暴動期間曾經署任華民政務司,主要負責聯繫華人領袖及各界社團和社區機構,促成社會輿論支持港府平定這場左派暴亂,因而與立法局議員簡悅強、李福樹,及《明報》社長查良鏞等人一同遭到左派組織發出死亡恐嚇及被列入暗殺名單[4]。
徐在1970至71年出任徙置事務處處長,1971至73年出任勞工處處長,在1967至1973年間出任香港立法局官守議員,又曾經成為香港行政局成員。退休後出任香港明愛秘書長、公務員敘用委員會委員和香港國殤紀念基金委員會委員等公職[5]。徐家祥曾於1945年獲頒大英帝國員佐勳章[3],1968年獲大英帝國官佐勳章[3]。
參考來源
[编辑]- ^ 第四屆校際香港歷史文化考察報告比賽 亞軍 — 王肇枝中學《篳路藍縷話從謙-由從謙學校看新界小學教育的發展(1914-1971)》 (PDF). 王肇枝中學. 2006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19).
- ^ 徐家祥回憶錄. [201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英女皇嘉獎香港有功官民 元旦授勳名單. 華僑日報. 1968-01-01 [2024-02-25].
- ^ 圖爲暴徒聲言要暗殺的本港六位知名人士 圖右至左上爲 徐家祥 簡悅強 李福樹 下爲 查良鏞 彭富華 陸海安. 工商晚報 (第4頁). 1967-08-29 [202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2).
- ^ 華僑日報香港年鑑1980 第十一篇,頁47
外部連結
[编辑]政府职务 | ||
---|---|---|
前任者: 郟亮同 |
勞工處處長 1971年-1973年 |
繼任者: 彭禮士 |
前任者: |
徙置事務處處長 -1971年 |
繼任者: 黎保德 |